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某某一中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条件:
某某一中位于某某市某某区某某路,整个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
基地现状较为平整的地块,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2007);
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
(一)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
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
(二)合理原则
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三)以人为本原则
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
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教学楼。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两中心一轴线
1、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内庭院行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中心位置。
2、线形布局、点状布局:教学楼的布局均为南北向,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栋楼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六、总平规划布局:
教学楼位置处于学校中心线上,所以在总平面设计上把教学楼与前面广场充分结合,形成一中清新淡雅的感觉。
学校大门直接与教学楼前大广场形成对景,开阔的林荫大道把人流引入。而在道路的设计手法上,用简介的设计语言表达环境意境,简洁的路网结构更显示出新世纪的中学的明晰和安全。七、人流流线组织:
主要的学生人流入口直接设置在南面大广场,教师入口设在西侧,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八、绿化景观系统:
景观与健康主题功能并重的复合绿地空间:区内主要开阔绿地空间、垂直绿化及架空绿化既是师生们通行或康体活动的功能空间,又是舒适宜人的景观点,在用地有限条件下发挥复合效能和经济性。
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使用规范及设计要求:
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2007);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2.本工程为改建项目,工程使用性质为文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级。
二、建筑设计:
1.设计理念:
1.1根据中学功能的要求,设计符合要求功能齐全的平面,本设计的出发点就是人性化,创新及明确性,因此建筑平面设计考虑多面性,力求在基本功能上有所创新。
1.2合理组织内部功能空间,平面紧凑,动静分区,各行为空间专用性明确,符合师生行为特征。设计局部的小空间来利有效组织内部流线。
1.3突出生态与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垂直绿化来增加空间的趣味感,创造出符合中学生心理的教学空间。
2.功能分区与平面布置:
2.1教学楼为“井”字形平面,东西向长70.0米,南北向长74.2米。教学楼总进深41.2米,外廊宽
3.0米,教室平面长某宽尺寸为10.0米某8.0米,阶梯教室半径为10.5米。南北两排为教学区,西侧中间连接部分为教师办公区和厕所区域。楼内设一部电梯。南北两排各设置六间标准教师;主入口大厅设在二楼处作为人流集散公共大厅。阶梯教室单独布置,这样方便人流的集散和外部人员的使用。在教学楼三层以上的东南角设计了学生休息交流区,便于
学校交流与休息,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2.2“井”字形教学楼第一层为架空,在三楼西北角用连廊与现代教学中学连接。

更多推荐

设计,教学楼,空间,规划,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