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热水壶型式试验检验报告 | 文件编号: | ||||||||
版本号: | |||||||||
测试目的 测试整机的安全性、连续工作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 |||||||||
名称 | 额定容量 | ||||||||
型号规格 | 重量 | ||||||||
额定电压、频率 | 外形尺寸㎜ | ||||||||
额定功率 | 加热方式 | ||||||||
功能特点 | 蒸汽感应跳制及干烧保护 | ||||||||
检验项目及标准如下: | |||||||||
检验项目 | 合格标准 | 检验 方法 | 检验结果 | 判定 | |||||
外 观 | 电源线 | 印刷字体清晰、正确,线体无明显脏污不良和破损。 | 目视 | ||||||
表面塑料件 | 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明显顶白、划痕和夹水纹。 | 目视手感 | |||||||
表面五金件 | 表面抛光良好、光滑,无明显的裂纹、斑痕、划痕和凹痕。 | 目视手感 | |||||||
密封胶圈 | 通过目视和嗅觉检查有无破损、凹凸及异嗅。 | 目视嗅觉 | |||||||
各部位的间隙 | 壶盖—手柄盖处 | ≤0.8㎜,且均匀一直 | 卡尺/ 塞规 | ||||||
手柄盖—手柄 | ≤0.5㎜,且均匀一直 | ||||||||
手柄—壶身 | ≤0.5㎜,且均匀一直 | ||||||||
壶底盖—壶身水位表处 | ≤0.5㎜,且均匀一直 | ||||||||
各部位的段差 | 壶盖 | ≤0.8㎜ | 卡尺/ 塞规 | ||||||
手柄盖—手柄 | ≤0.3㎜ | ||||||||
手柄—壶身 | ≤0.3㎜ | ||||||||
壶底盖—壶身水位表处 | ≤0.3㎜ | ||||||||
结 构 | 蒸汽通道 | 蒸汽通道顺畅,截面积不不小于4x4 | |||||||
在水壶接水时,蒸汽通道的结构必须要保证水不会进入里面. | |||||||||
出水结构 | 滤网无堵塞而导致出水不顺畅,正常倒水时,水应成一股流出不得散开 出水口及蒸汽通道位置必须高于水壶最大容量40MM 滤网的安装和拆卸要很方便,容易. | ||||||||
壶盖的固定 | 电水壶注以额定容量的水,壶在额定电压工作,壶中沸水的90%左右以正常方式倒出,壶盖不应脱落 壶盖开启后,应能自动站立. | ||||||||
排水孔 | 水壶壶底及底座底必须有排水孔,且排水孔不小于25m㎡,孔的最小边不低于3.5MM | ||||||||
壶盖,开关等活动部分的固定 | 在活动部件上以最不利的方向施加30N的力,维持1MIN时间.来测试其牢固程度. 活动部件在水壶正常工作中做10000次正常活动,来检验其耐久程度 | ||||||||
电源线拉力测试 | 对电源线施加120N的拉力,任意方向运动25次,每次1秒,测试完毕,电源线位移应不大于2㎜,而且胶皮不得有爆裂、发白现象。 | 拉力 测试 | |||||||
内部 布线 | 应保证走线平滑,避免触及毛刺、锐角,发热件等可能损坏布线绝缘.应对内部布线和部件间的电气连接加以适当的防护或密封 | 目视 检查 | |||||||
手柄承受力 | 手柄中部最薄弱的受力点应可以承受60N的力10秒. | ||||||||
检验项目 | 合格标准 | 检验方法 | 检验结果 | 判定 | ||
标 志 | 容量 开关 警告语 | 通过目视检查各种表示内容及位置是否正确,清晰. 壶身移印内容应清晰,用3M600胶带粘贴三次撕拉应无脱落。丝印内容用粘酒精棉布轻擦15秒后,目视检查表示内容是否会模糊不清异致无法辩认 | 目视 | |||
电源线 | 电源线的标称截面积 | 截面面积在规定值内 | 千分尺 | |||
电源线的有效长度 | ≤900MM | 卷尺/钢尺 | ||||
输入功率 | 额定电压下,输入功率符合(-10%,+5%) | 功率测试 | ||||
电 气 安 全 | 绝缘电阻 | ≥2MΩ(DC500V) | 耐压测试仪、泄漏电流测试仪 | |||
热态电气强度 | L/N-E:1000V- lmin (0.5 mA)应能通过 | |||||
L/N-外壳1250V- lmin (0.5mA) | ||||||
热态泄漏电流 | 额定电压的1.06倍下≤0.75 mA | |||||
冷态绝缘电阻 | ≥5MΩ(DC500V) | 耐压测试仪、泄漏电流测试仪 | ||||
