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纸 贵
羌绣是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它是羌族特有的一种刺绣方
式,图案精美,颜色艳丽,与羌
族人民质朴、善良的优秀品质相
得益彰。本文以四川阿坝藏族羌
族自治州——理县增头村村民、
著名羌绣传承人潘云兰的作品为
例,分析了羌族最常见的几种刺
绣技法。
羌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散落在西部的一
颗璀璨明珠,主要分布在我国四
川省境内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以茂县、理县、汶川、黑水为代表,
另外分布在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
治县、平武县,少部分集中在甘
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和贵州省
铜仁市的江口县和石阡县。羌族
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大多
起皱。第一层可以适当宽一些,
因为第二层的长针需要搭在第一
层的中间,也就是第一层留的空
隙里,短一针长一针,短短长长,
就造就了羌族最常用的掺针绣。
此绣法无论有多少层次,线与线、
针迹与针迹都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过渡的色彩越多,立体感越强。
只要把握好色线的运用,就可以
使纹样的色彩达到由浅入深或由
深入浅的自然过渡。
二、扭针绣
扭针绣又叫“滚针绣”“曲
针绣”“牵针绣”“缠针绣”。
其结构是针针相靠,紧密结合,
绣线形成的图案如绳索。起针的
第一针还是以藏头开始,把线头
藏起来,第一针起好后,第二针
是在第一针的中间起针,绣一个
和第一针等长的线,依次循环一
直这样顺着图案的纹样线走,转
弯处要使用固定针使线条均匀流
畅。扭针,顾名思义,就是利用
短针的穿插将图案轮廓绣得精美。
这种刺绣方法不仅适合各种图案
的轮廓,还适合绣一些线条型的
图案,如植物的枝干、枝条和叶
脉等。
三、扣针绣
扣针秀和机器的织法是一样
的,进二分之一退二分之一,起
针藏好线头后,线头的位置刚好
在第一针的中间,第二针起针的位
置紧挨着第一针,扣针绣的每一
针都必须是等长的,不能又长又
短,绣出来的线条微微有颗粒的□
数生活在高山或半山上,他们称
自己的寨子为上寨、中寨和下寨,
下寨就是靠着马路或者城镇,与
其他民族混居,中寨就是在山的
中间,上寨基本上都在山顶,放
眼望去全是蓝天白云,美不胜收。
这个神秘而温婉的民族吸引着世
界各地人们前来参观,除了羌寨,
还有他们独特的民族服饰。下面
就来谈谈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羌绣。
羌绣,顾名思义就是羌族人
特有的刺绣方式,与蜀绣、苏绣
等在历史上完全没有交集。这种
刺绣自成一脉,它是羌族妇女都
会的一门技法,她们在田间劳作
的空隙时间里就能很快地完成,
她们坐在田埂旁的石头上,埋头
穿针引线,一段段历史就这样在
循环的动作里被记录、被延续。
羌绣有非常多的绣法,这里将讲
述几种最常见的绣法。
一、掺针绣
掺针绣也叫直针绣。羌绣刺
绣线头永远都是在正面,不是在
反面,反面看不到一点线头,起
针需要留点线头,下针需用指甲
顶着线头,随着线条的拉动,将
线头卷起来藏在里面,这就是羌
绣里面的藏线。掺针绣是利用刺
绣有长有短的绣法,留出渐变空
间,一针长,一针短,短针可以
一样长,但是长针必须是长短不
一的。刺绣过程中,拉线时不能
一口气全部拉起来,需要慢慢地
拉,否则线条在这个过程中就会

更多推荐

线头,图案,线条,理县,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