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慧校园保障措施
总体规划并逐步建设学校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与保障体系,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性能、服务质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安全与运维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下。
(1)信息化校园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遵循国际、国家、行业等有关标准,并按照学校的实际应用需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和制定学校信息化标准化规范,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朝着网络化、标准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数字校园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管理类规范(即数字校园建设规章制度)、信息类规范(即元数据规范、信息规范、代码规范)、技术类规范(项目开发文档)。
管理标准体系:主要分析学校现有的业务应用系统的管理制度,并依据国家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制度、学校自身的扩展要求,制订学校信息化校园的管理标准体系。
信息标准体系:主要分析学校现有的业务应用系统,并依据国家标准、教学部标准、学校自身的扩展要求,制订学校信息化校园的信息集标准、代码标准等。
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分析学校现有的业务应用系统,并依据IT技术的分析、学校自身的扩展要求,制订学校信息化校园的技术标准体系。
(2)网络与信息安全
逐步完善校园网的网络安全体系,保障网络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主要通过防火墙、入侵防御、漏洞扫描、安全交换机、流量管理等系统来实现。
逐步完善学校的信息安全体系,保障信息的安全、健康和可监控。主要通过垃圾邮件处理、网络舆情监控、网络信息安全审计、网站防篡改等系统来实现。
(3)信息化校园运维体系
完善网络管理系统,对整个校园网进行网络拓扑管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进行检测监控,及时发现网络故障;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对网络拓扑、主机与服务器、网络性能监控、网络安全等的综合管理,方便网络管理工作,迅速定位和排除网络故障,保证网络运行的稳定性。网络管理系统软件应包括:网络拓扑管理、服务器及其服务管理、网络性能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
建立IT运维管理系统,把运维监控上升至管理的层面,帮助学校规划、运维和改进IT系统。基于ITIL 流程框架,满足对事故管理、问题管理、可用性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发布管理、服务水平管理及知识库等管理需求,帮助学校实现ITIL优化管理。
建立IT服务管理系统,基于ITIL流程框架和SLA理念,使学校信息技术服务进入流程化,规范化和自动
化模式。通过制定SLA,反应用户的满意度,让IT 部门的表现与业务
需求相关联。服务水平越高,则说明IT部门做得越好。IT 部门还可以根据SLA 来优化配置和调度资源,以响应不同优先级的需求。

更多推荐

管理,学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