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矿产资源
M ineral resources
新疆伊犁地区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研究
宫 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 要:
通过分析新疆伊犁地区盆地成矿历史、区域构造以及地质地层特征可知,矿体地质为大沟岩组、地下深层岩群岩组、河湖岩群岩组是金属矿主要成矿单位,矿床形成根据成矿带类型,可总结为火山沉积型。在研究成矿潜力中,初步研究了伊犁盆地火山沉积矿床,形成于地壳断裂带和新构造运动强烈带与火山带三种地质环境下,成为新构造山间盆地。伊犁金属成矿带地质良好环境优越,具有较大潜力和良好的成矿条件。
关键词:
新疆伊犁地区;矿体地质特征;形成条件中图分类号:O64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5065(2020)21-0089-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potential of ore bodies in Yili area, Xinjiang
GONG Chen
(The first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team of Xinjia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Urumqi 830011,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history, regional structure and geological strati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Yili Basin in Xinjiang, it is known that the ore body geology is Dagou rock group, underground deep rock group rock group rock group 
and river lake rock group rock group rock group, which are the main metallogenic units of metal deposits.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metallogenic belt, the deposit formation can be summarized as volcanic sedimentary type. In the study of metallogenic potential, the volcanic sedimentary deposits in Yili Basin were preliminarily studied, which formed in three geological environments: crustal fault zone, neotectonic movement belt and volcanic belt, and became a neotectonic Intermountain basin. The Yili metal metallogenic belt has good geology, favorable environment, great potential and goo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Keywords: Yili area, Xinjia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e bodies; formation conditions
由于地区地壳变迁成就了伊犁地区丰富的金铜多金属成矿带,有新疆最大的金矿——阿希金矿、全国规模最大的铜矿——阿舍勒铜矿,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矿种高达九类86种,其中28种具有工业储量,具备建
成我国西北部重要矿产基地的条件[1]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地区之一,新疆伊犁地区蕴含了无限潜力,然而近些年来,国内发展迅速,生活水平的提升,让民众对矿产资源需求也与日俱增,相对采集矿产也面临瓶颈,对于矿产资源提供与需求的矛盾逐渐体现出来,此情况仍有持续发展下去的趋势,在供不应求的状况迫使下,需要每年从国外进口矿产,对国内经济发展增添了部分负担。因此需要对该地区进行矿体地质特征和成矿潜力进行研究,为未来的矿产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新疆伊犁地区矿体地质特征分析
伊犁地区造山带落于吐拉苏火山盆地,所处地区是造山
带内较稳定的地块,处于山间盆地。而整个伊犁地区由两条主导性的断裂带组成科古尔琴山南坡断裂带、伊犁盆地北缘断裂带,地质构造图如下图1所示。
这两条断裂带伴随日渐明显的断层效应,对伊犁边缘地块产生了影响,断陷的地岩、地层、地下岩浆,
沉积相融造就了岩晶异化,从而引发地表以下地块“暗流”运动频繁,
在数年影响之下,板块再次产生变动,每一次细微变化,都是构造成现在成矿带所需的必备条件,水文地质受到影响,产生层间水混合氧化带,与吐拉苏火山盆地相互作用,从而造就了火山岩型金矿,这是形成矿床至关重要的条件。研究表明,伊犁地区断裂带所产生的剧烈地块运动,形成了地块裂隙相辅相成的格局,又与古火山喷发机构分布,形成乌拉尔萨克效应,而在地层长期沉淀着富含矿体的岩层颗粒,经过氧化也渐渐形规模较大的成矿体,说明了伊犁盆地成矿在地质、空间上,
都具有成矿特点。
图1  断裂带地质构造略图
收稿日期:
2020-10作者简介:
宫辰,男,生于1988年,汉族,安徽蒙城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址矿产(金属)。
矿产资源
M ineral resources
1.1 研究盆地成矿历史
因伊犁自治州地处中亚内陆腹地,境内即分布着崇山峻岭,又有广阔的山间平原盆地,和河谷地,“三山两盆两谷”,复杂的地势形成了如今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主要成矿的地块分布较均匀,多为盆地,这也与盆地地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由于水氧结合形成的氧化效应,对矿结晶体的产生,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与作用[2]。近些年盆地逐渐有
