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一、梁(一)框架梁
1、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
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造价员考试经验技巧:工程决算与竣工决算关系
工程决算和竣工决算是从不同的侧面对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费用支出情况的反映,是对项目建设成果的反映。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工程决算是从工程管理的角度出发,侧重于工程实体形成过程中“量”、“价”、“费”的分析,以建安工程费用为重点,以签定的合同为基础,以实施工程量、合同单价及合同相关条款为核算依据,同时反映工程管理过程中量的变化引起的费用变化和非量变化引起的费用变化,最终形成以建设项目的费用构成为表现形式并反映项目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大小以及综合单价的高低。在编制过程中侧重于对计价依据执行情况的考核,能够确定费用支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因此它不仅是对项目实际造价的反映,同时也是规范工程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完善了以“量”、“价”、“费”为主线的估、概、预、决算体系。
竣工决算则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侧重于对资金的流向、大小和在时间上分布的分析,以现行的财税制度为依据,通过对资金的流动情况为重点进行分析,形成符合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的科目体系,来反映竣工工程从开始建设起至竣工为止的全部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达到核定使用资产价值的目的。由于它侧重于对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的反映,能够确定资金流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是办理资产
交付使用手续的依据。
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一不可的两个管理体系—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那么同为对管理成果的直接反映,工程决算和竣工决算也是相辅相成的。工程决算是在基础数据表所反映的内容的基础上对工程管理过程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程管理人员对有关造价信息的需求,也是编制竣工决算的基础和依据;而竣工决算是通过对财务管理过程中日常费用支出的监督检查,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同时也是对工程决算的归纳和总结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与招标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与招标工程量清单是一种用来表达工程计价项目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和描述,单位和数量、单价、合格的表格。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招标就是表格中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和描述、单位、数量四个栏目由招标人负责填写后与招标文件一起提供给投标人,而单价、合价两个栏目由投标人完成。与传统的预算定额计价方式招标相比,工程量清单招标有以下优点:
1、通过量价分离、版主报价的招标形式,很好的引导了企业进行价格竞争。工程量及其单价是影响工程价格的两个因素,同一个项目,工程量应该是常量,各投标人希望招标人能够提供统一的工程数量作为其报价的依据,而单价作为变量,招标人希望名各投标人能在相同工程数量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单价的竞争。清单招标方式能很好的满足双方的要求。相反,传统招标方式中工程量由
各投标人自行计算,因对设计图纸理解的不同和计算错误等主观原因,使本应相同的工程量成为变量,单价由于套用统一定额而变得雷同,束缚了各投标人的价格竞争。这种招标方式确切的说是在体现投标人计算能力竞争,这与招标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2、清单招标方式体现了风险分担的特点,有利于为双方创造一个公平合作的环境。清单中的工程数量是暂定的,结算时按实调整。计算错误或设计变更的风险由招标人承揽,单价是固定的,不随工程量的变动而变动,报价的风险由投标人自行负责。
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完成以下工程内容:设计图纸所要求的实体性工程,为形成实体工程而采取的措施性工作,以及招标人提出的一些与工程建设有关的特殊要求。与此相应,工程量清单由分部与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和其他项目清单组成。
(一)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制应满足两方面要求,一是要规范管理,便于管理,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建筑市场,二是要便于计价,使施工企业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为此建设主管部门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强制性规定了招标人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必须遵守的“四统一”规则,即统一项目编码,统一项目名称,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着重需要提出的是对统一项目编码和统一项目名称的理解。
1、遵守统一与灵活结合的项目编码体系,采用编码体系的目的是方便数据的计算机处理,加快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进程。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码以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9位为项目名称编码,全国统一,不得变动,后3位是项目特征编码,由清单编制人自行编制,顺序按001、002……排列,比如,某工程采用实心砖墙体构造,其中内墙240厚,M5.0混合砂浆砌筑,外墙360厚,M10.0混合砂浆砌筑,由于内外墙为实心砖墙,项目名称统一,按规范,前9位采用统一编码为010302001,而墙体类型、墙体厚度和砂浆强度等级等具体项目特征不同,后3位自行编制,分别表示为001、002,连在一起,240厚内墙项目编码为010*********,360厚外墙项目编码为010*********。这是一种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的编码方式,能够满足同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由于采用不同工艺,不同材料时的编码要求。
2、遵守统一的项目名称:1)项目的划分:工程清单项目的划分与现行预算定额的项目划分有很大区别,前者是按一个“综合实体”考虑的,一般由多个工序组成,后者是按施工工序进行设置的包括的工程内容一般是单一的,如清单中钻灌注桩工程,其工作内容就包括成孔,灌注,深层次池建造,泥浆外运,相当于预算定额中各工序定额子目:成孔,灌砼,泥浆池建造泥浆外运。2)项目名称设置因素:为方便施工企业计价的需要,工程量清单除了写出统一的项目名称外,还应按规定要求考虑项目规格、型号,材质等特征要求,结合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使工程量清单项目名称具体化,能够反映与工程造价有关因素,避免投标人产生歧义理解,而影响招标的公平性。
不会划分单元简化计算工程量
更多推荐
工程,工程量,项目,统一,反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