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结构抗震》(2018)秋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强柱弱梁是指: () A. 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 B. 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 C. 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 D. 柱配筋大于梁配筋 满分:2 分 2. 限制框架梁的剪压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限制框架梁的剪压比实质上就是限制构件最小截面尺寸 B. 限制框架梁的剪压比实质上就是限制箍筋的最小配筋率 C. 限制框架梁的剪压比可以防止构件过早发生脆性破坏 D. 限制框架梁的剪压比是为了防止框架梁发生斜压破坏 满分:2 分 3. 《规范》规定: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防震缝宽度是框架结构房屋的:() A. 80%,且不宜小于70mm B. 70%,且不宜小于70mm C. 60%,且不宜小于70mm D. 90%,且不宜小于70mm 满分:2 分 4.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大小除了与结构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A. 场地平面尺寸 B. 场地特征周期 C. 荷载分项系数 D. 抗震等级 满分:2 分 5. 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 ) A.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 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满分:2 分 6. 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 A.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B.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C.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D.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满分:2 分 7. 下列关于地震区框架梁的设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梁截面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m B. 梁净跨和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C. 为提高梁的延性,往往提高梁的纵向配筋率 D. 梁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满分:2 分 8. 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 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 B. 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 C. 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D. 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 满分:2 分 9. 框架—抗震墙结构布置中,关于抗震墙的布置,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 A. 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置应对称均匀 B. 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置 C. 抗震墙宜于中线重合 D. 抗震墙宜布置在两端的外墙 满分:2 分 10. 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 ) A. 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 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满分:2 分 11. 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 ) A. 200m/s B. 300m/s C. 400m/s D. 500m/s 满分:2 分 12. 当高层建筑结构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时,所求的底部剪力应符合标准 ( ) A. 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 B. 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65﹪,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底部剪力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析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 C. 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90﹪ D. 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底部剪力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75﹪ 满分:2 分 13. 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 ) A. 结构总体延性 B. 结构楼层的延性 C. 构件的延性 D. 关键杆件的延性 满分:2 分 14. 在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控制柱轴压比的目的:() A. 控制柱在轴压范围内破坏 B. 控制柱在小偏压范围内破坏 C. 控制柱在大偏压范围内破坏 D. 控制柱在双向偏压范围内破坏 满分:2 分 15. 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 A. 大偏心受压构件 B. 小偏心受压构件 C. 剪切破坏 D. 扭转破坏 满分:2 分 16.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 ( ) A. 最顶层 B. 中间楼层 C. 第二层 D. 底层 满分:2 分 17. 设防烈度为7度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场地类别为I类时,确定其抗震等级时所采用的设防烈度为( ) A. 6度 B. 7度 C. 8度 D. 9度 满分:2 分 18. 位于软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 ) A. 木楼盖等柔性建筑 B. 单层框架结构 C. 单层厂房结构 D. 多层剪力墙结构 满分:2 分 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B.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地震烈度 C. 各类建筑场地中I类最好,Ⅳ类最差 D. 震源至震中的竖直距离称为震中距 满分:2 分 20. 强剪弱弯是指: () A. 抗剪承载力Vu大于抗弯承载力Mu B. 剪切破坏发生在弯曲破坏之后 C. 设计剪力大于设计弯矩 D. 柱剪切破坏发生在梁剪切破坏之后 满分:2 分 21. 抗震设防结构布置原则( ) A. 合理设置沉降缝 B. 增加基础埋深 C. 足够的变形能力 D. 增大自重 满分:2 分 22. 场地特征周期T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A. 地震烈度 B. 建筑物等级 C. 场地覆盖层厚度 D. 场地大小 满分:2 分 23. 位于坚硬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A. 柔性建筑物 B. 刚性建筑物 C. 多高层框架 D. 超高层结构 满分:2 分 24. 在求解多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和振型时,既可以计算基本频率也可以计算高阶频率的方法是:() A. 矩阵迭代法 B. 等效质量法 C. 能量法 D. 顶点位移法 满分:2 分 25. 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 B. 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 C. 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 D. 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 满分:2 分 26. 在地震作用下,采用轻质隔墙的框架结构,其侧移限制 ( ) A. 1/500,1/400 B. 1/550,1/450 C. 1/650,1/500 D. 1/700,1/550 满分:2 分 27. 通常生命线系统的建筑,包括医疗、广播、通信、交通、供电、供气、消防、粮食等建筑,在抗震规范中列为下列何种? ( A. 甲类建筑 B. 乙类建筑 C. 丙类建筑 D. 丁类建筑 满分:2 分 28. 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 )。 A. 弯曲型 B. 剪切型 C. 弯剪型 D. 复合型 满分:2 分 29. 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 ) A. 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 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 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 D. 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满分:2 分 30. 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 () A. VP > VS > VL B. VS > VP > VL C. VL > VP > VS D. VP > VL> VS 满分:2 分 31. 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 A.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C. 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D. 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满分:2 分 32. 地震系数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一般,地面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则地震烈度:( ) A. 越低 B. 不变 C. 越高 D. 不能判定 满分:2 分 33. 不属于抗震概念设计的是()。 A. 正确合理地进行选址 B. 结构总体布置 C. 承载力验算 D. 良好的变形能力设计 满分:2 分 34. 6度设防的35m高的框架结构,其防震缝的宽度应为:( )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满分:2 分 35. 关于设防烈度的说法中,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A. 设防烈度并非是基本烈度 B. 设防烈度大都是基本烈度 C. 设防烈度是该地区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遭受最大的地震产生的烈度 D. 设防烈度不能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随意提高 满分:2 分 36. 框架结构侧移曲线为( )。 A. 弯曲型 B. 复合型 C. 弯剪型 D. 剪切型 满分:2 分 37. 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 A. 与楼盖刚度无关 B. 与楼盖刚度有关 C. 仅与墙体刚度有关 D. 仅与墙体质量有关 满分:2 分 38. 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 A. 较大的初始刚度 B. 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 C. 较好的延性 D. 较小的自振周期T1 满分:2 分 39. 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要素( ) A. 加速度峰值 B. 地震烈度 C. 频谱特性 D. 地震持时 满分:2 分 40.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 A. 场地平面尺寸 B. 场地特征周期 C. 荷载分项系数 D. 抗震等级 满分:2 分 | ||||
更多推荐
结构,抗震,地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