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班级主题墙设计小议
作者:张林 彭妹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31期
作者:张林 彭妹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31期
摘 要 幼儿园主题墙是幼儿园教育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更好地设计主题墙,发挥主题墙的教育作用是幼儿教育中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主题墙 班级主题墙 主题墙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1 幼儿园班级主题墙设计的理论基础
1.1教育学理论
在徐卓娅的《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将活动室的设置、装饰等归属于隐形课程中,隐形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
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主题墙作为一种隐形课程,本身蕴含的价值观念、知识内涵、技能指导、生活示范等这些教育教学资源,使得幼儿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发展。
1.2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是通过儿童主体的认知结构与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儿童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认知、习得社会性行为,使得认知结构得到不断的发展。主题墙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在与主题墙的互动中,同化和吸收着丰富的教育内容,从而建构自己认知的体系。
行为主义理论家华生认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在不断地适应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人的行为特征也是取决于环境的,人格是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华生还认为“彻底改变人格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改变个体的环境来重塑个体,用此方法使新的习惯加以形成。他们改变环境越彻底,人格也就改变得越多。”
2 幼儿园班级主题墙设计的原则
2.1明确教育目标,体现价值
根据勒温对“个体心理环境”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幼儿对环境的选择,往往表现出较低的目的性水平,乃至带有盲目性,这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有价值、有教育意义的优良环境,避免盲目的、无教育意义的环境给幼儿的成长带来危害。因此,在主题墙设计中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年龄目标、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使每面主题墙设计都蕴含有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这些内涵丰富、目标明确、具有价值的主题墙设计会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满足其发展需求。
更多推荐
环境,主题,教育,幼儿,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