上升趋势,地块运动推动着成矿带迈向未知走向。而盆地演化其实一直没有停止步伐,早期氧化带也在不断更替,到了侏罗纪中期,盆地趋势基本处于平稳,水土沉积,地块岩晶经过前期运动,渐渐被打磨,形成砾体和矿化,到了后期因地块构造运动相对减小,为盆地地段构造了最有利的环境。伊犁盆地也正因如此,孕育了如今的成矿背景,成就了现今的成矿带。
1.2 分析成矿区域构造
矿床和岩石一样,都是一定地质环境中的产物,伊犁地区处断裂带与火山盆地,地表之下的沉积岩,受地下火山岩浆侵蚀、堆积和逐渐均衡混合,组合建立成规模不一的沉积矿床。
研究也表明,成矿则需具有陆上地表环境条件(包括山谷、山口、河道、河谷、盆地等),这一点伊犁地区全面符合。地球外部环境不断变化,沿板块结合带或碰撞带上常有火山——入侵岩带发育,原地表沉积下形成的岩石和矿物质,因沉积后随着不断堆积、压实再沉积成岩,以至深埋,或因构造、岩浆、变质作用的发生,而改变其所处的环境或背景,从而使其中的有用物质进一步迁移或富集。而在岩浆来源和地质背景条件下,形成不同系列的金属矿床。最后原在深层环境中形成的矿床也可因地壳上升而露出地表,受地表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最终显现成丰富的成矿带。
1.3 地层地质特征研究
西天山山脉及其支脉婆罗科努山横贯通整个伊犁自治州南部,河谷于东部顶点,特克斯河与巩乃斯河交汇处,地势由东向西倾斜。
在各项区域地质研究中,西天山常被分为,南天山、北天山、中天山三个大构造单元,其中伊犁盆地地块为北天山主体板块活动边缘,区域内地层主要有大沟岩组、地下深层岩群岩组、河湖岩群岩组,各岩组密切分布与伊犁盆地北缘断裂带,吐拉苏火山带与其地下暗河流通,原岩在地层间活动更加强烈,逐渐形成富氧火山岩、酸性火山岩、基群岩群沉积火山岩,吐拉苏火山内部高温岩浆和多种火山岩混合,又与在地表渗透进入的酸性水质融合,淬炼成混合液态熔体,后经地下低温效应从而形成固态或岩晶状态,构成了伊犁地区与吐拉苏断陷盆地中,火山、盆地、岩系等多重关系链,最终形成多形态物质——金、铅、锌等矿床系列。以阿希金矿为例,该矿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大规模金矿床,成矿条件与上诉因素完全契合。
2 成矿潜力分析
该区域内生金属矿床,属于火山沉积类型,是特殊的成矿控制构造、岩石、酸性水质和其他矿物质、热液混合改造的火山建造组合特征。此类型是深层带开发矿床,和普通地质矿床环境还是有很大差异,这种情况矿床的形态,将它们规为《火山深成旋回矿床》。而这类矿床的形成,都需要以下条件:
①伊犁境内主要河流分布对形成地下岩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等,构成新疆水量最大的河流,可以理解为遍布整个新疆,包括各个矿床。额尔齐斯河流经阿勒泰、哈巴河、向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后与鄂毕河汇合,注入北冰洋,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特殊水质常年冲刷断陷地块,包含的矿物质与地岩层融合,从而导致表岩脱落,形成岩群岩组。②火山山脉。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由地下熔融物质及其携带的固体碎屑冲出地表后堆积形成的山体。火山活动地区,与地壳断裂带、新构造运动强烈带或板块构造边缘软弱带有关,常成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多靠盆地分布。地壳之下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分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火山发生活动时,处于断陷带喷发的火山为地下带来大量矿物质,这些矿物质是成矿的必备条件,矿物质与岩群混合,在地下形成新形态物质,物质分布广泛,从而构成大规模成矿床。③火山沉积矿床。火山沉积矿床不同于地表矿床,是由地壳剧烈运动发生撞击,所挤压出的隆起,后迁移成断裂带内部所产生的深层带中。板块的一系列运动造就了金属矿床现今地质环境,相对于乌拉尔蒙古成矿带,矿域中碰撞出的沉积型金成矿的地质更为兼容并包,使伊犁成为世界成矿带中最具有潜力的地区,成矿潜力不可限量。④矿床所处地势。板块变更是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古陆时期地壳剧烈运动碰撞,地块隆起或凹陷,在大陆板块彼此碰撞的汇集型板块边界下,形成了大陆与大陆间的冲击带,也造成了大褶皱山脉。早期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动都十分活跃,板块受到扩张,又形成凹式地区,同时也出现断陷带。中期大陆板块活动减小,地块区域也相对平稳,由于火山沉积矿床更贴合深源能量及地下磁场,也正因如此,经过时间与环境的雕琢所形成的天然作物,金属成矿带是最好的馈赠与宝藏,具有无限的成矿潜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疆伊犁研究区基岩状态明显,该地区区域内成矿物质运动强烈且频繁,是多种类金属成矿最具潜力地带。该处多处地势均匀具备成矿条件,且成矿地质良好,认为在外缘带成矿潜力大。
本文对新疆伊犁地区金、铜、铅、锌等金属矿床做出研究,综合了前人工作基础,再次对该地区地质、环境、和矿床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出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潜力,从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条件,岩群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该地区具备良好的成矿潜力。
[1] 易志强,郭贤培,文景,等.东秦岭西官庄—镇平断裂带两侧金矿成矿
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J].金属矿山,2018,509(11):118-125.
[2] 李若坚,陈远荣,谷瑞祺,等.广西猫儿山花岗岩及其相邻基底地层岩
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潜力[J].中国地质,2020,47(02):528-537.
90

更多推荐

成矿,形成,火山,地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