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降水井布置
1.1 基坑涌水量计算
参考相关文献及规范,疏干井计算如下:
①基坑潜水涌水量估算:
式中:―基坑涌水量(潜水含水层涌水量,m³);
―疏干含水层的给水度;
―基坑开挖面积;
―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时的疏干含水层中平均水位降深;
基坑第一承压水涌水量估算:
计算的基坑总疏干涌水量为6186m3 。
1.2 基坑降水系统布置
坑内疏干井数量按下式确定:
n =A/a井
A-基坑需疏干面积(M2)
a井-单井有效疏干面积(M2)
本次计算单井有效疏干面积a井取250M2,基坑总面积为4500 M2。
根据计算需布置18口疏干井,另外需考虑1.1安全系数另外设置2口备用井,因此主体基坑共布置20口疏干井,疏干井单井总涌水量为309m3。其中端头井各2口,井深端头井24m材质为钢管,标准段16口,井深23m,其中8口材质选用钢管,8口材质选用无砂水泥管,钢管井与水泥管井间隔布置。疏干井设置目的为疏干基坑开挖面以上土体含水量,保证基
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稳定,便于开挖机械和人工施工,此外基坑疏干井设置的另一目的为降低第一承压水水头,减小由于围护结构渗漏等原因所导致的基底第一承压水的突涌风险。基坑开挖前20天集中启动坑内疏干井,将坑内潜水水位降至基坑开挖面以下1m的位置。
由于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5m,基坑开挖施工时间较长,如果一次性将疏干井水位降至基底以下1m,会导致长时间大量的抽取地下水,对周边环境引起影响同时做很多无用功。因此疏干降水过程中执行分层降水,即基坑疏干井降水分两个降深,第一个降深为将基坑内水位控制在-8m,第二个降深为将基坑内水位控制在基底以下1m。
基坑开挖降水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对降水引起的周边沉降有更准确的掌握和控制,需要在坑外设置一定数量的观测井,观测井的另一作用就是在基坑发生围护结构渗漏时的抢险备用井。坑外观测井的设置原则为分层,针对不同含水层单独设置,因此在坑外共布置8口第一承压含水层观测井。
所有钢管降水井成井施工过程,下井管为了保证井管的垂直度以及保证不会贴近孔壁,需要在井管壁上添加扶正器,针对30m以内的降水井只在顶部和底部添加两组扶正器(每组需有四块组成),针对深度超过30m的降水井需要在井管中部多添加一组扶正器。
基坑疏干井,减压备用井以及坑外观测井平面布置见下图。
图5-1 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1.3 疏干井结构
本次降水设计,疏干井选用两种不同材质。其中两端头井各设置2口疏干井,材质选用直径为273mm,壁厚为4mm的钢管,深度24m。基坑标准段设置16口疏干井,井深23m,其中8口材质选用273mm,壁厚为4mm的钢管,钢管井为3m一根钢管焊接在一起,钢管井对应滤水管位置包2层标准40~60目纱网,阻止图层中粉细砂通过滤水孔流入井内,造成淤井现象发生。另外8口选用直径为400mm的无砂水泥管,无砂水泥管为90cm一根,通过铁丝和竹片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钢管井井孔为650mm,回填滤料自地面以下2m至井底,
滤料以上2m采用粘土封孔,无砂水泥管疏干井井孔为750mm,回填滤料自地面至井底位置。疏干井应在基坑开挖前20天进行全面抽水,保证基坑开挖前水位控制在对应开挖深度以下1m左右。疏干井运行拟采用流量为3m2/h,扬程30m功率为1.1KW的潜水泵进行疏干降水。疏干井井结构如图5-2所示:
图5-2 疏干井结构图
1.4 观察井结构
根据上述降水系统布置,基坑外共布置8口第一承压含水层减压井,井底进入第一承压含水层一定深度,材质选用273mm,壁厚为4mm的钢管,井深23m,滤管设置根据第一承压含水层厚度设置为4m,自井底以上6m范围内用砾料充填,砾料以上5m范围选用优质粘土球进行封孔处理,优质粘土以上至自然地面选用一般粘土进行充填。另外,针对天泰公寓和联谊里住宅楼各布置3口坑外浅层观测井,共6口,井深15m。观察井井结构如图5-3所示:
图5-3 坑外观测井结构图
此外上述所提到的所有井回填砾料均为0.2~0.3mm不含粉末的优质砾料,回填砾料环状间隙厚度不小于150mm;不管是优质粘土封孔还是一般粘土均要求充填密实。
根据前述基坑开挖的深度情况,充分参考地质资料,特别制定了上述降水方案。结合上述计算分析结果,本工程降水经优化设计后,各部分布井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5-1 各部分布井情况如下表所示:
井类型 | 基坑区域 | 井类型编号 | 数量(口) | 孔径(mm) | 井径(mm) | 井深(m) |
疏干井 | 主体基坑 | S1~S2,S19~20 | 4 | 650 | 273 | 24 |
疏干井 | 主体基坑 | S3、S5、S7、S9、S11、S13、S15、 S17 | 8 | 650 | 273 | 23 |
疏干井 | 主体基坑 | S4、S6、S8、S10、S12、S14、S16、 S18 | 8 | 750 | 400 | 23 |
坑外第一微承压 含水层观测井 | 主体基坑 | SG1~SG8 | 8 | 650 | 273 | 23 |
坑外潜水观测井 | 主体基坑 | G1~G6 | 6 | 750 | 400 | 15 |
更多推荐
基坑,降水,开挖,设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