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顺昌吴地中三叠世正长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收稿日期:2020-06-
15 作者简介:李国文(1986-),男,工程师,地质矿产专业。李国文
(福建省闽北地质大队,福州,350002
)摘 要 为确定顺昌吴地花岗岩体的成因和构造背景,对其进行LA-
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的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220.8±2.7)Ma
(N=12,MSWD=0.87),属于中三叠世岩浆活动产物。岩体具有富硅(SiO2为7
3.66%~74.00%)、富铝(Al2O3为12.57%~13.61%)、富碱(Na2O+K2O为6
.65%~8.20%),贫铁、贫镁的特征。稀土元素含量较低,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富集R
b、U、Th、K等大离
子亲石元素和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Nb、P、Ti等元素,属于过铝质的钾玄岩系列
的高分异“S
”型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该岩体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由古老地壳重熔再经高度分离结晶作用形成。
关键词 中三叠世 正长花岗岩 锆石U-Pb测年 高分异 顺昌吴地
福建境内加里东期至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大面积的酸性花岗岩类,且多数位于政和—大埔断裂带及以西区域。近年来,通过1∶5万大历口、安丰桥、顺昌县3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顺昌大历口吴地一带厘定出正长花岗岩岩体,并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测量,充分研究其规模、形态等地质特征,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测年等测试手段,分析探讨其侵入年代以及构造环境,以期为今后找矿提供线索。
1 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华南大陆东部沿海中生代岩浆带,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侵入岩分布广泛。自古元古代以来,经历多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区内有较强的变质变形作用。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古元古代—早古生代变质岩、中生代陆相碎屑岩及火山碎屑岩,自加里东期至燕山晚期发育中酸性花岗岩类,其中加里东期侵入岩岩性以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为主,中基性侵入岩零星分布,燕山期侵入岩以正长花岗岩为主,伟晶岩、花岗斑岩零星分布。研究区构造发育,主要有政和—大埔断裂、南平—宁化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对该区矿产形成与
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
1,2]。吴地花岗岩岩体出露面积约14.1km
2(图1)。岩体在平面上呈不规则三角状,相对于3
61第 3 期福 建 地 质 Geology of Fujian
更多推荐
地质,构造,研究,岩浆,侵入,形成,岩体,顺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