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预算超标原因及控制对策
摘要:建筑工程在项目成立阶段就会提出造价预算标准,之后的工程施工总造价不得超过这个标准,否则,多出部分一般是要由施工组织承担的,因此,现代工程施工组织对于工程造价预算非常关注。但实际上,很多施工组织在施工中都难以控制实际造价,加大了预算超标的风险,说明施工组织缺乏对预算超标原因、预算控制对策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关键词:建筑;预算超标;原因;控制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主要原因
1.1铺张浪费现象频发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工程施工的材料消耗情况有直接关系,若材料消耗量过大,就会导致造价的实际造价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造价预算超标。根据这一逻辑,现代很多施工组织在施工过程中都频繁出现了铺张浪费的现象,这就会导致材料消耗量大幅增高,因此,铺张浪费现象是导致造价预算超标的主要原因,例如,某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就经常发生混凝土原
材料浪费的现象,施工人员在管理原材料时不注重规范,随意存放各类原材料,导致原材料在一段时间存放后与环境因素发生反应,随即变质,使得相当一部分原材料全部浪费,只能重新采购,其中涉及到的造价成本超过金额较大,程度比较严重。
1.2造价工作因素
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工作不仅是投标部门内部的工作,而且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够确保造价预算的有效性,例如,在造价预算工作之中,工程部门、计划部门需要搜集并整理施工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并且将其发送至负责投标工作的部门,才能顺利完成造价预算工作,但是在某些项目施工建设期间,各部门之间并未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导致信息无法及时在各部门之间传递,影响了工程造价工作的效率。在部分员工的观念里,造价预算工作仅仅是单个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无关,因此,便容易出现缺乏配合的情况,单位内部的各部门之间也缺乏协调性,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做出准确的造价预算结果。此外,要想提高造价预算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使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敏捷的思维,而现阶段的造价预算工作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导致造价预算工作效果不佳。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周期长,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就要求造价人员必须能够根
据施工方案、定额、行业现行规范、地区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来编制预算,并且能够对一些变动的因素及时察觉并且做出相应的调整,而部分造价人员的专业性欠缺,导致编制预算的时候容易出现缺项、漏项的情况,使得工程预算的指导意义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1.3施工材料价格变动
材料不仅会影响施工质量,对于建筑工程成本也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建材市场价格并不稳定,处于持续波动状态。而且,建筑周期较长,在施工时如果无法对建材投资进行有效把控,必然会影响工程造价预算。比如,在建筑设计阶段,一包水泥的市场价格为18元,但是动工1个月后,市场价格涨到20元,虽然每包水泥只多了2元,但是涨价后使用水泥10万包,那么在结算时仅水泥费用就多出20万元,更别说钢材、混凝土等,这些建筑耗材如果价格出现波动,都可能导致在结算时超预算。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对策
2.1细化现场行为规范,做好现场管理
铺张浪费一般都是在施工现场发生的,因此属于施工现场管理范畴,施工组织理应针对这
一现象细化现场行为规范,并且安排专人做好现场管理工作,确保相关行为按照规范要求展开,这样就能避免铺张浪费现象发生。同样以材料存放不规范事项为例,假设施工组织在现场管理中设定了每种材料的存放场地,并提出了材料必须存放到指定场地的规范性要求,且安排专人对材料存放情况进行全面管理,同时设定了处罚制度等,就能有效避免存放不规范事项发生,材料也就不会因环境因素而变质,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治理,有效控制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总体而言,因为铺张浪费现象有时候是因为人下意识的行为发生的,所以其无法完全杜绝,但只要具体程度不高就可以接受,故当企业通过以上策略强化现场工作,并提出细化的行为规范后,还需要做好思想教育、宣传工作,要让相关人员形成自主管理浪费行为的明确意识,促使他们参与到现场管理工作中,通过良好的自我管理、约束,能够尽可能的避免铺张浪费现象发生,这一点非常重要。
2.2做好市场价格的预测
建筑材料采购成本、建筑工人雇佣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等都能够直接影响到总体的建筑成本,因此,在投标环节开始之前,做好上述成本的预测,可以有效提高造价预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市场价格的预测难度较高,但是并非完全不可预测,只要保持对市场变化的灵
敏嗅觉,即可做好对市场价格的大体预测,与此同时,针对一些时常发生变动的项目的市场价格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从而确保造价预算的有效性。建筑单位的造价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市场行情来拟定本单位的采购预算,并且采取相关措施预防材料价格大幅度变动,例如,在造价预算期间,针对能长久储存的材料,提前一个施工阶段准备,避免出现材料临时涨价或者无材料可用的情况,同时也避免提前大量采购的情况,从而确保材料库存一直处于合适状态,通过合适的调控使得造价方案能够为投标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此外,采购部门需要选择合适的建材采购商,重视材料质量的把控,选择高质量的材料,避免因材料质量不合格而出现再次采购的情况,也以此避免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的出现。
2.3严格控制建筑工程设计的变更
设计变更是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又一大影响因素,因此在设计时就必须要加强管理,设计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丰富的经验,一方面确保设计质量符合建筑要求,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后期变更设计情况的发生。其次,还应遵循“设计变更,造价先行”的原则,一旦要变更设计时,必须要让造价员对工程造价进行同步变更,待甲方签字确认后再根据变更后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工程造价,避免超预算情况发生。
2.4引入先进预算管理方法,做好预算管理规划
既然传统的总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缺陷,施工组织就有必要引入更加完善的先进预算管理方法,诸如“全期预算管理法”。全期预算管理法的核心思想为:先将整个施工流程拆分为若干环节后,对每个环节内的工程量进行计算,再根据工程量与单价信息进行计算,可得每个环节乃至各环节内每个步骤的实际成本,依照这个计算结果,设立预算管理规划清单,最后根据清单去发放资金,可保障各施工环节或步骤在合理资金范围内运作,这样最终的总造价成本就不会超过预算管理范畴。相比之下,全期预算管理法明显优于总成本管理法,且功能正好可以解决当前施工组织预算管理中的难题,因此引入该方法可以对造价预算进行有效控制。
3结论
建筑工程造价工作是施工单位中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对于工程的质量、工程成本以及招投标双方的经济效益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从市场价格、造价管理和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协调和控制等角度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为施工单位
的造价预算提供一定参考,并且为其投标方案的制定提供相应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改玲.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1):46-47.
[2]李莹辉.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砖瓦,2020(08):79+81.
[3]苑玉锋.浅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06):16-17.
[4]崔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04):197-198.
更多推荐
预算,造价,施工,材料,管理,工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