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材料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建筑工程事业作为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在新型材料研究开发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型建筑材料是新一代建筑材料,是以传统的建筑材料为基础产生的,其优良特性体现在质轻、节能、强度高、保温以及装饰性等。本文就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进行浅析的介绍,并指出了新型材料发展现状,希望可供相关材料人员参考。
标签:建筑工程;新型材料;节能
一、新型材料特点介绍
(1)现代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居住及社会生产功能,同时还要求现代建筑要具有防水、防火、防腐蚀、高强度、抗震、质以及具备一定的装饰功效。然而传统的建筑材料基于自身的物力特性和化学特性,难以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的各种需求。所以新型建筑材料具有现代性,即新型建筑材料要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功能性需求。
(2)先进性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取得较快发展,但是我国在建筑材料总体科技水平和产品档次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使得我国的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档次不高。目前,随着国家对建设节能型社会经济思想的不断重视,降低建筑工程建设中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量,积极研发新型建筑材料,减少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如水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化学污染等。所以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必须要从提高建筑材料科技水平及产品质量入手,使新型建筑材料具有先进性,满足现代建筑的需求。
(3)绿色、环保
目前,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并将节能减排这一战略思想放在国家长远利益的发展战略高度。坚定地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任务。所谓的节约型经济社会指的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尽可能减少对社会能源的浪费,尽可能地使用绿色环保能源。建筑工程在社会各项经济活动能源消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发展节能、绿色、环保建筑工程事业,我们必须要从建筑材料入手,积极发展新型的
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加大新型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使用量,促使现代建筑工程向绿色化方向发展是当今建筑领域必须要重视研究的现实课题。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新型材料的应用
我国通过借鉴和引进国外的优秀技术,加上自主研发,生产出了大量新型建筑材料。这些新型建筑材料涵盖了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建材,为我国的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总的来说,这些新型建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轻质材料。轻质材料对于减轻建筑自重、节约材料用量、提高构件运输和吊装效率、减少地基荷载及改善建筑物功能等有重要意义。以混凝土材料为例,随着高层建筑、大跨建筑的不断发展,普通混凝土自重大的缺点日益凸显,解决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提高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二是发展和生产轻骨料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又名轻集料混凝土,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是指采用轻骨料(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混凝土。所谓轻骨料是为了减轻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提高热工效果为目的而采用的骨料,其表观密度要比普通骨料低,如陶
粒。国内JGJ12-2006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规定其干表观密度不超过1950kg/m3,并分为八个等级;《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则将其表观密度限制在1900kg/m3以内。
轻骨料混凝土可以提高结构的比强度和减少运输成本,同时力学性能只有微小下降或基本不下降,单方混凝土的原材料成本增加不多。轻骨料混凝土除了轻质的特性以外,其保温隔热、耐火、隔声及抗震等性能也是普通混凝土所无法比拟的。在对建筑节能环保要求不断增加的21世纪,轻骨料混凝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绿色墙体材料。绿色墙体材料是指无毒或低毒的健康型墙材、防火或阻燃的安全型墙材、耗能低的节能型墙材及各类新型多功能墙材。墙体材料的革新对于保护土地资源、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改善環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按其构造要求可分为建筑块材、轻质板材和复合墙体三大类。建筑块材以建筑砌块和混凝土空心砖为主。建筑砌块品种多样,应积极利用各种工业废渣生产砌块,发展集承重、保温、装饰于一体的复合砌块。混凝土空心砖掺入保温隔热性能好的轻质材料,能有效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轻质板材主要包括纤维水泥板、石膏板、硅酸钙板等。复合墙体是
近年来发展迅猛、前景广阔的新型墙体结构体系。它是由混凝土砌块空腔墙与其他非承重材料(如岩棉板、膨胀珍珠岩及其板材、聚苯乙烯泡沫板、石膏板、纤维板等)复合而成,兼具承重、保温等功能,近年来在北方寒冷地区已得到广泛应用。
(3)新型建筑密封防水材料。建筑最为基本的作用就是遮阳避雨。因此,建筑的防水性和密封性一定要好。所以,建筑的防水密封材料对于一个建筑而言不可或缺。经过科学研究的实验,我国在防水密材料方面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通过将传统的油毡纸胎改良进而发展成油毡沥青、防水卷材以及建筑用防水、密封材料。我国的新型建筑密封防水材料在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同时,也保证了材料的质量最优。通过改进的防水密封材料不仅仅是民用建筑,更可以应用到工农业水利等方面。
(4)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建筑外墙隔热保温工程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工程部分,也是提升现代建筑整体功能性的重要工程手段。因此我国在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方面研发方面尤为重视。经过近些年来有关科研人员对保温隔热材料的不断努力研究开发,目前已成功地研发出诸如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矿渣棉、玻璃棉、泡沫玻璃、硅酸盐复合浆料、聚氨脂泡沫板等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但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资源分布不均衡,使得上述新型保温
隔热材料在我国各区域的应用程度不同,同时基于施工工艺技术不够先进以及缺乏专业化工程队伍的标准化施工制约了我国保温隔热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功能性的有效发挥,如何快速地组建更多的专业化施工队伍及提升保温材料质量及施工技术,促使保温材料及技术向高效率、高性能、高环保方向发展是我们的迫切任务。
(5)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同时,现代建筑装饰材料正朝着提高防火性能、发展绿色建材和节能建材、开发适合室内空间水景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主要方向包括:发展低毒、无毒、低污染的建筑涂料;发展无毒、无污染、无异味的墙纸、壁布;发展抗菌、除臭建筑装饰材料;发展工业副产石膏建材制品;发展绿色木质人造板材和绿色非木质人造板材;发展微晶玻璃装饰板;发展绿色塑料门窗;发展绿色管材;发展绿色地面装饰材料;发展绿色防火材料。
结语:总而言之,建筑行业在不断进步,新工艺、新材料也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发展现代建筑工程事业需要从新型环保、环保绿色建筑材料入手,积极地优化调整传统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比例,从而有效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推荐

发展,建筑,建筑材料,材料,绿色,混凝土,保温,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