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
国内刊号 C N 61-1499/C 2020年07月(下)
丝路教育陈海燕(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8)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研究
——以《办公室与展示空间设计》课程为例
摘 要:近年来,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品格、德行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办公室与展示空间设计课程为例,探索了将思政教育融入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途径,以期为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办公室;展示空间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除了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外,还要形成价值引领,落实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才的建设使命,强调培养大学生爱国爱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帮助学生建立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三观。“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播,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功能,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环境设计专业的《办公室与展示空间设计》课程,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环节中,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提出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可行性方案。
一、《办公室与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概述
《办公室与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专业
收稿日期:2020-06-19
室,实地调研东阳竹编的优秀作品及编制过程,真实地感知东方民间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与域外竹编艺术的区别,体会竹编艺人在传承非遗文化中的坚守与创
新。
3.注重创意教学。由于竹编技艺有一定难度,非进行一段课程的学习就能掌握所有的编织技巧,尤其是模仿传统器物的编织。因此,面对留学生,在教学中需要适当弱化竹编技艺的学习,而是发挥留学
生们创新创意的思维以及不同文化语境中成长起来的另类审美情趣,注重竹编艺术教学
的创意体验,使得学生能以东方的竹材创造出属于自己文化符号的艺术作品,从而使得竹编艺术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具有创造力。
4.注重交流与展示。课程中举办阶段作品展与课程结束作
品展,将有效地调动学员们的热情,在作品的交流与观摩中,
大家互相借鉴学习,共同提高。其次,邀请专家与竹木设计师与学生们一起召开作品观摩沙龙,进行
作品的评价与分析,同时将优秀作品制作成册进行宣传,这样不但有效地促进了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拓展,也吸引了企业对优秀作品进行成果转化。
四、结语
一带一路背景下面向留学生开设的竹编艺术课程,将系统梳理和研究东阳竹编的艺术特色及编制技巧,横向对比世界各地竹编工艺特点,结合留学生所在国家或地区自身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将中国传统竹编工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域与文化属性融合,最终实现传承、创新与文化交流功能。
参考文献:
[1]葛晶、李英军.“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教学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6):91-92
通讯作者:
汪秀霞(1973--)女,甘肃天水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
作者简介:
陈媛(1986--)女,重庆合川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图2 东阳竹编传统纹样之二
课程之一,主要介绍办公室与展示空间设计工程的程序计划,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个人及团体制作的安排,对办公室与展示空间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和效果图绘制等课程实践,使学生掌握此类空间设计必备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体精神,通过具备一定的空间设计创作、表现和沟通表达能力及从事环境设计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质,以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本课程以“专业课程为主,思政课程为辅”的为新的教学体系,围绕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职业素养等方面,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具体主要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认知方面,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环境设计理念的同时,了解历史背景、传统文化等,并在设计实践中将传统文化和艺术完美体现;情感方面,主要通过课程实践中的隐形思政教育,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行为方面,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绿色环保、遵纪守法等意识。
二、《办公室与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就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知识、经验或活动过程中。根据开设的课程的特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职业素养、工匠精神、革命传统教育等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
更多推荐
课程,学生,教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