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地区古建筑装饰图案映射的地方文化观
作者:周雪华
来源:《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年第04
        摘要:文章以贵阳现存古建筑装饰图案作为研究对象,从秩序、趋吉和耕读三方面来分析和归纳其映射的地方文化观。
        关键词:贵阳;建筑装饰;图案
        ‘传统的中国人在使用一个环境时,通常比西方人更重视环境中所包含的象征及其它文化意义。一个环境的物质形式往往被赋予隆重的伦理,宗教或历史上的含义。人们喜爱根据圣人的先例,民间传说,或是像风水这样的文化传统来确定和解释大门的朝向,踏步的数目,城市的平面的形状等具体的建筑形式。’[1]表明其装饰图案不仅仅用于美化建筑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想要通过它传递某种思想感情,寄托某种信念期望,表达某种文化寓意,成为特定地域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审美心理等文化因素的物化载体。经过对贵阳现存古建筑装饰图案的整理,依照图案的比重和表现力度,大致可以将其所映射的地方文化分为以下几类:
        一、秩序和伦理文化
        1、凝聚民族群体的龙、凤图案
        在贵阳古建筑装饰图案珍禽瑞兽中,龙、凤图案是用得最多,工艺最精美,色彩最丰富,体量最大的装饰。因地理位置和历史的原因,贵阳是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的主要要聚居地,苗族的苗龙、苗凤图案也很是精美。但贵阳古建筑中很少出现苗龙、苗凤图案,而是中国龙图案的大量出现;一方面表明贵阳居民对中国龙、凤图案的喜爱之情,另一方面反应其图案本身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其它任何龙、凤图案都无法动摇其地位。而龙、凤图案的形成和发展其本身就是秩序的最好体现。
        2、儒家思想的伦理
        在建筑上,从王城到宅院,无论内容、布局、外形无一不是来自礼制而做出的安排,孔子说:丘闻之民之所以生者礼为大。非礼则无以节事天地之神,非礼则无以辩君臣、上下、长幼之位焉,非礼则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亲族、疏数之交焉。既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镂、文章、黼黻,以别尊卑、上下之等(《孔子家语·问礼篇》);
在这段话里所提到的碉镂,就是指在建筑上的雕刻、镂花所进行的装饰,这种装饰要按礼制行事,要符合君臣、上下、长幼、男女、尊卑的等级规范。贵阳古建筑装饰图案在构图和形式上已能充分反映礼制的精神为最高的追求目的。

更多推荐

图案,装饰,贵阳,文化,建筑,历史,映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