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 清洁生产分析
7.1 清洁生产的意义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从源头削减的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它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1)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2)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加工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安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3)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实行清洁生产可实现合理利用资源,减缓资源的枯竭,节水、节能、省料,并且在生产过程
中,消减甚至消除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生产和产品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减少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7.2工程清洁生产分析
7.2.1工程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评价选取白酒制造业清洁生产标准进行类比分析。针对本项目的主要生产特点,结合我国白酒行业目前的整体技术经济条件,清洁生产分析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类。本次工程完成后,比对《白酒制造业清洁生产技术标准》(HJ/T402-2007),对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述。
7.2.2白酒制造业清洁生产技术指标见表7-1。
表7-1 白酒制造业清洁生产技术指标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 一级 | 二级 (评价要求) | 三级 | |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 ||||
设备完好率(%) | 100 | ≥98 | ≥96 | |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 ||||
1.原辅材料的选择 | 白酒生产用的原辅材料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损害,并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没有负面影响。原料的淀粉含量、水分含量、杂质含量应有严格控制指标 | |||
2.电耗/ (kWh/kl) ≤ | 浓香型 | 50 | 60 | 80 |
3.取水量 /(t/kl) ≤ | 浓香型 | 25 | 30 | 35 |
4.煤耗(标煤)/(kg/kl) ≤ | 浓香型 | 1200 | 1500 | 2000 |
5.综合能耗 /(标煤) (kg/kl) ≤ | 浓香型 | 1300 | 1800 | 2200 |
6.淀粉出酒率 /(%) ≥ | 浓香型 | 45 | 42 | 38 |
7.冷却水循环利用率/(%) ≥ | 90 | 80 | 70 | |
三、产品指标 | ||||
1.运输、包装、装卸 | 白酒容器的设计便于回收利用、外包装材料应坚固耐用、利于回收再用或易降解 | |||
2.产品发展方向 | 提高白酒的优级品率;通过传统白酒产业的技术革新,逐渐提高粮食利用率,降低各类消耗 | |||
四、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 ||||
1.废水产生量 /(m3/kl) ≤ | 浓香型 | 20 | 24 | 30 |
2.COD产生量 /(kg/kl) ≤ | 浓香型 | 100 | 120 | 150 |
3.BOD产生量 /(kg/kl) ≤ | 浓香型 | 50 | 65 | 80 |
4.固态酒糟 /(t/kl) ≤ | 浓香型 | 6 | 7 | 8 |
五、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 ||||
1.黄浆水 | 全部资源化利用 | 50%资源化利用 | 全部达标排放 | |
2.锅底水 | 全部资源化利用 | 50%资源化利用 | 全部达标排放 | |
3.固态酒糟 | 企业资源化加工处理 (加工成饲料或更高 附加值的产品) | 全部回收并利用(直接做饲料等) | 全部无害化处理 | |
4.炉渣 | 全部综合利用 | |||
六、环境管理要求 | ||||
1.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 |||
2.废物处理处置 | 对酒糟、黄浆水和锅底水进行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 |||
3.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 按照 GB/T24001 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 | 建立了环境管理制度,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齐备 | 环境管理制度、原 始记录及统计数据基本齐备 | |
