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打造重点产业产业链的若干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3.07.27
∙【字 号】泉政文[2013]194号
∙【施行日期】2013.07.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打造重点产业产业链的若干意见
(2013年7月27日 泉政文〔2013〕19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着力解决重点产业产业链的缺失环节、薄弱环节、延伸环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经市委、市政府研究,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我市重点产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要求,针对产业链缺失、薄弱和延伸环节,以存量做大做强、增量招大引优为重点,填平补齐延伸产业链条。力争到“十二五”末,产业链提升和整合取得重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专业化规模效应明显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3个产业集群总产值各超2000亿元,机械装备、建筑建材、食品饮料3个产业集群总产值各超1000亿元,工艺制品、光电信息、纸业印刷3个产业集群总产值各超500亿元。
二、工作重点
(一)纺织服装产业链。着力补齐高端面料环节,大力开发应用高仿真仿棉纤维、高性能有色纤维、多功能复合纤维、新型生物质纤维、仿真丝超细旦纤维、混纤丝等聚酯差别化短纤及长丝新型化纤材料,发展多种功能性面料、多组份差别纱线坯布、超细锦纶面料、导湿快干面料、高针距超舒适面料等高端面料,提高家用纺织、产业用纺织产品比重。高标准建设晋江深沪东海垵开发区、晋江经济开发区安东园、石狮“祥鸿锦”等印染集控区,大力推广印染冷转移、数码印花、高分子膜等印染新技术,积极发展国际先进纺织印染助剂生产项目,推动染整业向低耗、高效、低污染方向发展。紧跟世界纺织服装流行趋势,聚集国内外服装设计高端人才和研发机构,打造我国一流的纺织服装创新展示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设计中心和检测中心等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高服装自主设计能力,着力发展功能性针织内衣、男女正装、休闲装、时装、童装等产品,提升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规模、品牌、特色优势,努力打造“东方米兰”。
(二)制鞋产业链。顺应世界鞋业高端化、时尚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大力发展高性能的TPU、EVA、CPE、顺丁橡胶、超纤革、纳米竹炭鞋衬材料和可降解鞋材,积极发展功能性高回弹、吸震、耐磨、防滑、吸湿、透气、抗菌等高端鞋,努力推动文化创意与鞋业融合发展,抢占世界鞋业发展的制高点,打造全球知名的鞋业基地。鼓励企业采用信息化、
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鞋集成生产线,全面提高制鞋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创新商业模式,积极推广商业智能分析系统,增强资源整合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三)石油化工产业链。大力发展下游产业链项目,推动石化产业链与纺织服装、鞋业、建材、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对接,延伸石化产业链。纺织原材料产业链,推动石化产业向PTT、PBT、涤纶、锦纶、丙纶、氨纶等合成纤维延伸。橡胶产业链,重点支持福建石化集团公司的10万吨/年丁苯橡胶和5万吨/年顺丁橡胶项目、联合石化4万吨/年异戊橡胶和10万吨/年三元乙丙橡胶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高端轮胎和橡胶再生制品,促进石化产业与轮胎、制鞋、橡胶制品等产业有效对接。工程塑料及其加工产业链,重点支持发展PBT、PA66树脂、聚酰胺、PA6树脂、PC己二酸、己内酰胺、苯酚、丙酮和双酚A等项目,打造工程塑料生产基地。有机化工原料及其他合成树脂产业链,重点加强石狮市佳龙PTA项目二期、联合石化环氧乙烷/乙二醇项目建设,加快引进环己酮、己二酸、苯酚丙酮、双酚A、苯乙烯等有机原料项目,积极引进催化油浆减压抽提、煤焦油加氢处理及精深加工项目,尽快发展高功能性的纺织助剂、粘合剂、溶剂、塑料助剂、水处理剂和日用化学品等绿色精细化工产品等项目,进一步发展乙烯、丙烯及其下游配套项目。
