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Investigation深度调查真
售形式存在五大隐患,对开发商
和购房者都具有很大风险,一定
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一旦项目
运作的某一环节出问题,导致资
金链断裂,开发商容易滑如非法
融资的深渊,对购房者则造成巨
额损失。
售后包租等销售形式存在很
大的风险隐患,一是可能存在欺
诈,开发商在以所开发的商品房
屋为担保取得银行贷款的同时,
向购房者销售该项目,有的甚至
是携款逃匿;二是开发商融资或
变相融资后,将资金挪用到别的项目上,一旦项目运作的某一环节出问题,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三是项目建成后经营不善,无法达到预期的收益水平,没有现金流兑付;四是所购商品房屋位置不确定,无法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五是往往涉及复杂的权利关系,易引发债权债务纠纷等。
据了解,一些城市以售后包租方式销售的项目,因上述原因,已经无法兑现销售时的承诺,引发过纠纷。
业内人士建议广大消费者,切勿瞄准高收益率,听信一些片面的误导性宣传,盲目跟风以售后包租方式投资于房地产。要正确甄别相关的宣传信息,做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对市场变化、所投资项目的收益能力及投资面临的潜在风险要有客观、理性的判断,建议最好借助房地产、法律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力量,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文/程省
进入10月以来,京津冀及
其周边地区再度被雾霾
笼罩。虽然中央和地方
治理大气污染力度在不断加大,但
这种复杂的结构性污染不是短时
期就能消除的,所以,做好个人防
护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保护措
施。
根据多家电商平台提供的数
据显示,口罩产品成交量和空气净
化器产品的需求量有明显上升趋
势。但令人担心的是,雾霾防护产
品的行业准入门槛低、产品良莠不
齐,消费者在选择时无所适从。那
么,如何才能让消费者用上放心的
防霾产品呢?无疑,防护型口罩及
空气净化器等相关产品的国家标
准尽快出台,成为公众心之所系。
空气净化器主要性能
指标宣传混乱
雾霾天不出门,家里空气质量
的好坏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那
么,选购了空气净化器是否就真的
起到空气净化效果了呢?有消费者
就表示“即使买了空气净化器心里
也没底,只能买来后再看效果。”
近日,中国质量万里行工作人
员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区几家大型
家电卖场,家电卖场大都将空气
净化器放在一进门的明显位置,销
售人员介绍说“现在,空气净化器
是最热销的家电产品之一。”
“您选购净化器吗?多大房子
用?打算选什么价位的?”刚一进
门,销售人员就迎上来问道。但是
转了一圈后,工作人员发现在售的
很多净化器,很难找到净化器适
用面积的直观说明。于是,向销售
人员咨询“30平方米房间内使用”
的空气净化器,一名销售人员推荐
了几款净化器说,“您就看喜欢哪
个外观就可以选了”。
销售人员推荐的产品从1000
~4000多元不等,有几款产品上
标有“P
M2.5空气污染颗粒去雾霾防护产品尚待规范 呼唤新国标出台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4年12月
50
Deep Investigation 深度调查
除率99%”。当询问这几款标有“P M2.5空气污染颗粒去除率99%”的产品,在性能上有何差别时,销售人员说“差不多,都能去除99%”。
工作人员在翻阅几款空气净化器宣传页后发现,标称“净化P M2.5效果达到99%”的产品都会在页面最下方标注一行字体很小的说明。在这个说明中,各品牌的测试方法并不相同:某品牌净化器标明,特定实验室(体积30立方米,温度23~26摄氏度,湿度45~55%RH)环境下,初始浓度为(5.0正负0.
5)毫克每立方米,去除率随开机时间递增,最高值可达99%以上;某品牌标明在与前一品牌同等试验环境下,开机60分钟后测得去除率99%;某品牌标明“30立方米舱,70分钟”去除率99.18%。
权威试验
空气净化器性能差别大
2014年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对25款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空气净化器进行比较试验。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副主任皮小林介绍,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从北京、天津两市的家电卖场、大型商场、超市及电子商城等销售渠道购买了25款空气净化器样品,样品涉及18个品牌(国产品牌3个,国外品牌15个),分别是:室内净化器样品21款,价格从1499元到18700元不等;车用净化器样品4款,购买价格从每台599元~1780元不等。
消费者协会进行的比较试验
涉及消费者购买、使用、维护等环
节,得到的试验结果是:第一,有
些商家夸大产品的净化能力,21款
室内净化器样品的颗粒物净化效
能最高的样品与最低样品净化效
能相差6倍。最差的没有太多净化
效果,性价比很低。第二,净化器
样品功率标注不明确,21款样品
的功率标注没有统一的格式,有
的标注一个数值,有的标注几个数
值,还有的标注一个数值区间。第
三,后期使用成本和售后服务,21
款空气净化器样品所明示的整机
保修时间不等;空气净化器的关键
部件滤网使用寿命不同,价格相差
较大,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消
协工作人员拨打样品的售后电话、
销售电话或生产商电话,遇到某一
品牌售后电话一直无人接听的情
况。
近日,经过一个多月的测试工
作,由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
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进行的
空气净化器主要性能测评结果出
炉。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
会、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
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介
绍说,为了保证整个测评工作的公
