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访提纲范例及要领
一、新闻采访提纲的格式(一般具备一下几点):
1.采访目的
2.采访方式
3.采访对象
4.提问提纲:(1)(2)
5.采访步骤
6.可能碰到的问题
7.设想解决的方法
8.采访前要携带的器材备注
二、新闻采访提纲参考示例
示例一:《07年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采访提纲》采访目的:
1.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
2.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作用
3.了解哪些人参加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为什么参加?
4.参加考试者复习的情况。
采访方法:
1.专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相关专业人员
2.随机采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参考人员
采访时间:10月10日
采访对象:
1.国家广电总局人教股股长
2.资格考试网站站长
3.参加考试的大学生、已参加工作人员
采访问题:(注:这是采访提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一)采访国家广电总局人教股股长
1.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全国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试?
2.国家广电总局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资格考试?
3.哪些人员可以参加资格考试?
4.过了资格考试就可以得到编辑记者证或者播音员主持人证吗?如果不
能还需要些什么步骤?
5.目前,这个资格考试已经进行了几届?每届参加考试的有多少人?主要
是哪些职业的人员参加?
(二)采访记者考试网站长
1.大概有多少人光顾你的记者考试网?他们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哪
些?
2.据记者考试网的统计来看,主要是些什么人参加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有在校大学生吗?有其他行业的人吗?
3.他们对这个资格考试了解多少?(引导他举例说明,比如考试内容、考试步骤等等)
(三)采访参考人员
A、参加资格考试的应届毕业生(2人新闻专业,2人非新闻专业)
1.为什么会想到参加这个考试?
2.参加这个资格考试有什么作用?考试步骤是怎么样的?
3.你们的资格考试资讯和资料、模拟题题来源是哪儿?有到过记者考试网找这些资料吗?
4.目前的复习情况如何?
B、参加资格考试的在职人员(2人广电行业工作,2人非广电行业工作)
1.为什么会参加这个考试?
2.了解这个考试的相关步骤吗?
3.复习情况如何?觉得自己今年能考过吗?
相关背景:
1.全国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相关法规。
2.全国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开展的次数,参考人数。
3.记者考试网的相关信息。
示例二:
1、采访主题:
维护公民的隐私权
2、采访目的:
通过采访,认清自己身边存在的隐私威胁和隐患,了解侵犯别人隐私带来的伤害,使大家对维护隐私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和提高。让大家树立隐私
意识,并且增强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感。
3、事件相关背景:
据了解,目前我国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比较薄弱,基本上属于一种“间接保护”。由于缺乏法律保护,我国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已经
到了相当严重程度。个人信息被泄露,不仅干扰了许多人的生活秩序,甚至个人财产和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但是由于苦于凭个人力量难以抓住证据等原因,很多隐私遭到侵害的当事人不知道到哪里去讨说法。很多公民感觉自己受到了一些特别“关注”。自己的生活中时常有形形色色的人唐
突闯入,他们对自己个人资料了如指掌,甚至比他们自己还了解自己,这样他们感觉自己如同生活在透明玻璃钢里的金鱼,一举一动都被人窥视
着,丝毫没有隐私可言,面对这样的现状,加强立法,健全个人信息保护
法制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4.采访对象:
(1)(愿意接受采访的)当事人
(2)参与者
(3)兜售含有私人信息资料的相关人员
(4)私人信息来源的单位和个人
(5)相关法律专家
5.采访形式:个别访问(五个以上采访对象,一对一采访)
6.问题设计:
(1)(愿意接受采访的)当事人
a.您是如何了解到自己的隐私被泄露的呢,当您知道后,反应是什么呢?
b.您认为是什么人泄露了您的隐私呢,又是出于何种目的?
c.隐私泄露给您和您的家人带来哪些困扰和伤害呢?
(2)参与者
a.你是如何看待隐私被泄露的问题呢?
b.如果你的隐私被泄露了,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是选择沉默,还是拿起法
律武器保护自己?
c.你有没有有意或无意泄露别人的隐私呢?
(3)兜售含有私人信息资料的相关人员
a.你的这些个人信息资料的来源是哪里?
b.这些信息对购买者有什么用途,它的价格又是多少呢?你能从中获得多大利润?
c.有没有人购买这些资料,买得人多吗?
d.你有没有意识到这种买卖会给别人带来多大困扰和伤害呢?
e.你知不知道这是侵犯别人的隐私,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4)把私人信息泄露出去的单位和个人
a.您为什么要把那些个人信息当商品出售呢?这对您有什么好处?
b.您个人认为隐私和权益哪个更重要呢?
c.您了解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里有没有允许私人信息买卖这种行为的存在呢?
(5)相关法律专家
a.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隐私泄露行为呢?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b.隐私泄露和公民的知情权有什么界限和标准呢?
c.目前法律条文是如何规范公民隐私不受侵犯的?
d.遇到隐私侵权事件,公民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e.如何尊重和保护隐私,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三、新闻采访提纲的要领
1.写作时应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使文章生动起来。
2.写作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文章逻辑性。
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
更多推荐
采访,资格考试,记者,播音员,主持人,泄露,相关,公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