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贴画粽子中班教案
教案名称:撕贴画粽子
教学对象:中班幼儿
教学目标:
1. 了解端午节习俗,知道粽子的由来和制作过程。
2. 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 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和物品。
2. 彩色纸、剪刀、胶水和粘贴胶。
3. 粽叶、棕绳和糯米等相关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导幼儿了解粽子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2. 演示制作粽子(10分钟)
老师向幼儿展示粽子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到粽子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3. 撕贴画制作(30分钟)
(1)让幼儿用彩色纸剪成粽子的形状,再用胶水粘贴在白纸上。
(2)再用彩色纸剪成粽子的馅料,如猪肉、豆沙等,粘贴在粽子上。
(3)最后用剪刀剪出粽叶和棕绳等细节部分,完成整个撕贴画。
4. 游戏互动(10分钟)
让幼儿轮流描述自己制作的粽子,让其他幼儿猜测其中隐藏的小细节。
5. 教学总结(5分钟)
回顾整个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端午节和粽子的认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了解了端午节和粽子的相关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和卫生问题,如避免剪刀等利器对幼儿造成伤害,保持教室环境整洁等。此外,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将幼儿的作品集中展示,让幼儿们分享彼此的创意和成果。教案内容:
教学主题:撕贴画粽子
适用年龄:中班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由来;
2.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活动促进孩子们的感官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教学准备:
1.彩纸、颜料、毛笔、剪刀、胶水、粘贴纸;
2.粽子的图片。
教学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由来,引导幼儿认识粽子。
2.老师向孩子们展示粽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形状、颜色和质地等特点。
3.让孩子们用颜料和毛笔画出粽子的颜色。
4.在彩纸上画出粽子的形状并剪下来,然后让孩子们把粽子的图片贴在彩纸上。
5.把胶水涂在粽子的外侧,让孩子们用颜色相同的粘贴纸把粽子撕成小块贴在粽子上,制作出撕贴画粽子。
6.让孩子们在粽子的四周贴上叶子和五彩缤纷的彩带,制作出自己的粽子。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在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通过手工制作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对颜色和质地的认识、剪纸和撕贴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精细动作和感官发展。同时,通过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粽子,也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分享。

更多推荐

粽子,幼儿,制作,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