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家具发展史
1 、意大利设计学派的形成
意大利现代设计学派的形成,是植根于意大利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土壤中,一步一步地积累起来的。意大利是欧洲艺术的摇篮,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是现代艺术流派诞生的温床。在20世纪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发展史中,意大利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设计风格发源地。二次大战后迅速崛起与腾飞的意大利设计学派以艺术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引领着全球的设计时尚与潮流。意大利设计的世界性影响是通过50年代诸如尼佐里(Marcello Nizzolil)、庞蒂(Gio Ponti)和科隆博(Colombo)这样的产品设计大师,奥利维蒂和卡西纳这类著名品牌公司,《多姆斯》(Domus)这样的设计类杂志、米兰三年展和米兰家具博览会这样的国际性展览会,以及各种出版物的传播树立起来的。
1945年以来,就像二战后的许多欧洲国家,意大利需要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一个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新社会。这个过程到20世纪60年代取得了成果,这被称为"意大利奇迹",这个"复苏"标志着意大利作为一个主要的经济力量重返欧洲和西方世界。当时,斯堪的那维亚的功能主义设计风格和美国有机设计风格是二战刚结束后当时世界设计潮流的主要领导者。
意大利人借鉴他们的模式来重建了自己的设计工业,这两种模式帮助意大利确定了二战后的工业设计政策。
意大利家具设计在20世纪50年代崛起,成为活跃在世界设计舞台上的两大设计学派之一,与北欧设计学派平分秋色。20世纪60和70年代的意大利家具设计遥遥领先,著名设计大师索特萨斯领导的"激进设计"在跨入80年代后,震惊了世界设计界。第四第五代意大利设计师将意大利的设计统治地位一直延续到21世纪。
1.1 意大利独特的设计哲学与设计文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意大利设计的重新崛起和成功归功于建筑设计与工业制造的紧密结合,这是意大利设计独特的成功经验。由于当时的客观原因,二战后新一代的设计师从建筑设计转向工业产品设计,建筑师与工业制造商的合作为意大利设计的世界地位奠定了基础。在意大利,同一个设计师既能设计一幢宏伟的建筑大厦,也能设计建筑空间中的一把椅子。"从一座城市到一把勺子","从法拉利跑车到通心粉式样",设计在意大利设计师心目中成为一种探讨社会、政治、生活的方式。
意大利设计既不同于商业化的美国设计也不同于传统手工艺味很浓的北欧设计,而是建筑思维、现代设计、个人风格、传统工艺、现代制造等等的综合体。意大利在全球现代设计界所占据的领导地位,是由于其在设计政策、设计研究、设计教育、工业制造、产品品牌、市场推广、设计展览、设计传播等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设计产业链。
1. 2 艺术与技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意大利优秀的艺术文化传统奠定了意大利设计起飞的坚实基础。 "善于斡旋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意大利设计师们懂得如何来继承发扬祖先的遗产,如何恰当地处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为潮流所左右,也不为传统所束缚。由于他们能将实用主义和技术知识与坚实的古典文化相结合,从而使他们的设计从战后至今都打上了自己的烙印,表达了一种充满想象和个性的设计文化,富于人性和诗意的价值。尽管意大利人步入现代工业国家的愿望是那么急切和强烈,但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是谁。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他们一方面引进现代批量生产方式,一方面又尊重传统工艺。正是由于他们能坚持民族特色,才使意大利成为首屈一指的设计力量。
设计无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意大利设计不仅表现在善于处理过去和未来的关系,还表
现在能赶上技术进步、新材料发现和新机器发明的步伐。意大利设计师引以自豪的是他们能与工业界保持密切的关系,并能将革新融人他们的设计。设计师的职业化,高度的审美敏感性,超常的空间层次感,对材料价值的重视,环境形象的连贯知觉,以及杰出悠久的工艺和技术传统,构成了与众不同的意大利设计。
1.3 意大利现代设计的"中心地区辐射现象"
意大利设计的诞生和发展具有某种"中心地区辐射现象"。出于地理、经济和历史的某些原因,大部分与现代设计艺术相连的设计和生产力量聚集在米兰地区,使米兰成为一个现代设计文化中心。这种人才和生产的集中化开始只限于意大利,后影响到欧洲其他地区甚至全世界。米兰城犹如一块磁铁,自30年代起吸引了国内的优秀人才,50年代起,国外的优秀人才又接踵而至。出于它的市场中心位置,出版和展览的便利,以及十分有利的文化气氛,米兰被来自瑞士、荷兰、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设计师视为理想的设计天堂。地处工业腹地的米兰,也是一个活泼的意大利民族文化产品创造地。从其生产力和创造力来说,米兰是意大利的经济首都。正是依靠这种天时地利人杰的因素,意大利现代设计从米兰辐射到全国,又从国内渗透到国外。大部分意大利现代设计成为"出口"的设计。意大利的现代
设计及其历史与米兰这座城市如此密切相关,因此米兰设计可成为意大利现代设计的代名词,米兰也成为当今世界的设计首府。
