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已经成为了企业价值链中的基础活动,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不二之选。而当前物流模式主要有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联盟三种。企业如何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各类内外界影响要素来选择适合本身发展的物流模式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决策之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王忠伟,庞燕[6] 等人联系我国家具行业近况和发展趋势,针对目前家具行业物流发展,进行了有关论述,并对中国家具行业发展的物流模式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给出了以下建议:挑选具备条件的第三方物流商,建立配送中心,做好关键的服务实质,增强资金流管理,加强对家具物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尽快创立家具物流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田宠[8]等人结合现代物流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家具企业的物流现状,找出了家具物流企业所存在的问题。而且主要针对家具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以及两者的或作坊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模式上,通过应用数学建模的一系列定性和定量指标来方便家具企业考察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效率,通过以上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评价指数和合作模式,有利于企业在与第三方物流合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唐秀媛[9]等人通过对国内外物流配送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对国内具体的家具企业进行深入分析,介绍了我国家具企业当前存在的四种典型配送模式的适用范围以及其优劣势,并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家具物流配送模式进行决策分析,在此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的相关模型和理论,针对共同配送的特点利用博弈论中的合作博弈理论来解决共同配送模式中产生的费用分摊问题。
韩丽琴,王忠伟[12]等人对我国家具行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以及存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物流成本管理的相应对策,包括加强物流成本意识、改变观念,加强物流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筹建横向的物流管理部门,制订科学的物流成本管理制度,选择合适企业自身的物流模式。
1.2.2  国外研究现状
    M. Ouhimmou[1]等人研究了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家具生产制造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对子供应链进行规划的数学建模。相关的决策涉及采购,外包,库存,和需求分配措施。目标是制订生产和物流策略,以使家具行业用最小成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服务。
    Alexander P. Pons[2]等人利用演绎数据库解决方案,帮助某家具公司解决其
物流运输成本问题。文章首先运用家具公司目前所拥有的方法计算公司物流运输成本。然后,采用演示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功能解决了企业计算物流运输成本产生的问题。将数据库提供的数据结构建模和当前问题进行结合,很好地解决了家具业物流运输成本计算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通过对三种物流模式的研究分析以及对比,总结出其优缺点。结合企业自身资源,环境对企业当前物流模式进行SWOT分析,然后对企业物流模式决策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文将主要针对欧派物流模式的选择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任何物流模式的选择都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所以选择正确的物流模式举足轻重,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家具行业而言,物流在企业生产,制造以及运输配送等环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欧派作为定制家居行业的领头羊,其物流模式的选择则更是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借欧派物流模式的选择为家居行业物流模式的选择做一个参考。
2  物流模式理论概述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企业疯狂涌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外部市场环境,在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下,企业利润空间开始被越来越压缩,因此企业开始将目光纷纷投向“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希望通过高效的物流模式来使整个供应链运行效率得到更深层次的提升。我国的物流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绝大多数采取的是“货源组织+运力调度+运输过程”的初级物流模式。20世纪80年代,物流业的发展受到了经济界的高度青睐,中国物流业引进现代物流的最新理念并进行积极研究以及探索,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正在进行
泛珠三角、长三角与长江流域、京津冀、东三省、中部地区的物流模式的整合,各种区域物流中心与国际物流中心正在崛起。这些地区加强协调与联合、规划统筹,合力营造区域物流发展的“大环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然而,国内生产企业在学习和引用国外物流管理经验的同时,必须针对我国国情这个外部大环境,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来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物流运作模式。目前物流运作模式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三方物流模式、自营物流模式以及混合模式。据中国仓储协会第三次全国物流需求状况调查显示:43%的生产企业从事自营物流,36%的生产企业物流管理采取第三方物流和自营物流的混合模式, 而把物流全部交给第三方的生产企业却只有21%[21]。可见,生产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这是国内生产企业客观选择的必然。而国内目前的物流模式介绍与对比如下:
2.1 自营物流
自营物流是指企业通过整合企业本身内外部的物流资源,制订物流战略和运作规划,组织人员、设备、设施和技术等资源,实现其供、产、销等步骤物流活动的运作模式。例如,例如,生产企业,商业企业来完成自己的物流操作过程本身。当今企业自营物流已不是传统企业的物流作业功能的自我服务,它是基于供应链物流管理以制造企业为主旨的经营管
理新概念。自营物流主要是指生产制造企业自己营业的物流,而它的主要的经济来源不在于物流。 自营物流服务模式拥有的特质为,企业拥有自身的物流运转筹划和管理机构,可以依据自身环境在高层战略、中层战术和低层物流运作层面制订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物流设计方案、运作计划和策略。企业依附自己强大的物流能力可以创设一系列所需设施设备,如仓库、配送车辆、物流设备等。因为是本企业所有,因而不但使用便捷,不需要承担押金,并且面临的风险较低。
2.2 第三方物流
按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供给物流服务的业务形式。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特点为:企业以签署外包协议契约的模式,将与物流相关的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对全部物流活动进行全权负责并施行。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之间往往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达成双方共赢为目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供给“低成本—高质量”物流服务的同时,还能够对多变的市场做出各种敏捷反应。第三方物流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经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协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也不存在商品的交易,而是为客户
提供以合同为限制、以联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物流活动日渐庞大和复杂,而第一、二方物流的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已很难完全满足社会需要;同时,为了介入世界性竞争,企业必须确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把不属于核心业务以外的物流活动外包出去。于是,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

更多推荐

物流,企业,模式,进行,家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