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史试题库(学生用)
一、选择题部分(30题)
1. 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是     C.雅典卫城 
A.凯旋门    B.城市规划    C.雅典卫城    D.金字塔 
2.  A.彩绘  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装饰手法。 
    A.彩绘      B.刻画        C.堆贴        D.拍印 
3. 中国青铜很早就加入 A.锡  ,以降低熔点。 
 A.锡        B.银          C.汞          D.金
4. 我国古代植物染料中最常见的是  B.靛蓝   
    A.朱砂      B.靛蓝        C.石青        D.石黄 
5.  A.明代 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 
    A.明代      B.清代        C.唐代        D.汉代 
6.   A.宋代  ,青瓷已完全成熟,中国进入瓷器时代。 
    A.宋代      B.六朝        C.秦          D.元 
7. 我国陶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是  C.唐代   
    A.宋代      B.元代        C.唐代          D.清代 
8. 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影响最深远的评论家是 A   
    A.威廉·莫里斯    B.彼得·贝伦斯    C.格罗佩斯    D.约翰·拉斯金 
9. 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于  C.1919  年,它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A.1907      B.1851        C.1919        D.1952 
10. 以下哪一位不属于包豪斯的师资 B.莱特  。 
    A.康定期基  B.莱特        C.莫霍里·纳    D.约琴夫·艾伯斯 
11. 意大利设计师罗莫齐设计的棒球手套形沙发是 C.现代主义风格  的代表作。 
A.波普风格  B.宇宙风格    C.现代主义风格    D.国际主义风格 
12. 在汉代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董仲舒 
    A.董仲舒    B.孔子          C.刘安          D.管仲
13. 在宋代又称为“生色花”的典型纹样程式的是 C.折枝花式   
A.团花式    B.穿枝花式      C.折枝花式      D.几何纹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出自于 B.《老子》 
A.《荀子》  B.《老子》      C. 《墨子》    D.《庄子》
15.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  C.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15        B.16            C.17          D.18
16  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一是注重结构美,二是注重材质美,三是注重  A.造型美  , 四是注重装饰美。
A.造型美      B.色彩美          C.形式美        D.简洁美
17  所谓“深衣”,就是在  D.上衣下裳  的基础上将上衣和围裙连接起来。
    A.上衣          B. 下裳          C.围裙          D.上衣下裳
18  下列不是煮食器的是  C   
A. 鼎            B.甗          C. 觯        D.鬲
19  哥特式的艺术设计,主要流行于   C.12—15   世纪的西欧、中欧。
    A.5—10          B.10—12        C.12—15    D.16—17
20在西方被称为“现代艺术设计之父的是 B.莫里斯   
A.柯尔        B.莫里斯        C.拉斯金        D.布朗
21  罗马式艺术设计是封建王权与 A.宗教神权  相结合的产物。
    A.宗教神权      B.神权        C.宫廷骑士文化    D.贵族文化
22  下列选项中体现表面上的装饰,流于肤浅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是 D.巴洛克艺术设计 
A.新古典主义设计  B.新艺术风格  C.洛可可艺术设计  D.巴洛克艺术设计
23  风格派是以_  D.荷兰   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荷兰
24  雕塑家  B.塔特林   是构成主义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A.马列维奇    B.塔特林      C.阿瓦托夫  D.塔拉布金
25  第一次把“工业设计师”这个职业正式提出来的是_  D.罗维   
A.西奈尔      B.提格        C.盖迪斯    D.罗维
26 下列因素中不是影响“装饰艺术运动”形式风格的是 C.绘画艺术   
    A.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  B.原始艺术  C.绘画艺术  D.舞台艺术
27  下列体现美国“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是 A.好莱坞风格 
A.好莱坞风格  B.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 C.皇家茉莉式风格 D.摩登式风格
28  瑞士平面设计风格的特点,是力图通过简单的 B.网格结构    和近乎标准化的版面公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
A.形体结构    B.网格结构    C.平面结构    D.空间结构
