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建筑与室内 ——浅析恭王府之锡晋斋 摘要:通过对清代建筑的装饰和家具风格特点的介绍 分析了清代特别乾隆时期追求庄严和富丽豪华的室内设计特点。对于更好的了解清代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风格及其在中国家具、室内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清代 建筑 室内装饰 家具 清代是中国古代的最末一个朝代 它经历了恢复、发展和衰颓的3个历史时期。清朝统治初期 当时国内初定 国力不裕 在兴造方而皆以节约、实用为主 建筑、室内、家具处于沿袭与继承明代传统风格的状态 在造型与结构上并无多大变化。而到乾隆年间 生产恢复己达高潮 国内政治局而稳定 经济繁荣 财富相对集中使得民风逐渐向奢靡享乐方面发展 皇家苑囿、建筑大量兴起 达官显贵的私家园林争奇斗艳 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丰富多彩 盛况空前 可谓是封建社会的颠峰时期 使中国传统建筑、室内与家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绚丽斑斓、华丽多姿的自我表现的黄金时代。现存故宫中大量的家具、室内陈设均为雍、乾时期的遗产 它体现了这一时期追求庄严、富丽豪华的特点和时代特征。而到了清代后期 在统治阶级日益腐败的状况下走向崩溃 在建筑与室内装饰上 多数流于繁琐 细碎 偏重观赏 不重适用。到日前为在为止 对清代建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在清代建筑与室内装饰的整体研究方而还有所欠缺。纵观建筑设计的发展史 有什么风格的建筑装饰 就有相同风格的室内家具与之匹配。因此 只有充分认识并把握住清代建筑与室内装饰
的衔接点 才能更好的了解清代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特点 这对创造富有中国风格的新型建筑和室内环境是十分有益的。以下将以恭王府的锡晋斋为例赏析建筑与室内设计的主要特征。 一、恭王府的现状与历史沿革 恭王府位于北京西城什刹海前海西街 因清代咸丰元年赐予和硕恭亲王奕诉而得名 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其前身是庆王府 庆王府的前身为乾隆晚期大学士权臣和呻的宅第 约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到五十一年(1786年)。恭王府西路最后一进院名为“天香庭院”(图1 十分隐蔽幽静 院内正房名“锡晋斋” 它是目前恭王府内檐装修遗存最多的一座建筑 但也仅为原状的一小部分。 图1 天香庭院 二、锡晋斋现状概述 锡晋斋在整个恭王府建筑群中的形制最为独特。其它院落的主体建筑均为三间或五间的硬山房 形制也较为简单 唯独锡晋斋面阔七间 前后带廊 后出五间歇山顶袍厦 平面呈凸字形。内檐(图2 前部正中三开间及后部袍厦五间均为两层高的共享空间 之间为二层的东西阁道 使东西梢间、尽间的仙楼彼此相连。南面的共享空间中仙楼成东、西、北三面围合之势。室内木柱均为楠木包镶 色泽沉着古朴 碧纱橱、槛窗、栏杆等楠木装修雕饰精美。大厅吊顶为海漫天花 色彩艳丽 整体气氛及室内空间感受极似宁寿宫的乐寿堂(图3 。锡晋斋的柱础为覆莲柱础 (图4 同宁寿宫花园中的倦勤斋 雕刻精美为恭王府所仅见。地面与宁寿宫的许多大殿一样 采用名贵的花斑石(俗称豆瓣石、子母石) 这在恭王府中也是独一
