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
国家、地方及行业相关标准:
序号
规范及规程名称
编  号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10
4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JGJ223-2010
5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7-2013
6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7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
CECS154:2003
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
9
《住宅建筑构造》
11J930
10
《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
10J121
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12
《XXXXX省建设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DB23-2006
13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XXXXXX总承包合同,XXXXXXXX设计图纸、图纸会审、变更及施工组织设计等相关文件。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XXXXXXX
建设单位:XXXXXXXX
勘察单位:XXXXXXX
设计单位:XXXXXXXXXXX
监理单位:XXXXXXXXXXXX
施工单位: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位于XXXXX省XXX市XXXX区,XXXXX以北,XXXXXX以西;规划用
地面积约XXXX公顷,总建筑面积约XXX万平米不包含游乐设备设施,分为XX个主题区及XX个后勤区,XXXXXXXXXXX,开工时间XXXX年XX月XX日,试营业时间XXXX年XX月XX日,正式营业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建成后将成为XXXXXXXXX。
2.2粗装修简介
本工程由我司施工至初装修阶段,即内墙抹灰完成、外墙保温(含保温层挂网抹灰)施工完成、顶棚不做处理、地面施工至防潮层(含刷水泥浆)完成、卫生间地面施工至防水层完成、踢脚。
三、施工准备
3.1现场准备
本工程多为单层建筑,施工现场不配备施工电梯或物料提升机,A01单体、1207屋面造型等局部2层部位采用25T汽车吊进行材料吊运。
二次结构施工完成,结构验收完成。
楼层建筑1m线已经在墙柱上弹出墨线,并用红色油漆标记。
不同劳务班组之间签确作业面交接单。
3.2机具准备
类别
名称
数量
机械
25T汽车吊
2
工具
灰斗、大铲、手推车、抹子、扫帚、铁锹、线锤、瓦刀、靠尺、水壶等已经配备齐全。
检测工具
DS3水准仪(3mm)
2台
全站仪(2″)
1台
经纬仪(2″)
2台
50m钢卷尺
2把
5m钢卷尺
20把
砂浆试模
10组
2m靠尺
4把
线锤
10个
3.3材料准备
1)水泥
墙体基层拉毛、基层处理等工序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后携带出厂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见证送检,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建筑胶
采用108胶,掺加用水重量的8%,与水拌合后再与水泥搅拌。
3)水泥砂浆
采用商品干粉砂浆,本工程涉及到的装饰用砂浆均为1:3水泥砂浆,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见证送检,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水泥石灰膏砂浆
采用商品干粉砂浆,根据图纸涉及到1:1:6、1:3:9两种配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见证送检,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聚氨酯防水涂料
卫生间防水层及地面防潮层采用1.5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采用单组份原料,按照厂家使用说明书进行使用。
6)挤塑板
地面施工用挤塑板容重不小于30kg/m³,厚度100mm,采用50mm+50mm双层错缝搭接。
3.4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和相关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图集以及项目部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并接受项目安全技术交底
各管理人员掌握施工过程中需要编制和填写的资料。
进场材料及时进行取样检验,合格后通知现场方可投入使用。
墙体、地面、顶棚等位置结构剔凿处理完成。
四、施工工艺
4.1内墙抹灰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测量放线(弹出房间方正、边线,门口边线,窗口控制边线等)墙面拉毛贴灰饼混凝土与砌筑墙面交界处、楼梯间及逃生通道两侧墙体挂网处理角部处理抹灰质量验收。
2)基层处理
主体施工过程中留设的模板穿墙螺栓孔、脚手眼等措施孔洞先将孔洞内螺栓或其它杂物清理干净、润湿。内墙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加膨胀剂12~15%堵塞墙厚1/3,双面捣实,等24小时强度满足要求后,再用1:4水泥砂浆加膨胀剂(12~15%)填塞,随填随捣实,最后抹平补好。外墙在添堵完成后尚需要在外侧刷100*100mm,聚氨酯两道(1mm厚)。

更多推荐

施工,完成,规范,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