1.4 设计明星崇拜与设计杂志推广
意大利设计学派的另一个组成要素是强烈的设计明星崇拜。在意大利设计学派中则不仅群星璀璨,而且众星拱月。意大利人学会了把"设计明星效应"当作是设计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有意识创造和利用设计师来为他们的产品开发新形式,而且还作为一种赋予批量生对于办公家具制造企业而言,专业化生产因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应成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办公桌与文件柜的制造工艺不是没有相同之处,而是不尽相同,按文件柜结构所建立的生产线可以同时生产办公桌,但不是最具生产效率的。这两种家具与办公椅相比,则其制造工艺就可能完全不同了。因此,许多工厂在发展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将相似工艺的产品合到了一起,在生产上的这种做法是自然的,尽管不一定最妥贴,但也有许多优势。 在销售中不知不觉也按“专业|化”这种逻辑运作,对加工型企业来讲这没什么不好,但对于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的品牌企业就是本末倒置了。因为对消费者的内在需求不了解,所以业务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向市场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不是以工厂而是以市场为出发
点,这个道理似乎大家都懂,但操作中经常是糊涂的,根据目前国内办公家具企业的产品结构不难看到这一点。有些企业的产品品种看起来好像也挺齐全的,什么办公桌、文件柜、办公椅、会议台等都有,甚至还有屏风隔断。那是不是够了呢?可以说几乎没有哪个办公空间不需要寻求补充的。仅仅从生产厂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完备而有效的产品体系的,我们必须回到问题的本质,即从办公形态上加以研究使得我们的产品体系得以有机地延展,使市场的满足度得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工厂的条件不应当成为产品拓展的制约,是自制还是订购是另外一个问题。在此之前,办公家具的延展设计还无人提及,这种提法本身也还可商榷,这里我们的想法不应局限在单纯的室内和家具设计。现在各学科领域之间都是相互交叉的,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各相关领域,从中得到启发,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从而有更广泛的思路。比如说心理学,由于室内和家具设计服务主体皆是人,因此研究人类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心理需要是不相同的,他们都要求相对独立的空间,前者考虑到其行动不便,对室内空间做适当改造和细部设计,装置、家具等采取圆形线脚,厨房、浴室的地面采用遇水不滑材料,必要的地方设置有效防滑垫。后者居室布置要充分显示其学习或工作特点,照顾到男性和女性心理、专业不同的需要,有的需增大工作台面或藏书格架,有的要设置计算机或音响设备.产的产品以个性以
及注入"设计附加价值"形式的方式,效仿目前时装设计流行的做法,在产品上标有设计师的大名。
作为一个现代家具产品制造地的意大利,其声誉在战后10年不断提高。所以,设计师的名字越来越响。在意大利工业设计运动中,生产过程往往注定最终完成产品的形式。大多数转到这一新舞台的建筑师保持了他们专业的独立性,在米兰和都灵继续着小型设计事务所的工作,而许多人则同时在一些公司那儿担任顾问。到了80年代,一批"超级明星"设计师(其中少数人时值60岁出头,40-50岁的较多)享誉全球。他们不仅以贴有他们名字的设计商标方式而且通过设计促销活动的复杂网络(主要通过展览、设计评奖和出版)来赢得声誉。这种势头自1945年以来有增无减,对意大利设计和设计师二者声誉的远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与此同时,意大利的设计专业杂志为意大利现代设计学派的崛起和迅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专业杂志的创办积极传播和推广了意大利现代设计思想,并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设计师,使他们如明星一样受到广泛的宣传和被人尊崇。
意大利的主要设计杂志有:domus(建筑、室内、产品、家具设计)、DDN(家具与室内
设计)、interni(建筑、室内、产品、家具设计)、Modo(工业产品、汽车设计)、Abitare(建筑、室内、产品、家具设计)、Ottagono(设计与设计师)等。在这些主流设计杂志上,意大利发展出一套富有活力的设计理论研究与设计评论体系,设计界能够在各种媒体上公开地讨论各种设计观念(通常是非常前卫和尖锐的),这使得意大利能成为有持续创造力的新的设计运动中心。
同样,三年一度的米兰设计作品展和其他一些展览,如米兰国际家具展中的"明日之星设计展"(salone del mobile),总是不断地向全世界展示最新的意大利前卫设计概念。
2 、意大利家具品牌的形成
意大利设计学派的崛起和飞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意大利制造业的推动。在战后,一大批家具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和兴起,一些50年代以前创建的公司也都抓住了50年代给予的机会,而另一些闻名于当今世界市场的意大利家具公司都是在这个年代创办的。
更多推荐
设计,意大利,产品,米兰,家具,设计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