建立了原材料质检和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对各生产车间规定了严格的耗水、耗能、污染物产生指标和考核办法,人流、物流、易燃品存放区有明显的标识,对跑冒滴漏有严格的控制措施 | ||||
4.相关方环境管理 | 购买有资质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对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包装和运输等环节施加影响 | |||
备注:取水量:此处新鲜水量不包括非生产用水;
综合能耗:每千升白酒的综合能耗按照其实际发热量折算;
淀粉出酒率:淀粉量含在5%以上的原料的淀粉均计算在内;
废水产生量:仅指白酒生产工程中产生的废水,不包括非生产废水;
COD产生量:指白酒生产过程产生废水中COD量,其浓度为废水在进入废水处理车间之前COD的测定值;
7.2.3项目清洁生产指标分析
本项目年产60% vol白酒500t,折算成65%vol原酒457t。
7.2.6.1能源资源利用分析
通过表指标和项目工艺分析:
(1)原辅材料的选择:本项目原材料采用高粱、大米、小麦、玉米等做为主原料,对人体
健康没有任何损害,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
(2)电耗:耗电量包括基本生产用电和辅助用电。项目耗电量为2500kWh,经计算项目电耗为50kWh/kl。
(3)取水量:项目生产年用水量为16400t,经计算取水量为26t/kl;
(4)煤耗:项目煤量663t/a,经计算为煤耗为1.33t/kl;
(5)综合能耗:每千升白酒的综合耗能按《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计算。经计算得出综合能耗为1036kg/kl。
(6)淀粉出酒率:淀粉出酒率是考核原料中主要有效成分利用率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示每吨淀粉产生白酒的千升数。经计算淀粉出酒率为45.2%。
(7)冷却水的循环利用率,项目冷却水新鲜水量为43200m3/a,冷却水循环使用量为38880m3/a,经计算项目废水综合利用率为90%。
7.2.6.2污染物产生及回收利用
经对项目工艺的分析,项目原酒生产过程中,废水产生量为14m3/kl,COD产生量为80.8kg/kl,BOD产生量为48.1kg/kl,项目酒糟产生量约为7t/kl。
项目对于废水的治理方面提出很多措施,根据清洁生产原理,从工艺上进行改进,从源头上减少对黄浆水(发酵废水)和锅底水(蒸馏废水)的产生量,黄浆水回用于蒸锅蒸酒;锅底水每蒸馏3次排放1次(回用率67%),然后经水解酸化+UASB+接触氧化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排放。
生产设备的冷却水,用水量大,经收集后流入循环水池,一经冷却后,重新做为冷却水利用。
项目产生的酒糟,外卖至饲料厂进行综合利用。
工程拟采取的清洁生产方案及指标等级见表7-2。
表7-2 工程拟采取的清洁生产指标
指标 | 工程拟采取清洁生产指标 | 标准 | 技术指标等级 |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
一、 工艺装备要求 设备完好率(%) | 100 | 100 | ≥98 | ≥96 | 一级 | ||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 |||||||
1.原辅材料的选择 | 白酒生产用的原辅材料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损害,并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没有负面影响。原料的淀粉含量、水分含量、杂质含量应有严格控制指标 | / | |||||
2.电耗 / (kWh/kl) ≤ | 50 | 50 | 60 | 80 | 二级 | ||
3.取水量 /(t/kl) ≤ | 26 | 25 | 30 | 35 | 二级 | ||
4.煤耗(标煤) /(kg/kl) ≤ | 330 | 1200 | 1500 | 2000 | 二级 | ||
5.综合能耗 /(标煤) (kg/kl) ≤ | 36 | 1300 | 1800 | 2200 | 一级 | ||
6.淀粉出酒率 /(%) ≥ | 45.2 | 45 | 42 | 38 | 一级 | ||
7.冷却水循环利用率/(%) ≥ | 90 | 90 | 80 | 70 | 一级 | ||
三、产品指标 | |||||||
1.运输、包装、装卸 | 白酒容器的设计便于回收利用、外包装材料应坚固耐用、利于回收再用或易降解 | / | |||||
2.产品发展方向 | 提高白酒的优级品率;通过传统白酒产业的技术革新,逐渐提高粮食利用率,降低各类消耗 | / | |||||
四、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 |||||||
1.废水产生量 /(m3/kl)≤ | 14 | 20 | 24 | 30 | 一级 | ||
2.COD产生量 /(kg/kl) ≤ | 80.8 | 100 | 120 | 150 | 一级 | ||
3.BOD产生量 /(kg/kl) ≤ | 48.1 | 50 | 65 | 80 | 一级 | ||
4.固态酒糟/(t/kl) ≤ | 7 | 6 | 7 | 8 | 二级 | ||
五、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 |||||||
更多推荐
生产,指标,环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