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头移动公司通信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材料篇
一、水泥
1、要求施工用水泥必须提供准用证和出厂合格证,核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和出厂日期。使用前对所有水泥进行复验;
2、严禁使用出厂时间超过三个月的水泥;
3、集中存放地点应干燥,有防水和防雨措施;
4、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不同品牌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二、中砂
1、选用粒径为0.3mm~0.5mm的中砂;
2、含泥量不大于3%。
三、碎石
1、采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人工碎石或天然砾石,严禁使用卵石;
2、石子采用粒径5mm~32mm,不得使用风化石。
3、石子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25%;
4、含泥量不大于3%。
5、硫化物和硫酸盐类含量,按重量计不得超过1%。
四、普通烧结砖
1.采用MU15.0以上一等机制普通烧结砖;
2.同一批次的砖使用前必须对其强度进行复检;
3.砌砖前应提前1-2天将砖浇水润湿,雨天作业严禁使用含水率呈饱和状态的砖。
4.严禁使用耐水性差,遇水后强度降低的炉渣砖或矽酸盐砖。
五、PE管
1、施工单位在使用前应检查PE管的规格、型号(Ø110/100mm)及外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PE管进入施工场地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材料检验合格证;
3.PE管管身及管口不得变形,外壁上产品标识清楚;
4.PE管内外壁要均匀光滑、颜色均匀一致,无分解变色线及无明显杂质,无气泡、裂口,内壁紧密熔结、无开脱现象。
六、PVC管
1、PVC管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形变,色谱、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孔径、壁厚负偏差应不大于1mm。
2、单孔双壁(PVC)波纹管,其外径一般在100mm~110mm,(也可按需生产),单根长6m;外壁上产品标识清楚。
3.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产品检验合格证方可进入施工场地。
八、多孔梅花管(含接续组件)
1、多孔管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形变,色谱、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孔径、壁厚负偏差应不大于1mm;
2、多孔管单孔内径一般在25mm~32mm。管长一般在6m以上,可按需生产,最长可达200m;
3、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材料检验合格证方可进入施工场地。外壁上产品标识清楚。
九、钢管
1、钢管外径允许偏差±1.0%,壁厚允许偏差+5.0%,-12.5%,管孔内壁应光滑,无节疤、无裂缝;
2、钢管规格、数量根据设计要求选用。
3、管壁内外镀锌均匀、牢固、无飞刺, 不得有未镀上锌的黑斑和气泡存在。允许有不大的粗糙面和局部的锌瘤存在;
十、电缆托架及穿钉
1、人孔内安装的电缆托架(60cm),应用铸钢或型钢制成,不得使用铸铁制造。
2、人孔内安装的托架穿钉使用(M16)的穿钉,采用热镀锌表面防护处理。
3、电缆托架及穿钉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
十一、人孔口圈(含外盖、内盖、井圈)
1、人手孔口圈(含外盖、内盖、井圈)的规格、型号、数量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人手孔口圈(含外盖、内盖、井圈)表面应完整,无飞刺、砂眼等缺陷,要质地应坚实;
3、盖与口圈应吻合,吻合后应平稳、不翘动;
4、盖的外缘与口圈的内缘间隙应小于3mm;盖与口圈吻合后,盖边缘应高于口圈1mm~3mm。
十二、钢筋(圆钢)
1、圆钢级别、规格(¢12mm-¢18mm)、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箍筋弯钩为135°,且平直长度>10倍直径,圆形箍筋搭接长度>50倍直径,弯钩135°且钩住主钢筋。
十三、预制人孔上覆
1、预制的人孔上覆的钢筋型号、加工、绑扎,混凝土的标号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2、上覆外形尺寸、设置的高程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外形尺寸偏差应不大于20mm,厚度允许最大偏差不大于5mm,预留孔洞的位置及形状,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预制上覆必须达到设计强度。上覆底面应平整、光滑、不露筋、无蜂窝等缺陷
十四、混凝土(砼)配合比
1、搅拌用水达到饮用水或无害地下或地表水标准;
2、有条件地区可使用商品砼, 但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分层等现象,二次转运须使用机械翻斗车,运输过程不宜超过两小时;
3、不能使用商品砼的,必须使用机械搅拌,禁止人工搅拌;
4、拌制砼根据试验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用量,拌制时间不少于三分钟,常用砼的配合比如下:
砼 | 每立方米用料量 | 配合比 | ||||||
水 | 水泥 | 砂 | 石子 | 水 | 水泥 | 砂 | 石子 | |
C15 | 175 | 246 | 756 | 1183 | 0.71 | 1 | 3.073 | 4.809 |
C25 | 185 | 336 | 639 | 1240 | 0.55 | 1 | 1.902 | 3.690 |
十五、砂浆配合比
1、搅拌用水达到饮用水或无害地下或地表水标准;
2、拌制砂浆根据实验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用量,拌制时间不少于两分钟,常用砂浆的配合比如下:
砂浆 | 每立方米用料量 | 重量比 | ||
水泥 | 砂 | 水泥 | 砂 | |
M5 | 246 | 756 | 1 | 3.073 |
M10 | 336 | 639 | 1 | 1.902 |
3.砂浆随拌随用,一次拌制要求4h内使用完,高温施工时要求2h内使用完。
工艺篇
一、工程测量
1、通信管道工程测量,必须依据设计图纸及城市规划部门已批准的位置、坐标和高程进行;
2、施工前,必须依据设计图纸和现场交底的控制点,进行通信管道及人(手)孔位置的复