正性,检验中心于7月23日从某电
器电子销售平台上,按照自营产品
销售量从高到低,选择了10台不同
品牌热销净化器,其中有7个国外
品牌,3个中国品牌。检测中心依据
国家空气净化器净化性能检测评
价方法,重点检测了空气净化器的
PM2.5和甲醛的净化能力。
检测显示,对净化材料的净
化寿命的宣传存在标注不统一的
问题。测试中的10台净化器,标称
寿命从3个月到3年不等。宋广生
说:“标称寿命对应每天开机1个
小时,还是每天开24小时?对此没
有办法判断。检测中心正在进行净
化器样品连续开机运转500小时的
净化寿命试验。”
商家不实宣传 引消费者误解
“最近大家讨论净化器是安
慰型产品,除P M2.5没有什么效
果。”宋广生表示,从技术角度讲,
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产品主要应
用高效过滤技术和静电吸附技
术,除PM2.5没有问题。“但是,商
家在净化效率、净化空间、净化寿
命和净化物质的种类宣传中,存在
虚假宣传、不实宣传,导致消费者
对空气净化器有些看法。”
商家使用“净化效率99%、
99.9%”这种说法是一种误导。空
气净化器的效果好与坏,取决于洁
净空气量(CADR值)。“这是一个
最关键的数据,这个值越高,净化
的效果越好。”宋广生说。
皮小林表示,“洁净空气量是
世界通用的净化器性能指标,是
空气净化器独特的、固有的性能参
数,它与测试舱体积和测试时间没
有关系。洁净空气量指空气净化器
产生“无特定污染物”的洁净空气
的速率,以立方米每小时(m3/h)
为单位,洁净空气量一定要与污染
物一一对应。净化效能是特定空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4年12月51
间特定时间内单位功率下,空气净化器产生的洁净空气量,以立方米每小时瓦为单位。消费者使用这一数值,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产品进行比较。同一台净化器,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是不一样的,洁净空气量与污染物一一对应,净化效能也与污染物一一对应。”
“净化效率”与“净化效能”仅一字之差,但前者对消费者选购产品不具太多参考意义,而净化效能却是空气净化器主要性能指标之一。
“如果不确定空间大小、时间长短,净化效率这个值没有可比性。打个比方,1立方米的空间,开机1小时净化效率达到99%的净化器,放到30平方米的空间净化效率可能只有80%。”宋广生说,“如果风量很大,净化效率也很高,实际一算CA D R值可能不到100,或者只有几十,就属于垃圾产品。”他还表示,目前企业的不实宣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内生产的品牌贴牌冒充洋品牌,另一种是国内经销商为了提高销量,宣传时给一些洋品牌加入了一些原本不具备的功能。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清洁技术研究所所长鲁建国也表示,“一些企业在宣传时只说去除效率这一性能指标,而不提洁净空气量(CADR值)这一核心指标。”
规范相关产品质量
期待新国标出台
目前,空气净化器产品种类繁多,其功能也不尽相同,产品质
量参差不齐,甚至还有假冒伪劣产
品,再加上一些宣传上的误导,消
费者误以为空气净化器无标准可
依。
鲁建国表示,《产品质量
法》、标准化法以及《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都规定,销售或生产的产
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要求,才能生产或销售。目前,空
气净化器市场的主要问题是相当
一部分制造企业法制观念不强,
缺少社会责任感,存在“捞一笔就
跑的思想”,造成产品质量差距较
大。一些空气净化器生产企业以没
有标准或标准正在制定为由,拒
不执行。
国标虽然涉及了固态颗粒物、
气态污染物等内容,但是关于净化
器性能的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
而非强制标准。空气净化器(中
国)行业联盟副秘书长陈佰会表
示,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净化器生
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依据的标准
各有不同,国标、地标、行标甚至
国外标准,造成了企业在宣传以及
检验机构检测时出现了不同方法
和内容。“企业也很困惑,主要原
因在于目前性能标准水平的滞后
和执行度较低,只能通过参考执
行国外标准或其他标准,走差异
化路线来体现自身产品的性能。但
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消费者在
理解上容易造成偏差,选购时也很
难对比选择,让人感到行业的无
序、混乱和不成熟。”
鲁建国透露,目前国标正在进
行第二次修订,主要是从标准的适
用范围、测试方法的可重复性和可
操作性、技术要求的先进性等方
面考虑。修订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标准修订后的水平可以和国际先
进水平标准相媲美。
陈佰会认为,目前新的国标制
定应注重标准的可用性,应能够
保证空气净化器产品测试的完整
性,对企业应该怎么标称,对测试
机构应采取什么方法测试提出具
体要求。
他希望新国标在修订过程中,
除了对空气净化器标称的相关性
能指标要求、测试可重复性以及可
操作性进行修订提升外,对于消
费者易懂的如“适用面积”等方面
应有所加强。
通过新国标的出台,提高空气
净化器行业和产品的准入门槛,
淘汰性能较差、粗制滥造的产品,
使空气净化器市场更加规范有
序。
宋广生和皮小林则希望,新国
标能对空气净化器去除污染物的
检测方法相关标准加以细化,以
便为消费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检
测。
据悉,《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
规范》预计年底前将公布征求意
见稿,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修订版
明年有望批准发布。重度雾霾下,
我们期待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尽
快出台,规范防护型口罩及空气净
化器产品的市场秩序,更需要企业
和消费者共同树立法律意识,有
效防霾抗霾!
Deep Investigation深度调查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4年12月
52

更多推荐

净化器,空气,产品,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