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记者考试《新闻法规》练习题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宪法》第( A)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35
B.38
C.41
D.47
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B )。
A.肖像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荣誉权
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B )。
A.地位身份
B.良好表现
C.学历
D.经济收入
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 C )。
A.评价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形象权
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C )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
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A)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
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甲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露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
上。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
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
C.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
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A.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按份赔偿责任
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D.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但丙网站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10.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PS为纹格青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乙的行为。( B )
A.是合法行为
B.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侵犯了甲照片的财产权
11.a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告报社。乙户籍在b地、常住在c地,暂住在d地。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 D )
A.只能在a
B.只能在a或b
C.可以在a或b或c
D.可以在a或b或c或d
12.某媒体刊发了本媒体记者张某采写的对某公民不利的报道。某公民欲状告该媒体。公民可以起诉?( B )
13.A.只能是媒体
B.可以是媒体或记者张某
C.只能是记者张某
D.必须是媒体和记者张某
13.某网民在其博客中发文章披露称20年前被医院宣布为因肺病去世的某演员其实是因身患艾滋病而病故。博文中除称该演员当年症状类似艾滋病发作,且有圈内传说该演员曾经吸毒外,此外再没有就此提出充足证据。此文随后被众多网站转载,反响激烈。演员父母、兄妹和妻子对该网民、转载的网站提起名誉权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某演员已去世20年,并不具有名誉权,所以法院应该驳回起诉
B.就算起诉,也只有该演员的父母和妻子有起诉资格,其兄妹不具有起诉资格
C.就算起诉,也应该以隐私权起诉,不应该以名誉权起诉
D.法院应该受理此起诉
14.某女大学生为某摄影师充当模特,双方未对照片的发表和使用作出约定。后摄影师将大
学生的裸体照片以人体艺术照的形式出版发行,致使大学生受到亲友指责。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
A.摄影师发表照片侵犯了大学生的隐私权
B.摄影师发表照片已取得大学生的默示同意,不构成侵权
C.大学生是照片的合作作者,摄影师发表照片应向大学生支付报酬
D.摄影师是照片的著作权人,出版发行该照片是合法行使著作权的行为
15.网民“老大难”,在甲网站发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乙出版社的《网络热门小说集》收录该小说,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作品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小说。乙、丙、丁均未征得网民“老大难”同意。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16.A.网民在甲网站署名方式不合法
B.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在甲网站发表不算正式发表,在乙出版社出版发行才算正式发表
C.丙可以不经该网民同意使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D.丁网站未经该作者和甲网站同意而转载,构成侵权行为
16.根据相关规定,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审判决,如有不同意见,媒体正确的做法是( C )。
A.可以公开报道不同的意见
B.可以公开报道但需客观全面反映各方意见
C.不能公开报道,但可在内部提出或登内参反映
D.不能报道
17.关于媒体的消息来源保密,错误的说法是。( D )
A.媒体应当尊重消息来源的保密要求,承担不披露其真实身份的责任
B.我国内地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地规定消息来源保密
C.消息来源保密是媒体开展好批评报道的必要条件
D.法律应该对消息来源的披露豁免权进行保护,这种保护是绝对的
18.某报记者A想竞聘记者部主任,但他的“威望”不及同事B,为了竞聘成功,A捏造并在同事之间传播B有小三的“隐私”诋毁B。A的行为侵犯了B的。( D )
A.选举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9.下列哪条不是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 A)
A.记者的职务行为
B.报道源自国家机关公开的职权行为
C.新闻内容真实
D.公正评论
20.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是。( C )
A.对某官员的情妇进行“人肉搜索”
B.在博客中公布朋友的病情
C.公安局为缉拿罪犯而公布犯罪分子的情况
D.窥视某名人私生活并公开传播以资炫耀
21.下列哪项不属于隐私?( C )
A.公民的私人信息、个人资料
B.公民的私人活动
C.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及简历
D.自然人的生命信息和遗传基因密码
22.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限定在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C )
A.一定行业内、一定级别内
B.一定地区内、一定级别内
C.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
D.一定时间内、一定地区内
23.某位不太知名的年轻女演员A主动约请某电视台记者B,称某知名大牌导演C频频性骚扰她,并以让她出演女主角为诱饵与她多次发生过性关系。女演员没有提供相应证据,但称会在法庭上出具有力证据。记者B没有联系上导演C,便将演员A的谈话在电视上如实播出。后导演C起诉,法院查实,演员A的说法没有有力证据支持,构成对导演C的侵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演员
A单独承担侵权责任
B.演员A和记者B平均承担侵权责任
C.演员A承担大部分侵权责任,记者B承担小部分侵权责任,电视台不承担侵权责任
D.演员A和记者B、电视台都要承担侵权责任
24.某报社记者A与自称是一家国际知名大公司B的员工C通过网络QQ聊天,员工C抱怨公司经常加班,但不按照劳动法支付报酬,简直是比资本家还黑心。A据此撰写出批评B 公司违反劳动法的报道,由于B公司备受社会关注,报道引起舆论强烈反响,造成B公司经济损失。B公司起诉记者A,并索赔数千万,远远超过记者A的赔偿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公司有权起诉记者A
B.索赔数千万简直是勒索,法院不应该受理此案
C.记者A的行为是职务行为,所以应该起诉报社,而不应该只起诉记者A
D.记者A的行为是职务行为,应该起诉报社和记者A
25.根据相关规定,是我国集中统一的新闻发布机关,承担着发布重要政务新闻的职能。( D )
A.人民日报社
B.中央电视台
C.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D.新华通讯社
26.根据2012年元旦起施行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我国电视台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规定是。( D )
A.每集电视剧中只能插播两次、每次不超过60秒的广告
B.每集电视剧中只能插播一次不超过90秒的广告
C.每集电视剧中只能插播一次不超过90秒的公益广告,不得插播商业广告
D.不得在每集(以四十五分钟计)中间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27.如媒体不使用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随意播报气象预报,按《气象法》规定,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最高元的罚款。( C )
A.2万
B.3万
C.5万
D.10万
28.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在我国设立出版单位应当具有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 B )
A.10万
B.30万
C.50万
D.100万
29.广播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电视剧审查机构,负责电视剧审查工作。审查机构应在收到送审材料( C )天内提出修改、删剪意见或审查结论。
A.15
B.30
C.45
D.60
30.根据相关规定,各电视台每天播出的每套节目中,境外电视剧不得超过电视剧总播出时间的。( C )
A.15%
B.20%
C.25%
D.30%
31.擅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或者超出核定的服务项目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处的罚款。
( A)
A.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
C.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32.根据相关规定,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后,要及时发表更正或答辩,应自虚假失实报道发现之日起,( B )。
A.在其随后出版的最近一期报刊的头版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B.在其随后出版的最近一期报刊的同等版位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C.在不迟于随后出版的三期报刊内的头版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D.在不迟于随后出版的三期报刊内的同等版位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33.某报记者2012年2月10日编写虚假新闻,后被查证并通报批评。2012年3月10日,该记者的不良从业行为被新闻出版总署记录并列入全国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查询系统。根据相关规定,该记者在前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D )
A.2015年2月9日
B.2015年3月9日
C.2017年2月9日
D.2017年3月9日
34.根据相关规定,被列入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的新闻采编人员重新获得新闻采编从业资格后,年内再次违反新闻出版法规的,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B )
A.2
B.3
C.4
更多推荐
新闻,网站,照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