测,并按施工需要钉设桩点,复测钉设的桩(板)符合以下规定:
(1)直线管道,自人手孔中心3m~5m处开始,沿管线每隔20m~25m设一桩(板);设计为弯道时,桩(板)应适当加密;
(2)桩点设置应牢固,顶部与地面平齐;
(3)平面复测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管道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
(b)直通型人手孔的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100mm;
(c)管道转角处的人手孔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0mm;
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的高程允许误差应不大于±5mm,两点的间距应不大于150m;
4、临时水准点必须牢固、可靠,顶部必须平整、稳定,并有明显标记;
5、通信管道的各种高程,以临时水准点为基础,允许误差应不大于±10mm。
6、施工时,必须按以下规定进行校测:
(1)在完成沟(坑)挖方及地基处理后,应校测管道沟及人手孔坑地基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水平桩错位或丢失,应及时进行校测并补设桩点;
(3)凡在沟(坑)中的其他管、线、地下设施,必须测量其顶部(底部)的高程、宽度,及其与临近人手孔和通信管道的相对位置(垂直、水平隔距),并注明其类别、规格,并编入竣工资料。
二、土方开挖(开挖沟(坑)
1、管道土方开挖施工时,当遇到不稳定土或有腐蚀性的土时,应及时提出设计变更,按设计单位提出的处理意见进行施工;
2、当管道与其他底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小于设计规范要求,或危及其他设施安全
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反映,在未取得建设单位和产权单位的同时时,不得继续施工;
3、挖掘沟(坑)如发现埋藏物,特别是文物、古董等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负责保护现场,与文物部门联系,在未得到妥善解决之前,严禁在该地段继续施工;
4、 施工现场条件允许,土层坚实及地下水位低于沟(坑)底,且挖深超过3m时,可采用放坡法施工。
5、 当管道沟及人孔坑深度超过3m时,应适当增设倒土平台(宽40cm)或加大放坡系数。
6、 挖掘不需要支撑护土板的人(手)孔坑,其坑的平面形状应与人(手)孔形状相同,坑的侧壁与人(手)孔外壁的外侧间距不应小于0.4m;
7、 挖掘需支撑护土板的人(手)孔坑,宜挖矩形坑,人(手)孔的长边与人(手)孔外壁长边的外侧间距不应小于0.3m,宽不应小于0.4m;
8、管道沟底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人手孔(坑)底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9、若设计图纸对是否需支撑护土板的地段无具体规定,遇下列地段应支撑护土板:
(1)横穿车行道的;
(2)沟(坑)的土壤是松软的回填土、瓦砾、砂土、级配砂石层的;
3)沟(坑)土质松软且深度低于地下水位的;
4)施工现场条件所限无法放坡法施工而需要支撑护土板的,或与其他管线平行较长且相距较小的地段;
10、挖沟(坑)接近设计底部高程时,应避免挖掘过深破坏原土结构;如挖深超过设计标高10cm,应填铺灰土或级配砂石并夯实;
11、管道施工现场堆土,不仅符合市政等部门的要求,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开凿的路面及挖出的石块等应与泥土分别堆置;
(2)堆土不应紧靠碎砖或土坯墙,并应留有人行通道;
(3)城镇内的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
(4)堆土不应压埋消火栓、闸门、光(电)缆线路标石以及市政管线的检查井、雨水井等;
(5)堆土的坡脚边应距沟(坑)边40cm以上;
12、挖掘沟(坑)时,严禁在有积水的情况下作业,必须把水排放后进行挖掘工作;
13、通信管道的沟(坑)挖成后,凡遇被水冲泡的,必须重新进行人工地基处理,否则,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4、挖掘通信管道沟(坑)施工现场,应设置红白相间的临时护栏或醒目的标志;
15、室外最低气温在零下5℃时,对所挖的沟(坑)底部,应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
三、铺设管道
3.1、管道地基与基础
1、管道的规格、程式和管群断面组合应符合设计要求;
2、通信管道的地基处理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采用天然地基的管道沟挖成后必须夯实抄平,地基表面高程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mm;
3、通信管道沟底基础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基础宽630mm以下时,其沟底宽度应为基础宽度加300mm;2)管道基础宽630mm以上时,其沟底宽度应为基础宽度加600mm;
4、通信管道基础的中心线应符合设计规定,左右偏差不应大于±10m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10mm;
5、通信管道基础宽度,应比管道组群宽度加宽10cm(即每侧各宽5cm);管道包封时,管道基础宽度应为管群宽度两侧各加包封厚度;
6、通信管道管顶至路面的埋设深度因满足如下要求:
管道类别 | 人行道下 | 车行道下 | 与电车轨道交越 | 与铁道交越 |
塑料管、水泥管 | 0.7m | 0.8m | 1.0m | 1.5m |
钢管 | 0.5m | 0.6m | 0.8m | 1.2m |
7、当埋深达不到上述的要求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保护;
8、塑料管道基础在土质较好的地区,挖好沟槽后夯实沟底,回填50mm细砂或细土;土质差的地区,挖好沟槽后应做混凝土基础,基础上回填50mm细砂或细土,必要时对管道进行混凝土包封; (一般情况根据实际设计及当地主管部门的要求)
3.2、塑料管道铺设
1、塑料管铺管及接续时,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
2、 管材材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材的规格和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设计要求;2) 正常的温度环境宜选用聚氯乙烯(PVC-U)塑料管;3) 在鼠害、白蚁地区,宜选用具有相应防护能力的塑料管;
更多推荐
设计,符合,管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