冷态电气强度 | L/N-E:1250V- lmin (0.5 mA)应能通过 | |||||
L/N-外壳1250V- lmin (0.5mA) 应能通过 | ||||||
冷态泄漏电流 | 额定电压的1.06倍下≤0.75 mA | |||||
接地装置 | 地线连接应为“先通后断” | 拆机检查 | 符 | |||
应有黄/绿双色线作接地,且黄/绿双色线不应接到其它端子 | ||||||
接地电阻≤0.1Ω。 | ||||||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 不同极性的带电部件之间, 电气间隙≥2.0㎜, 爬电间隙≥2.0㎜ | |||||
带电体与其它基本绝缘的金属部件之间, 电气间隙≥2.5㎜, 爬电间隙≥3.0㎜ | ||||||
管状电热管的末端, 电气间隙≥1.0㎜, 爬电间隙≥1.0㎜ | ||||||
蒸汽浸后的耐压 | 在水壶最大水位时循环工作5周期后,水壶耐压要求1000v/4.5ma/2s. | |||||
溢水测试 | 在水壶内注入额定容量的浓度为1%的NaCl溶液,再用1MIN注入15%或0.25L浓度为1%的NaCl溶液.再到掉水,测试耐压1250V/0.5ma/MIN. | |||||
淋水测试 | 1%的NaCl溶液30毫升从20CM3秒内淋入连接器,要求带电部件和手可以触及的外壳耐压2500V/0.5MA/1MIN,L,N及和底线之间耐压1250V/0.5MA/1MIN | |||||
异常测试 | 短路水壶的蒸汽开关和一组保护开关,是水壶一直工作到最后的干烧保护动作.要求不应导致火灾,机械损伤及触电等安全隐患,此时耐压要可以承受1000V/1MIN,其电源线温升不超过150K | |||||
端 子 和 螺 钉 | 端子拉力测试 | 对于水壶的所有接插端子,施加5LBS的力持续5秒,要求端子不能松动. | ||||
螺钉及 螺母的 紧固 | 结构螺钉、螺母 上紧力矩≥15N.㎝ | |||||
固定电热管的螺钉 回动力矩≥25N.㎝ | ||||||
螺钉的使用 | 宽螺矩螺纹钉不应用来连接载流部件,除非它们能以彼此直接接触的方式夹紧这此部件. | |||||
自攻螺钉不应用来连接载流部件,除非它们能形成一种完全符合标准的机械螺纹. | ||||||
载流连接螺钉应有锁紧防松装置. | ||||||
螺钉不应用锌、铝等易于蠕变的金属制造。 | ||||||
检验项目 | 合格标准 | 检验方式 | 检验结果 | 判定 | |
整 机 性 能 温 | 煮水试验 | 1、接通电源后在3~4分钟风水能沸腾不外溢漏。 2、加入最大容量水,在水沸腾时壶身不能有明显晃动.. | |||
干烧测试 | 输入额定电压的0.7倍,1000~1500W:控制器在60秒内跳制切断电源,1800~2200W:控制器在50秒风跳制切断电源,发热管/盘无明显变色及释放异味,往壶内倒0.5升室温水,1分钟内控制器能复位。 | 每批次至少做2台 | |||
漏水测试 | 水壶内加入额定容量的冷水(常温状态下),在静止状态下放置2小时后,检查是否不渗漏现象。 | 每批次至少做2台 | |||
水壶内加放额定容量的沸水,并继续加热,经20分钟后,检查是否有渗漏现象。 | |||||
温控器动作测试 | 热水壶在有滤网下最大水量煮水用秒表测定水温从98℃到温控器蒸汽弹片动作时间不大于20S(1010D为30S)且不能沸腾, | ||||
热水壶在最大水量煮水节水汽弹片动作后用秒表测定温控器复位时间应不大于30S(前5次内) | |||||
INT测试 | 在电源底座下加0.5㎜厚的胶片,顺、逆时针旋转360度,无断电不良现象。 | ||||
额定容积测试 | 往壶内加水至壶身标准刻度,测试水壶容积应在额定容积的+10%、-5%内 | ||||
蒸汽密封性能 | 壶内加入40%额定容量的水,合上壶盖,用目视的方法:观察全过程是不有水珠从壶口滴下且用手式的方式:将手接近壶体怀壶盖配合处以感观是否有外漏蒸汽烫手以判断电热水壶是否有漏气现象 | ||||
整机寿命 | 向壶内加入额定容量的水,合上壶盖,按下开关,接通电压为额定电压1.2倍的电源,按正常程序工作。当达到干烧状态时,切断电源并打开锅盖且自然冷却,以上试验为一个试周期,其进行10000周期 | ||||
稳定性 | 产品正常工作状态,不通电置于15℃的台面上产品不应翻倒 | ||||
温升测试 | 水壶连续工作3个循环后,要求温升如下 手柄≤60K 开关≤60K 壶底中心≤60K 外壳≤75K | ||||
更多推荐
水壶,部件,蒸汽,测试,是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