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根鲁班锁有哪几种
鲁班锁 ——
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在三国时期孔明把鲁班的这种发明制成了一种玩具——孔明锁。
原始的木质结构,看起来像一个紧密贴合的十字立方体。孔明玩具有很多,形状和内部结构都不一样,一般拆卸容易,安装难。
组装时需要仔细观察,仔细思考,分析其内部结构。有益于开发大脑和灵活的手指,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玩具。
锁的种类各式各样,千奇百怪。其中以最常见的六根(第一代、第二代或A类,B类)和九根的鲁班锁(第三代或C类)最为著名。
其中,六根的鲁班锁又按照地区、设计理念的不同,在构造上也不同。按照榫形,目前把六根鲁班锁主要分为两大类:A类和B类。
当然,六根鲁班锁的榫形是远远不局限于这两种的。九根鲁班锁,挑选其中的若干根,可以完成“六合榫”、“七星结”、“八达扣”、“鲁班锁”。九种榫形要同时满足不同数量实现四种咬合结构,实为不易之事。
鲁班锁看起来简单,但设计难度相当高。榫头只靠木条的不同凹槽摆放拼凑,挖槽松紧稍有不足就可能影响结构稳定性。需要准确放置不同大小木块的榫头,才能组合成功。
另外,只要拿掉一块木头,整块有节的木头就会散架。它是一个十字立方体,非常适合外部。它可以用你的脑子拆卸,但是安装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鲁班考儿子
传说木工祖师爷鲁班年纪大了,要选接班人。首选当然是他儿子,但他还不放心。有一天,他要考考儿子。他拿出一个用6根木条组成的东西,要儿子把它解开。这个东西是他捉摸了许久才做成的,其实它就是古代木工结构中的榫卯构件,只不过缩小成玩具形状。
鲁班的儿子看到这个东西,开始发现的确不好分解。不过,自己跟随父亲多年,对
木工中的榫卯结构已经是很熟悉了,所以经过一番思索,最后终于解开了。于是,正式成为了鲁班的接班人。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玩意儿称作“鲁班锁”。
鲁班锁
以上仅是一个民间传说,如今民间流传的益智玩具鲁班锁并非真是鲁班发明的,只不过由于鲁班是公认的木工祖师爷,就如此命了名。
其实,鲁班锁这种用6根木条拼插而成的玩具,它在全国广泛流行,而且各地的称谓也有所不同。在江浙一带,叫“孔明锁”,在河南、河北叫“别闷棍”或“难人木”,在西南地区叫“莫奈何”,在两广地区叫“六棱”,在西北地区则叫“六疙瘩”。中国古
代资料上叫“六子联芳”,传到国外,叫“六根刺的刺果拼插难题”。
“六子联芳”戏法
鲁班锁源自中国古代木工建筑中的榫卯结构,这种结构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时期。那时建造房子用的是木头,它们依靠榫卯结构彼此相互拼合,而成为牢固的构件。
如今,我们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里,还可以看到出土的当时的榫卯构件。它们是在木头上挖出凸、凹形状的榫和卯,然后将凸、凹部分镶嵌起来,就可以把几根木头固定在一起,而不需要任何的钉子。而且,要分解开来也十分方便,且不必破坏其中的构件。
这种榫卯结构后来演变成了一种“锁”,供人娱乐。这种锁”在清朝变成了一种戏法,称作“六子联芳”。
“六子联芳”戏法记载在清代桃花仙馆主人编撰的《鹅幻汇编》一书中。“鹅幻”是古代对戏法的称呼。原因是古埃及和古印度曾经用鹅来变戏法,将鹅头砍下,鹅还能走;把头接上,鹅恢复原形。所以,古代中国统统把这类戏法称作“鹅幻”。“六子联芳”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本戏法书中详细介绍了“六子联芳”的结构和演示法。书中说:“方木六根,中间有缺,以缺相拼合,作十字双交,形如军前所用鹿角状,则合而为一。若分开之,不知其诀者,颇难拼合。乃益智之具,若七巧板、九连环然也。其源出于戏术家,今则市肆出售,且作孩稚戏具矣。
由此可见,清朝时就已把“六子联芳”这种鲁班锁作为益智玩列具,与七巧板和九连环并列书中还将这种戏法和孔子的“六艺”连在一起,将其中的六根方木分别命名为“礼、乐、射、御、书
、数”。由此可见,当时就把鲁班锁这类玩具上升到儒家文化的高度,体现了它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还有文化价值。
鲁班锁很早就传到了西方。1857年美国出版的《魔术师手册》中,就介绍了这种戏法。美国著名益智游戏大师马丁・加德纳特地研究了这种玩具,说西方把这种玩具形象地称作“Six- piece burrpuzzle”,意为“六根刺的刺果拼插难题”。美国和英国的计算机专家和数学家还用计算机来分析鲁班锁的玩法程序。他们发现,由6根木条组成的鲁班锁组合方式多达119963种。而当今的鲁班锁已由6根木条发展到9根、18根等多种形状,其组合方式更不计其数了。
鲁班锁的启示
鲁班锁由实用的建筑构件,演变成了益智玩具。现在,人们又从益智玩具中受到启发,又演变成了多种技艺。河北安平县有一座千年古庙圣姑庙,庙中有一个“万啃塔”。其结构为多个“榫卯式”鲁班锁形,当地人称“难人木”。此庙早已损毁,人们想复建它,但未留下图样,十分为难。该县史官屯有农民李铁墩,受鲁班锁启发,经多年研究,制造出了万啃塔模型。老人们看后,认为该模型与实物无异,这就为复建这一文物提供了方便。
北京有一位鲁班锁专家秦筱春,他将6柱式传统鲁班锁发展到多柱。他不仅将柱数扩展到了极点,而且改造了外形,成了雕塑艺术品。其中9柱式鲁班锁雕塑“九九归一”,获得了中国首届“槐花杯”环境雕塑大赛优秀奖。
当代杰出的西班牙雕塑家米・贝罗卡将鲁班锁和艺术结合起来,组合成各种艺术品。其作品不仅有汽车、手枪、军舰、飞机等多种实体机械形状,还有古典艺术品和神话经典人物形象,如圣母马利亚和天神普罗米修斯等。他的这种独特的艺术成就被国际艺术界评价为“把视觉上和触感上的快感和益智玩具对智力的锻炼结合起来了”。

更多推荐

结构,玩具,榫卯,戏法,形状,木头,东西,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