29  后现代主义,又称为 D.历史主义  ,源于20世纪60年代,70-80年代在建筑界和设计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A.装饰主义    B.隐喻主义    C.浪漫主义      D.历史主义
30  最集中反映“波普”风格的艺术设计是 A.英国  ,并在这个运动中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A.英国        B.美国        C.瑞士        D.德国
二、名词解释部分(10题)
1、唐三彩:唐三彩是最富盛名的唐代釉陶器,它属于一种低温釉陶器,用白色瓷土做胎,用含有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做釉料着色剂,经过800摄氏度的温度烧制而成。在烧制过程中,釉色呈黄、绿、白、赭、褐等多种色彩,并互相交错融合流动,形成绚丽多彩、灿烂多姿的艺术品,人们称之为“唐三彩”。
2、夹缬:夹缬是一种直接印花法,他是用两块相同的镂花模板,将待染的布帛夹紧后,再在镂空处刷色,即可得到左右对称的花纹,也有染两三种色彩的;亦可在镂空处涂防染剂,去板后浸染将有颜色的作为底板,其上缀以白花,颇似如今贵州的蜡染。
3、釉里红:所谓釉里红就是釉下彩瓷,其制作工序大体与青花瓷相同,先用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再盖以透明釉,再放置1200度—1500度高温中烧制。
4、斗彩:创始于成化年间,在瓷胎上先用青料绘花纹轮廓,加白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填绘红、黄、绿、紫等彩料,再入炉焙烧。这样釉下青花和釉上多彩结合在一起,相互辉映,争妍斗艳,故称“斗彩”。
5、质孙服:亦称只孙、济孙、明代称为一撒,可见明代亦有服之。此为上衣连下裳,衣式较紧窄,下裳较短,腰间做无数襞积,并在衣的肩背间贯以大珠。质孙原为戎服,便于骑射,在元代陶俑中多见。
6、砂芯法:即用粘土细沙等制成内胎,然后将其浸入融溶的玻璃液中,使之附上一层均匀的玻璃层。在该玻璃层尚未冷却之际,粘上半溶的、拉长的彩色玻璃丝条,再放入炉中加热,同时用特殊的工具将其表面刻画出独特的波浪纹线,并将其表面碾压光滑,最后待器物冷却后掏出沙石内芯。
7、莳绘:通常使用蒙上纱网的竹管将金粉洒在漆器纹饰上,然后在其上再施大漆,最后磨显出自然奇特的纹饰效果。
8、万花玻璃:古罗马的玻璃制品。其制作方法是将扭卷的各色玻璃合起来经热融形成棒,再将此棒切断并置于器壁上,于是形成四方连续的纹样,在经过热融处理,使各色之间相互融合,产生绮丽而辉煌的梦幻般的效果。
9、新古典主义:18世纪60年代开始直至19世纪前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庄重典雅、带有复古意趣的艺术风格。
10、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针对工业革命后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危机,力图通过复兴传统手工艺以及重建艺术与设计的紧密联系,来探索新的社会背景下艺术设计发展道路的一场设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在1880—1890年间达到顶峰,并越过大洋在美国引起激烈反响。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设计改良运动。
三、简答题部分(10题)
1、列出原始社会陶器的主要类型,并简述其造型的主要特色?答:原始社会的陶器造型,是以适用为主要目的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变化相适应的。最早的造型,简单而又稚朴,随着技艺的提高,陶器造型的式样也逐渐繁复起来。
  古籍中对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陶器,有不同的称谓,如用作汲水或盛装的有、壶、缶、盂等;用作烹食的有鼎、甑、釜、等;用作贮藏器的有瓮、坛、罐、尊等;用作洗涤的有洗、盆、等,这些虽然是直接为日常生活用品,但我们的祖先在造型设计和制作时,很注意造型的审美功能。能够灵活掌握各种线条的曲直变化,善于运用空间、虚实、疏密、繁简、强弱、质地和色彩等对比手法,就是器物上的某些附加物如耳、流口、足的处理,也能恰到好处地起到对称,均衡与稳  定作用,原始社会的陶器造型,不但为随之出现
青铜器的造型所沿用,而且为日后大量出现的陶瓷器的造型所继承和发展。
 
2、 什么是青铜器?答: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2商周时期的有那些种类?答: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
3、秦汉时期的手工业制度的完善与私营手工业的形成对艺术设计有何影响?答:(1)、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其特点是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宫府按行业设工官管理,工匠集中在工官监督下生产,其资金雄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管理严格,推动了手工业技艺的提高,代表中国古代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但是由于产品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劳动者被强制劳动,因此生产效率低下,阻碍手工业进步。
      (2)私营手工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私营手工业产生于春秋战国,此后因封建国家的重农抑商政策,长期处于夹缝之中,在曲折中发展。明中叶以后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雇佣众多工人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计日授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

更多推荐

艺术,设计,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