(四)机械装备产业链。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专利技术和品牌优势、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积极支持龙头企业改制上市、兼并重组、组建“品牌联盟”,努力打造机械装备“巨无霸”。全力支持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装备制造研究所、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泉州分院建设,努力突破一批机械装备共性技术和重大高新技术,全面提升机制装备自主研发能力。着力发展基础装备、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工艺,重点加强对关键基础零部件及基础工艺的开发,积极发展数控机床、工程机械装备关键部件、精密零件等基础装备、基础零部件,抓紧建设精铸中心、精锻中心、精密加工中心、热处理中心,全面提高基础配套水平。推动工程机械和产业机械装备智能化、大型化、特色化,着力发展高可靠性智能化装载机、机电液一体化大吨位挖掘机和大吨位混凝土搅拌施工设备、路面施工设备、建材机械、纺织机械、大型精密机床。提升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加快中国北车(泉州)海峡轨道装备及其配套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城际轨道客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总线控制系统及关键部件制造业,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重要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全面推动汽配行业升级换代。做大船舶修造行业,着力加强重点船舶修造项目的引进、建设,推进游艇制造、游艇俱乐部产业在泉发展,鼓励国内外大型船舶企业在泉设立船舶技术服务中心,不断提高船舶研发和设计水平,培育壮大船舶配套业,打造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修造船基地。积极
发展环保装备,着重发展环保、环卫专用机电设备、新能源发电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节能设备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引进发展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标体和港口机械产品;提高海洋工程配套产品生产能力,延伸发展钻采设备电控自动化产品、钻头和钻具制造等海洋工程装备配套制造产业链。
(五)建筑建材产业链。着力发展高端石材业,重点引进发展超薄石材加工先进技术,开发生产铝蜂窝板、石材泡塑复合板、石材玻璃复合板、石材木塑复合板和超薄石材保温干挂复合板等具有隔音、防潮、保温性能产品,促进石材业向“轻、巧、新”方向发展;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进行矿山开采,建立原料及加工基地;鼓励石材企业向石材工艺品、玉器、精品石材延伸链条,大力发展石粉、石材边角料的综合利用技术,加快建立石材加工循环经济系统。改造提升建筑陶瓷业,坚定不移推进建陶业LNG清洁能源替代,重点开发应用陶瓷砖减薄、干法制粉、连续球磨、陶瓷砖塑性挤压成形、“短流程新工艺和新装备”,推广低温快烧、一次烧成等工艺和成套装备,积极推广激光3D喷墨印花、喷墨喷釉一体化、窑炉余热利用、低质原料及废陶瓷综合利用等技术,积极发展大规格陶板、功能化陶瓷砖和太阳能陶瓷板、光伏陶瓷瓦。大力发展水暖洁具业,着力引进重力制造、低压铸造、电镀、阳离子真空镀膜和卫生洁具压力注浆等水暖洁具新设备、新技术,积极开发
生产人性化、智能化、艺术化的卫浴新产品,积极推动水暖洁具产业向整体厨卫、家电业延伸。做大做强建筑业,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鼓励创建品牌优质工程和品牌建筑企业,拓展省外建筑市场,发展壮大建筑业总部经济,促进产业升级。
(六)食品饮料产业链。规划建设食品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着力打造集合食品原辅材料供应、设备及零部件采购、食品成品展示销售,以及食品行业检测、商贸物流、仓储等公共服务的大型食品综合交易市场。休闲食品要着力引导向便捷化、功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打造以糖果、果冻、饼干、膨化、方便食品等为主的国家绿色休闲食品中心。饮料业要着力提高产品档次,做大饮料业规模,着重开发营养型、功能化产品和消费量大的品类,重点发展果蔬汁、凉茶、类乳饮品、无糖饮料、谷物饮料、运动型饮料和优质矿泉水,推广膜分离与冷冻浓缩技术、酶工程技术、无菌罐装等新技术。果蔬业要建立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的果蔬生产基地,注重果蔬原料及加工等环节的卫生标准,以绿色、有机食品占领国内外市场。茶叶加工业重点发展无公害茶叶、绿色茶叶及有机茶叶等产品,开发茶叶加工新技术,发展茶饮料、茶食品,提升安溪、永春名茶品牌,打造世界知名的茶叶生产加工基地。水产品加工重点发展熟食品、小包装食品、罐头、干货、鱼调味
品、鱼糜、鱼粉等,对接连锁超级市场。
更多推荐
发展,产业,重点,产业链,着力,石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