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出让土地是什么意思
国有出让土地指的是经县级以上的政府依法审批,在约定时间内把土地让予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土地使用者需向国家缴纳一定的出让费用。简单说就是国家将地卖给个人,在约定期间享受土地权益。正常工业出让为40-50年,商住出让为70-80年。如今土地政策变动比较大,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问题,那么国有出让土地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一、国有出让土地是什么意思
国有出让土地指的是经县级以上的政府依法审批,在约定时间内把土地让予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土地使用者需向国家缴纳一定的出让费用。简单说就是国家将地卖给个人,在约定期间享受土地权益。正常工业出让为40-50年,商住出让为70-80年。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有几种
1、协议出让
出让方与受让方协商达成一致后向政府提出用地申请,经批准后,由双方共同协商地价、使用年限、付款方式等。协商达成一致,即可签署合同,出让方按合同约定让出土地使用权,并办理登记手续。
2、招标出让
通过招标、投标等方式把土地使用权出让,并且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书面投标的方式,投标者竞投土地使用权,在定标之后,双方签约,出让方出让土地使用权。
3、拍卖出让
拍卖出让主要遵守“价高者得”的原则,指在众多的买方中,选择最高报价者为受让方,确定为土地使用权者,并与之签订合同。这类出让方式一般用于商业用地、住宅楼、娱乐设施等用地。
文章结语:上文为大家介绍了国有出让土地是什么意思,以及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合同期内,双方当事人都应全面并且诚信地履行合同义务。如需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资讯平台。后续将为大家介绍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推荐
国有出让土地是什么意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