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质量管理方法
一、全面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观点
费根堡姆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ISO标准中全面管理管理被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的价值观、技巧及工具.
(二)设计开发过程质量工作
1、进行市场研究、确定顾客需求
2、制定产品质量计划、进行质量设计
通常产品质量计划应包括:
(1)确定所开发产品的质量目标.
产品的综合质量水平,如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等等;
产品的性能指标,如可用性、有效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寿命等目标;
并与同类或相似产品对比,确定所开发产品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
(2)规定所开发产品的目标成本界限。
(3)规定所开发产品的专门质量措施。
(4)把这些专门质量措施项目分配到相应的承担部门并明确其责任与权利.
(5)提出随工作进展修改和完善产品质量计划的程序与环节。
                  金                  C:成本曲线
    盈利区
    亏损区          亏损区
                S:销售额曲线
    质量水平   
0    Q1        Q2        Q3
                    设计质量与成本的曲线关系
3、设计评审
评审的目的在于确定提供评审的设计结果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以及在进入下一阶段之前是否应做出改变,它也应确定在提出进一步的对策之前,用于下一阶段的文件是否足够。同时它也是为了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4、试制、试验与鉴定
通过试制、试验与鉴定,可以取得大量质量情报.根据这些质量情报,一则可以确认设计意图与质量目标的实际符合程度,二则可以反馈给设计人员进一步完善设计。
5、设计更改的控制——设计变更会一直伴随整个新产品开发的过程。
6、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的发放控制
(三)制造过程的质量工作

1、人员准备
2、物资和能源准备
3、装备准备
4、工艺准备
5、计量仪器准备
6、设计组织生产方案
7、质量控制系统设计,质量职责确认
8、验证工艺及装备

(四)销售和使用过程的质量工作
(1)在销售过程中进行市场调查,收集市场信息,确定用户和市场对产品需求;
(2)搞好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职能,作好产品交付;
(3)搞好产品宣传介绍、推销以及广告活动,完成售前和售后服务.
(五)服务质量管理
1、生产与服务的区别
生产与服务主要区别一览表
制造性生产的主要特征
劳务性生产(服务)的主要特征
产品是有形的
产品是无形的
生产和消费不是同时的
生产和消费是同时的
生产不与顾客接触
生产要与顾客接触
顾客对生产过程几乎不干预
顾客对生产过程有较大程度的干预
产品可以库存
产品不能库存
产品可运送
产品不能运送
不良产品可修理、调换、退货
不良产品难以修理,不可调换、退货
质量、效率有标准、且易于测定
质量、效率难以测定,标准难确定
生产效率、生产能力利用率高
生产效率、生产能力利用率较低
生产设施位置可远离顾客
生产设施位置必须靠近顾客
生产环境对顾客没影响
生产环境对顾客有较大影响
生产人员的技能较窄
生产人员的技能较宽
对需求的反应时间可以较长
对需求的反应时间短
2、服务开发的质量管理
服务企业的质量管理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主要原因有:
①相当多的服务企业规模较小,资源相当有限;
②一些公共服务部门竞争性较低,没有创新的动力
③还有一些服务行业受政府管制较多,服务企业可能没有进行服务创新的机会
④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服务的创新要比一般产品的创新更加困难
3、服务设计质量管理-—服务设计是服务质量体系中的重要因素。
设计一项服务的过程包括把服务提要的内容转化成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和服务控制规范,同时反映出服务组织的选择方案(例如目标、政策和成本).
服务设计方法——服务蓝图:在分析和用图表示服务过程的不同阶段时所采用的一种系统的方法。
蓝图技术的基础详细地描述服务提供随时间变化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使确定和避免质量缺陷成为可能,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应用服务蓝图的四个步骤是:

(1)绘制事件的过程
(2)分清可确定的缺陷;
(3)建立时间框架;
(4)分析获利能力.

更多推荐

质量,服务,产品,设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