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章 墙 体
一、主要内容:
1、墙体的作用、分类和设计要求;
2、砖墙的材料和细部构造;
3、幕墙;
4、隔墙与隔断;
5、墙面装修.
二、要求及重点:
了解墙身应满足的构造要求,了解墙身各部分的构造原理,掌握常用的构造做法,并可进行构造设计。
三、教学方式:
以建筑技术为主,利用实际工程、教具、模型。
四、大作业:
墙体构造,绘外墙大样。
十四章 墙 体
14。1  概 述
在工程设计中,合理地选择墙体材料、结构方案及构造做法十分重要.
一、墙体的作用
墙体在建筑中作用有以下四点:
(1)承受房屋的屋顶、楼层、人和设备的荷载,以及墙体自重、风荷载、地震荷载等,这是承重作用.
(2)抵御自然界风、雪、雨等的侵袭,防止太阳辐射和噪声的干扰等,这是围护作用.
(3)墙体可以把房间分隔成若干个小空间或小房间,这是分隔作用。
(4)墙体还是建筑装修的重要部分,墙面装修对整个建筑物的装修效果作用很大,这是装修作用。
二、墙体的分类
墙体的分类方法很多,大体有从材料上、从墙体位置上、从受力特点上等几种分类方法。
1、墙体按材料分类      砖墙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石材墙
板材墙
2、 墙体按所在位置分类    外墙            纵墙
内墙            横墙
另外,还有窗间墙、窗下墙、女儿墙等,见图4-1所示.
3、墙体按受力特点分类  承重墙
承自重墙
填充墙
隔墙
4、墙体按构造做法分类    实体墙:
空体墙:
复合墙:
我国现行粘土砖的规格是240mm×115 mm×53 mm(长×宽×高)。
KP1型空心粘土砖的规格是240mm×115 mm×90mm(长×宽×高)。
                            图4-3  粘土砖的规格
四、墙体的设计要求
1、强度要求
2、刚度要求
3、保温隔热要求
为了减少热损失,应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
(2)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
(3)防止外墙出现渗透。
4、隔声要求
(1)加强墙体的密缝处理;
(2)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即质量增加,振动减小),避免噪声穿透墙体及墙体振动;
(3)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提高墙体的减振和吸音能力;
(4)充分利用垂直绿化降噪.
5、防火要求
6、防水防潮要求
7、建筑工业化要求
14。2 砖  墙
一、砖墙材料
砖墙是用砂浆将砖按一定技术要求砌筑而成的,其主要材料是砖和砂浆.
1、砖
1)砖的类型
2)砖的强度以强度等级表示,有MU10、MU15、MU20、MU25、MU30等五级。
2、砂浆
砂浆将砌体内的砖块连成一整体,用砂浆抹平砖表面,使砌体在压力下应力分布较均匀,此外,砂浆填满砌体缝隙,减少了砌体的空气渗透,提高了砌体的保温、隔热和抗冻能力。
砂浆  水泥砂浆
石灰砂浆
混合砂浆
砂浆的强度以强度等级表示,有M2.5、M5、M7。5、M10、M15等五级。
二、砖墙的细部构造
墙身的细部构造一般指在墙身上的细部做法,其中包括防潮层、勒脚、散水、窗台、过梁等内容。
1、防潮层
在墙身中设置防潮层的目的是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沿基础墙上升和勒脚部位的地面水影响墙身。它的作用是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保持室内干燥卫生。
防潮层的具体做法是:高度应在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之间,标高相当于—0.060m,且距室外地面至少150mm以上,以地面不透水层中部为最理想。防潮层的材料有:
防水砂浆防潮层
油毡防潮层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垂直防潮层:当相邻室内地层存在高差或室内地层低于室外地面时,为避免地表水和土壤潮气的侵袭,不仅要设置水平防潮层,而且还要设置,对高差部分的垂直墙面做防潮处理。
做法为:在两道水平防潮层之间,迎水和潮气的垂直墙面上先用水泥砂浆将墙面抹平,再涂以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道或作其它的处理,如图4-6d所示.
                    (a)  防水砂浆防潮层          (b)油毡防潮层
                    (c)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d)垂直防潮层做法
4—6 墙身防潮层的做法
2、勒脚: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的部分
作用:防止雨、雪、土壤潮气对墙面的侵蚀和受到人、物、车辆的碰撞,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同时,还有美化建筑外观的作用.
勒脚经常采用抹水泥砂浆、水刷石或加大墙厚的办法做成.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之高差,也可以根据立面的需要而提高勒脚的高度尺寸,如图4—7所示
   
  图4-7勒 脚
3、散水: 建筑物四周、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
作用:为了迅速排除建筑物四周的地表积水,避免勒脚和下部砌体受到侵蚀。
散水的宽度应大于屋檐的挑出尺寸,一般为200 mm,且不应小于600 mm.散水坡度一般在3~5%左右,外缘高出室外地坪20~50 mm较好。散水的常用材料为混凝土、砖、炉渣等。
4、明沟
明沟:设在外墙四周将通过雨水管流下的屋面雨水有组织地导向集水口,流向排水系统的小型排水沟。明沟一般是用于降雨量大的地区。明沟多用混凝土浇筑,外抹水泥砂浆,或用砖石砌筑再抹水泥砂浆而成。
    图4-8  散 水
   
(a) 混凝土明沟              (b)砖砌明沟
图4-9  明 沟
5、窗台
窗洞口的下部应设置窗台。
窗台根据窗的安装位置可形成内窗台和外窗台。
外窗台是为了防止在窗洞底部积水,并防止雨水流向室内和污染下部墙面。内窗台则为了排
除窗上的凝结水,以保护室内墙面,及存放东西、摆放花盆等.
窗台的底面应做成锐角形或半圆凹槽(叫“滴水”),便于排水,以免污染墙面.
(1)外窗台有两种做法:窗台和混凝土窗台,可悬挑也可不悬挑。如图4-10所示.

更多推荐

墙体,墙面,构造,要求,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