无二的。 图2 锡晋斋檐廊、锡晋斋内檐装修 图3锡晋斋所仿故宫乐寿堂内檐装修 图4 外檐包袱彩画和外檐柱及覆莲柱础 三、现存锡晋斋原形一一故宫乐寿堂 宁寿宫乐寿堂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成 略早于锡晋斋。乐寿堂面阔七间 进深三间 回廊四合 单檐歇山顶 仿长春园淳化轩规制 乾隆皇帝以此作为退位后的寝宫 乐寿堂正中三开间为一个大的共享空间 被一、二层的东西阁道分为主次两个空间。乐寿堂东西梢间、尽间设夹层仙楼 中间阁道连接两翼援阁(锡晋斋总的空间形制即与此相仿)。乐寿堂为楠木殿 内檐装们多全部用上等硬木制作 保持了木材的本色 色彩深沉而不失华丽。其内檐装们多以木雕为主 间以金属、珐琅、纸、纱做装饰 远比锡晋斋细腻繁复。由于其内檐装修保留得极为完好 许多在锡晋斋已无存的装们多形式都可在此找到原型。如乐寿堂仙楼西尽间南端的 “高低炕”、明间阁道下北向的宝床、单饱木楼梯、木板隔墙。 四、锡晋斋室内装饰 锡晋斋室内装饰内容相当丰富 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从室内隔断、墙板门窗到天花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外 装饰的美学效果更为突出。 锡晋斋室内门窗的做法和近代建筑的木门窗相似 由门窗框(框槛)和门窗扇部分组成。 锡晋斋的隔扇门主要是由上槛、帘架花心、隔扇心、裙板、下槛等几部分组成。门中最富于变化的是隔扇心部分 图案变化繁多 拐子纹、回纹、如意纹等表现出一种轻快、运动、繁多的感觉。另外 锡晋斋隔扇门的群板亦为重点
装饰 一般均为如意纹、夔龙纹、团花、云龙等较为繁复的雕刻 而这种特征的形成 正是体现了这一时期 特别是清代统治阶级和上层官宦、富商 追求变换、富丽纷繁的特点。 锡晋斋中的碧纱橱即室内使用的隔扇门(图5)。安装8扇 仅中央2扇可开启 其余为死扇。隔断的隔扇心做成双层 以灯笼枢式的权格最为多见 中间糊纸或纱 并在纸或纱上写诗词或绘制图画 是具有书卷气的装饰品。 图5 隔扇门和屏风式嵌大理石太师椅 锡晋斋是木构架房屋不需要承重墙 内部可全部打通。可按需要用木装修灵活分隔 而分隔的造型往往做成整个开间的博古架(图6 分割成拐子纹式的小空格 有的还在边缘加饰花牙 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半隔半敞 不设门扇 既表小出空间上的有限隔 又不阻挡视线 并可自由通行 做到隔而不断 将室内空间的区划与交融联为一体。清代在室内隔断方而这也是清代建筑室内的重要成就。 五、家具类型 锡晋斋室内家具的品种样式繁多。如清朝新兴的太师椅 形式就有多种多样 有屏风式靠背太师椅(图5) 拐子靠背式太师椅 花饰扶手靠背太师椅等。锡晋斋家具的类型 还有出各种形式的清代新型家具 如多功能陈列柜。在锡晋斋内还可见到很多成形于建筑与空间内的固定家具 与墙体 融于一体(图6 这是前代所未有的。而目成组成套配置家具的概念更为明确。 图6 和珅时期恭王府多宝格 六、家具特点 锡晋斋中的家具在造型中强调稳定、厚重的雄伟气度。家具的总体尺寸宽大 与此相应的局部尺寸、部件用
料也随之加大 为雕刻、镶嵌、彩绘等装饰手法提供了充分发挥的余地。家具线条平直硬拐 如罗锅帐由流畅的线条变为有棱角的线;靠背板多为直线形式;腿脚由圆形变为方形或方形带圆棱;足部多为直角回纹马蹄足。在选材上 锡晋斋里的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 在锡晋斋中以黄花 酸枝木家具为首。另外 石材镶嵌、螺锢、瓷片、珐琅等家具也较多。 锡晋斋中的家具注重装饰、手法多样和众多的清式家具一样讲究华丽装饰 求多求满 千方百计造成一种奢华、富丽和大富大贵的效果 图7 。锡晋斋中的家具几乎使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装饰材料和装饰手法 对家具进行满雕密饰。而最多采用的装饰手法是雕饰与镶嵌。
更多推荐
家具,建筑,装饰,隔扇,室内装饰,具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