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xxxxxxxxxxx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设计图纸;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DB13(J)35-2002);
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序号
项 目
内 容
1
工程名称
2
工程地址
3
建设单位
4
设计单位
5
监理单位
6
施工单位
7
建筑功能
8
建筑面积
9
结构形式
10
基础形式
2.2.各楼概况
工程名称
建筑面积
层数
建筑高度
1#楼
7887.93㎡
地上5层
19.7m
2#楼
3974.5㎡
局部底下1层、地上4层
17.05m
车库
1381.08㎡
地下1层
5.7m
热交换站
235.29㎡
地下1层
4.3m
三、材料要求
1、填充墙使用材料如下表
2、墙体拉结筋HPB300φ6,构造柱、过梁钢筋HRB400Ф10、HRB400Ф12,箍筋φ6。
3、植筋结构胶。
四、主要机具
大铲、刨锛、瓦刀、托线板、线坠、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笤帚等
五、作业条件
1、填充墙施工前,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毕,并经过主体验收,拉结钢筋已按要求植筋完成,并经过隐蔽验收,楼、地面基层水泥浮浆及施工垃圾清理干净。
2、弹出的轴线、墙线、门窗洞口线经复合无误后办完预检手续,测量出统一的控制标高。
3、皮数杆制作完毕,办完预检。
4、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砌筑前1d应将加气混凝土砌块及与原结构相接处,洒水湿润,以保证砌体良好粘结。
5、砂浆内墙采用M5干混砂浆,外墙采用Ma5专用砌筑砂浆。                                           
6、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墙,经项目部会同甲方、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六.操作工艺
1、砌筑的工艺流程:
设置构造柱、过梁(圈梁)、拉结筋→基层处理 → 浇水润湿 → 基底找平 → 测量放线→排砖撂底 → 立皮数杆  →排列砌块→拉线 →墙底应砌150-200mm高实心页岩砖配块砖,或现浇混凝土坎台→砌筑加气砼砌块→验收 →水、电配合进行管线连接。
1.1砌筑前根据砌筑墙体尺寸加工制作构造柱、过梁拉筋、拉结筋;将楼地面清理干净,洒水润湿。施工构造柱、过梁拉筋、拉结筋时使用建筑结构胶及固化剂进行植筋:
1.1.1植筋工艺流程:清理→弹线→定位→选择机具→设备安装→钻孔→清理孔洞→灌胶→植筋→固化。
1.1.2施工要点
1.1.2.1混凝土结合面清理:将需要植筋的混凝土原结构表面清理干净。
1.1.2.2定位:对需要植筋的地方弹线定位,并标明所植钢筋直径、深度,按已定好的孔位进行机械钻孔。
1.1.2.3钻机钻孔:植筋锚固长度根据结构胶的种类、钢筋直径的不同而不同,根据设计要求,不同规格钢筋的植筋的锚固长度及孔径如下表所示。钻孔深度经施工队自检合格并经项目技术员、质检验收通过后报请甲方、监理进行检查。
不同钢筋直径的钻孔直径及钢筋植入深度
钢筋直径(mm)
钻孔直径(mm)
钢筋植入深度(mm)
φ6
10
80
φ8
12
100
φ10
14
100
Φ12
16
120
1.1.2.4孔壁表面处理:对验完的孔用刷子刷出灰尘并用高压风机将孔内灰渣清理干净。
1.1.2.5灌胶:用注射器从底部向上注胶。
1.1.2.6植筋:将结构胶灌入孔内,注入深度一般为孔深的2/3,然后将钢筋插入孔内,按一定方向旋转钢筋十几圈插入,使钢筋与结构胶、混凝土孔壁粘接密实。待结构胶完全固化,清理干净经项目技术、质检验收合格后报请甲方、监理进行检查,经甲方、监理认可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1.2.8固化:植入钢筋后留有足够的时间让结构胶固化,待结构胶完全固化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1.2.9质量检验与试验:结构胶: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符合设计要求,适合现场温度和湿度。
1.2根据墙面尺寸,排砖撂底,要求组砌合理,便于操作。
2、填充墙的要求
2.1填充墙应沿框架柱、钢筋砼墙每各600mm设置2φ6拉筋(墙厚大于250mm时配置3根直
径6mm),拉筋沿墙全长贯通,填充墙砌至板、梁底附近后,内墙应待砌体沉实后再用C20干硬性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实,有关做法按《12SG614-1》进行,外墙有关做法按《J16J157》进行。
2.2墙长超过5m或层高2倍时墙体中间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的截面为墙宽×200,纵筋4C12,箍筋φ6@200。
2.3除图中已示以外在墙转角处、丁字墙交接处、一字墙的末端处及楼梯间四角无框架柱时设构造柱,构造柱的截面为墙宽×200,纵筋4C10,箍筋φ6@200。
2.4内墙除图中已示意外,当洞口宽度大于2.1m,且垛宽大于1m时在洞口两侧设构造柱,构造柱的截面为墙宽×200,纵筋4C12,箍筋φ6@200。
2.5外墙对于有洞口的砌块填充墙,当门洞口宽度≥2.1m时,应在洞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此外,所有宽度<2.1m的洞口,应在洞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柱。
2.6外墙当填充墙尽端至洞口边距离<240mm时,宜设置混凝土门窗框。
2.7墙高度超过4m时,在墙体半高处或门洞口上端(或窗口下端)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外墙系梁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2.8构造柱、水平系梁纵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全部纵筋可在同一连接区段搭接,钢筋搭接长度大于等于50d。
2.9墙体拉结筋的连接: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5d且不小于400mm。
3热桥处理
    3.1薄块施工
3.1.1热桥部位薄块优先选用与混凝土结构同时施工的施工工艺。
3.1.2薄块粘贴施工应在热桥部位的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前应根据建筑实际尺寸进行排块设计和划线分格;阴阳角及其它必要处应挂出垂直基准控制线和弹出水平控制基线,以控制粘贴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更多推荐

钢筋,混凝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