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程序法则、判定标准
洁净室的检测主要分为:
一、风量和风速的检测
二、静压差的检测
三、洁净度的测定
四、微生物粒子的检测
五、安装高效空气过滤器后的检漏
六、污染泄露测试
七、气流流型试验
八、自净时间测定
九、温度及相对湿度检测
十、照度检测
十一、噪声检测
十二、防静电地面导电性能测定
一、风量和风速的检测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必须首先进行,净化空调的各项效果必须是在设计风量和风速的条件下获得;
用热力风速仪测量风速                                用风量罩直接测量风量
1.测前准备工作
风量检测前必须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系统中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有无障碍如过滤器有无被堵、档,所有阀门应固定在一定的开启位置上,并且必须实际测量被测风口、风管尺寸;
2.单向流洁净室的风量测量
垂直单向流及水平单向流洁净室,目前均采用截面平均风速与截面面积的成绩计算风量,截面的取法和测点的布置如下表
单向流洁净室风量测定的有关规定
JGJ71-90
GB50073-2001
垂直单向流
水平单向流
垂直单向流
水平单向流
测定截面选取
距地面0.8m
距送风面0.5m
取离高效过滤器0.3m
垂直于气流平面
测点布置
间距≤2m均匀布置
不大于0.6m均匀布置
最少测点数
10点算术平均值
5点算术平均值
仪器
热球风速仪
未具体规定
评定标准
应大于设计风速,且不超过20%
1-4级
0.3 ~ 0.5
不均匀的均方根差不大于0.25
5级百级
0.2 ~ 0.5
3.非单向流乱流洁净室的风量测定:
非单向流乱流洁净室的风量可以用风管法和风口法两种方法测量,截面取法和测点布置见下表
测定方法
使用场合
测定截面位置及测点数的规定
非单向流洁净室的风量测定
风管法
对于风口上风侧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可以钻孔时,可采用;常用于总管及分支管风量量测
测定截面的位置原则上选择在气流比较均匀稳定的地方;与局部阻力部件的距离 ,在局部阻力部件前不少于3倍风管管径长度;在局部阻力部件后不少于5倍管径或长边长度;
对于矩形风管,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最好不大于200mm,其截面积不大于0.05m2,测点在各个小截面中心处,但整个截面测点数不宜小于3个,测点布置见下图矩形风管测点位置示意图
对于圆形风管截面,应按等面积圆环法划分测定截面确定测点数;即根据管径大小将圆管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上有四个测点,四个测点必须在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上,圆环中心设一个测点,测点的布置见下图圆形风管测点位置示意图
风口法
多用于高效过滤器末端风口风量及房间换气次数的测定;因此时往往难于选择足够的稳定管段;
对于安有过滤器的风口,根据风口形式可选用辅助用管,既用硬质板材做成与风口内截面相同,长度等于2倍风口边上的直管段,连接于过滤器风口外部,在辅助风管出口平面上,按最少测点数不少于不少于6点均匀布置测点,用热球风速仪测定各点风速,以风口截面平均风速乘以风口静截面积测定风量
对于安有同类扩散板的风口,可以根据扩散板的风量阻力曲线出厂风量阻力曲线或现场实测风量阻力曲线和实际扩散板阻力孔板内静压与是被静压之差,查出风量;测定时用微压计和细毕托管,活用细橡胶管代替毕托管,但都必须使用测孔平面与气流方向平行;
测量注意事项:在测量风速时宜采用支架固定测夹;不得不用手持风速仪时,手臂要尽量伸直使测头远离身体侧方或下游以减少人身干扰;
评定:a.系统的实测风量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但不应超过20%;
      b.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
      c.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自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15%;
矩形风管测点位置示意图            圆形风管测点位置示意图
圆形划分数按下表规定:
圆形风管分环表
