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识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柱子
前期发表的结构识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柱子,并未收录到本专栏,读者反映查找不便,特汇编为一篇文章以成系列
第一篇 独立基础识图
结构工程识图重点分五大部分:①基础、②柱(墙)、③梁、④板、⑤楼梯,其中基础又分为独立基础、桩基础、筏形基础等形式,先讲独立基础,见下图:
图1:基础平面图
【例1】 识读某建筑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
1、首先了解独立基础编号及其代表的形式,见下表:
注:设计时应注意:当独立基础截面形状为坡形时,其坡面应采用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的较缓坡度;
当采用较陡坡度时,应要求施工采用在基础顶部坡面加模板等措施,以确保独立基础的坡面浇筑成型、振捣密实。
2、图1为某建筑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平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1)该建筑基础为普通独立基础,根据选用的符号分析是坡形截面和阶形截面两种形式。图中普通独立基础有三种编号,分别为DJP01、DJP02、DJP03;阶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有一种编号,为DJJ01。每种编号的基础选择了其中一个进行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2)以DJP01为例进行识读。从标注中可以看出该基础平面尺寸为2500mm×2500mm,竖向尺寸第一阶为300mm,第二阶尺寸为300mm,基础底板总厚度为600mm。柱子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基础底板双向均配置直径12mm的HRB335级钢筋,分布间距均为150mm。各轴线编号以及定位轴线间距,图中都已标出。
第二篇 条形基础识读
1、条形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这类基础称为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一般用于多层混合结构、自建房等,如图2-1所示。
图2-1 条形基础
2、基础的构造组成
以条形基础为例,介绍一下基础的构造组成,如图2-2所示
图2-2 条形基础的构造组成
(1)地基 地基是基础下面的土层,承受由基础传递的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地基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一般对房屋进行设计之前应对地基土层进行勘察,以了解地基土层的组成、地下水位、承载力等地质情况。
(2)垫层 垫层位于基础与地基之间,将基础传来的荷载均匀地传递给地基。基础垫层材料一般采用混凝土,荷载比较小时也可采用灰土垫层。
(3)大放脚 基础底部一阶一阶扩大的部分称为大放脚。大放脚可以增加基础底部与垫层的接触面积,减少垫层上单位面积的压力。
(4)基础墙 基础顶面以上室内陆面以下的墙体称为基础墙。
(5)防潮层 为了防止水分沿基础墙上升,防止墙身受潮,通常在室内陆面以下(一般为0.060m处)设置一层防水材料,这层防水层称为防潮层。
(6)基础埋深 室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埋置深度,简称基础埋深。基础按其埋置深度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基础埋深一般不小于0.5m,埋深小于5m称为浅基础,埋深大于等于5m称为深基础。
3、识读某建筑条形基础施工平面图
【例2-1】 图2-3为某建筑条形基础平面图,绘制比例为1:100。
图2-3 某建筑条形基础平面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建筑的基础为条形基础。轴线两侧中粗实线表示基础墙,细实线表示基础底面边线,图中标注了基础宽度。以①轴线为例,墙厚370mm,基础底面宽度尺寸1300mm,基底左右边线到轴线的定位尺寸分别为710mm和590mm。
图中涂黑的表示构造柱,其编号已在图中注明,构造柱的定形、定位尺寸及配筋情况另有详图表示,图中给出了GZ1、GZ2的配筋断面图。
图中还画出了多处剖切符号,如1-1、2-2等,表明基础详图的剖切位置。
4、剖面实例解析
图2-4
图2-5
图2-4、2-5是图2-3中条形基础的三个断面图及GZ-1、GZ-2的配筋断面图,三个基础断面图分别是370墙基础断面、240墙基础断面、和1-1断面。
现以370墙断面图为例,识读基础详图。该图比例为1:20,因为它是通用详图,所以在定位轴线圆圈符号内未注编号。
该条形基础上部是砖砌的370mm厚的基础墙,在底层地面以下60mm处设有基础圈梁JQL-1,其断面尺寸为370mm×240mm,配置6根直径为12mm的HRB335级纵向钢筋和箍筋6@200。

更多推荐

基础,独立,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