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锈: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本质上是金属的氧化反应。
最常见的生锈现象是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蚀成为氧化物。
镀锌零件在进行盐雾试验的时候,首先钝化膜被破坏,锌层发生腐蚀,生成白色的腐蚀点,通常称为白锈,继续盐雾试验,锌层被破坏掉,腐蚀到铁基材,从而生成红色锈斑,这被称为红锈。
锌黑锈:锌缺氧腐蚀产物,可能由于锌中夹杂的铅等杂质引起的。
白锈:不溶于水,但使劲擦式可以擦掉。
黑点是钝化剂中的杂质与盐发生的化学变化,一般不做盐雾判定可参阅GB6461, 至于白锈与盐结晶的判别最方便的方法是 取0.1g的酚酞试剂 %90的工业乙醇配比后 滴上变色就能辨别。
在工业应用上,电镀锌过程将在阴极析出氢气,这会对作为阴极析出氢气,这会对作为阴极上受镀的高强钢零件产生渗氟作用,结果使这种高强钢零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氢脆断裂而引发事故,因此对一些高强度的零件,需要在镀锌后采取除氢脆处理,也就是在200-220℃的条件下,高温烘烤2-6小时。
电镀锌通常被称为冷镀锌,它是通过电化学的作用得到镀锌层,热镀锌是通过高温浸入锌的溶液中得到
的,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厚度,电镀锌层厚度5~15μm,而热镀锌层一般在35μm以上,甚至高达200μm。
热镀锌也叫热浸锌和热浸镀锌:是一种有效的金属防腐方式,主要用于各行业的金属结构设施上。是将除锈后的钢件浸入500℃左右融化的锌液中,使钢构件表面附着锌层,从而起到防腐的目的。
因为热镀锌的主要目的还是防止钢铁腐蚀,红锈出来也就是钢铁腐蚀了。在盐雾试验当中出现白锈的时间主要取决于钝化膜的厚度,而红锈出现的时间主要取决于锌层的厚度,白锈出来的时间短不代表镀锌的防腐效果不好,当然钝化膜好点可以适当延长红锈的出现时间,但在热镀锌当中白锈出现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毕竟热镀锌锌层要比电镀的锌层厚的多。另外热镀锌产生白锈,和你的储存环境有很大关系,在高温高湿条件和通风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白锈。在锌层厚度达标的情况下,少量白锈出现,不能作为拒收的理由。
镀彩锌放置后变色,往往有以下原因:
1.镀层偏薄,
2.材料本身空隙较多
3.钝化液清洗不良,
4.钝化膜质量较差
5.贮存环境不佳。
影响镀锌层的盐雾时间主要有以下:
1.基材的好坏
2.镀层的厚度
3.钝化膜的类型
4.镀锌溶液的类型
5.后续的处理.
通常,零件镀锌后就可以获得良好的防腐能力,有时,根据需要往往需要在镀锌后的零件表面进行喷涂处理,而磷化工艺可以提高涂层和镀锌层之间的结合力,因此有时镀锌的零件需要进行磷化处理。
镀锌磷化可以增加孔隙率,提高后续涂层的结合力。
有时镀锌的零件需要进行喷涂处理,直接在锌层表面涂装结合力不好,磷化后再涂装有利于涂覆的质量。
渗碳过零件表面有一层氧化皮,常规前处理工艺无法完全去掉氧化皮、导致镀锌时局部镀锌层无法沉积,造成零件耐蚀性下降,储存时生锈、泛黄。
镀锌产品起泡:
◆基体表面经过热处理,有较厚的氧化皮
◆电镀前处理不良,如除油不彻底。
◆镀液成分失调
三价铬彩锌零件颜色无法保持一致:
彩锌的颜色本身是五彩的,加之颜色受到药水浓度,时间、烘烤湿度、空气中停留的时间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影响,因此颜色无法保持完全一致,由于镀锌是防护性镀层,对彩锌的颜色没必要苛求。
同一种材料,做镀锌与镀镍,哪一个的盐务时间长,有没有后处理方法改变?
镀锌后的产品一般都会做钝化处理,根据钝化液的不同盐雾时间不同,白锌的盐雾时间为6H,蓝锌24H,彩锌48H,绿锌96H.镍层的盐雾时间为24小时.镍层的电镀后也可以做钝化和封闭处理.膜片层的厚度对盐雾时间的影响很大.
通常造成镀锌层变色原因有如下几点:
① 存放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
② 镀层厚度较薄;
③ 钝化后零件没有清洗干净;
④ 钝化质量差;
电镀锌层白色腐蚀现象的腐蚀机理
1)电镀锌层白色腐蚀产物是锌镀层与黑色基体金属铁形成局部原电池,牺牲了锌镀层保护基体金属铁的结果。因此,电镀锌层在黑色金属基体上,产生白色腐蚀产物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腐蚀现象,而在不同环境中腐蚀速度不同。
2)黑色金属基体电镀锌层的白色腐蚀是锌镀层腐蚀的必然结果。它存在于各类大气环境及存储坏境中,其引起腐蚀的因素较多,是多种腐蚀因素的综合结果。
电镀一般流程:
1、碱性脱脂(根据零件表面现有的油脂,选择同类油基)
2、酸洗(通常是用盐酸,初始化表面)
3、碱性电解除油(特别是阳极)
4、金属表面电镀沉积
5、钝化处理,如有必要后续处理的封闭处理
6、烘干

更多推荐

镀锌,腐蚀,时间,电镀,处理,盐雾,表面,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