风管直径/mm
<200
200-400
400-700
>700
圆环个数
3
4
5
>6
二、静压差检测
此项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测定洁净室的静压差,它可以是正压或者负压,以防止洁净室内外气流间的相互影响;
1.检测要求
(1)静压差的检测要求要在洁净室内所有的门窗全部关闭的情况下进行
(2)在洁净平面上应从洁净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一直检测到直通室外的房间
(3)测管口设在室内没有气流影响的任何位置均可,测管口面与气流流线平行
(4)所测量记录的数据应精确到0.1Pa
2.检测步骤:
(1)先关闭所有的门窗
(2)用微压计测量各洁净室之间、洁净室与走廊之间、走廊与外界之间的压差;
(3)记录所有数据
3.合格标准
按照洁净室的设计和工艺的要求决定维持被测洁净室的正压或负压值;
(1)不同等级的洁净室或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室之间的静压差,应不小于5Pa;
(2)洁净室区与室外的静压差应不小于10Pa
(3)对于空气洁净度等级高于5级100级的单向流洁净室在开门时,门内0.6m处
的室内工作面含尘浓度应不大于相应级别的含尘浓度极限值;
(4)若达不到上述要求,则需重新调整新风量、排风量,直至合格为止
三、洁净度测定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中规定如下:
1.检测规则
(1)测定洁净度的最低限度采样点睡按下表规定确定;每点采样次数不低于3次,各点采样次数可以不同
最低限度采样点数
面积
洁净度
100级及高于100级
1000级
10000级
100000级
<10
2  --  3
2
2
2
10
4
3
2
2
20
8
6
2
2
40
16
13
4
2
100
40
32
10
3
200
80
63
20
6
400
160
126
40
13
1000
400
316
100
32
2000
800
633
200
63
注:表中的面积含义是:对于单向流洁净室,是指送风面面积,对于乱流洁净室,是指房间面积;
最低限度采样量L
级别
粒径μm
0.1
0.2
0.3
0.5
1
1
17
85
198
566
10
2.83
8.5
19.8
56.6
100
2.83
2.83
5.66
1000
2.83
85
10000
2.83
8.5
100000
2.83
8.5
(2)测定洁净度的最小采样量按下表规定确定
(3)对于单向流洁净室,采样口应对着气流方向;对于乱流洁净室,采样口宜向上;采样速度
均应尽可能接近室内气流速度;也即参考“等速采样”
(4)洁净室测点的布置原则是:多于5点时可分层布置,但每层不少于5点;5点或5点以下时,可布置在离地面0.8m高平面的对角线上如下图,或该平面上的两个过滤器之间的地点,也可以在人为需要布点的其他地方;
五点测点布置图
2.数据整理
室内洁净度按公式计算室平均含尘浓度N和各测点平均含尘浓度的标准误差
3.评定标准如测定的状态空态、静态、动态与事先约定的状态相同,则以其级别上限作为
评定标准;
如测定时为空态或静态,则动态时粒子数一定会高;所以,如用静态检测代替动态检测则粒子数会偏小,有时可以用静态粒子数的3-5倍来估计动态情况;当然这也仅是经验参考值
4.注意事项
测定时进入洁净室的人员要穿洁净服有风淋室要经过风淋,在室内尽量处于下风处,最多进入两人;
粒子计数器一般均有一个开机后预热稳定的过程时间因机型而异注意按仪表说明书操作;
一般粒子计数器均有“粒子校准”这一旋钮,在使用前必须校准,使用一段时间例如连续使用0.5-1h后均需进行检查;严禁故意将灵敏度调低的不正当做法
每个测点测完后需要移机或移动采样口时,要有一个稳定过程,一般为1-5分钟,也可以将移机后前几次打印结果弃去;
有研究结果表明打印机本身的动作有一定的产尘量,故在测量高级别洁净室时,要考虑到打印
机纸张发尘的影响;建议选取可存储数据的仪器,实验结束后再把结果打印出来;或将连线延长,将打印机置于被测洁净室外;
在粒子计数器中反应得粒径,知识“光散射等效粒径”,因为计数器时用洁净大气尘密度的聚苯乙烯小球标准粒子来标定的;所以在实例中凡是与某种直径标准粒子的光散射特性相同的灰尘就被记录为该粒径的粒数,而不能真正代表该灰尘的真实外形和理化性能,而这个方面,还得在采样后靠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微量痕量理化分析来解决;

更多推荐

风量,测定,截面,检测,风口,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