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课标分析
“岩石”在课程标准中属于地球与宇宙的范畴,在低幼年段,儿童就从各种媒体接触到“地球”这个名词,科学课程有责任使小学生获得有关地球的更完整的印象,这包括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以及因地球的运动而引起的各种变化。让小学生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球物质的性质,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有关的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还可以使他们对习以为常的地球物质“刮目相看”,意识到地球物质的价值和保护它们的重要性。本课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等一系列的特征。在观察上,不再只停留在颜色、光滑还是粗糙、是否透明等这些常见的物质属性方面,而是要进一步从岩石的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观察。这是由于岩石是在各种不同的地质作用下产生的,是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构成的,由矿物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这几种岩石从成因上分类分别属于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在结构和构造上有显著的不同。通过本课教学,不仅认识这几种岩石的特性,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这将为今后理解岩石的特性和成因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学情分析
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观察的方法学生应该可以掌握,但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对生活中的岩石进行识别还有点困难,因此希望通过本课的教学,能使学生形成对岩石进行初步识别的概念。三年级学习了感官观察法,这一课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去观察岩石,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观察,借助实验深入研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评测练习
一、填空
1、页岩、()、()、()、()、大理岩等是我们常见的岩石,它们在生产生活中被人们广泛应用。
2、()是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
3、()是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二、选择
1、下面岩石中遇盐酸冒气泡的是()
A.花岗岩  B.页岩    C.石灰岩
2、下面岩石中容易分层的是()
A.板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
3、下面岩石中有不同颜色,很坚硬,可用于建筑方面的是()
A.砂岩
B.花岗岩
C.砾岩
4、岩石学家常常观察岩石的(),对岩石种类做出判断。
A.颜色
B.光滑程度
C.成分和颗粒
三、问答
我们常见的岩石有哪些?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材分析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和矿物”单元第2课。教学是在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的,学生已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和描述岩石的特点,本节课的任务就是进一步观察岩石,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借助工具和实验)来观察岩石。在学会
观察岩石外部特征的基础上深入观察岩石的结构和构造。能够初步认识页岩、砂岩、花岗石、石灰岩、大理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利用岩石的显著特征能够识别岩石的种类,分析颗粒组成进一步鉴别岩石的种类。初步了解构成岩石的颗粒,为下课《岩石的组成》打下学习的基础。
本节课围绕两个探究活动展开:一是进一步观察岩石。对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等几种常见的岩石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以了解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为主要的观察目的,通过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二是识别岩石。能够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来辨别是哪种岩石。要求学生能够在对岩石进一步观察的基础上,综合概括不同编号的岩石的显著特征,通过查阅资料,识别不同编号的岩石分属什么种类,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学家对岩石种类作出判断的方法,如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的成分和颗粒组成,对岩石种类作出判断。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的显著特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描述、记录几种常见岩石的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的重要;
2、通过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科学交流的质疑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岩石进一步观察,知道岩石的特征并能鉴别它们的种类。
教学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砾岩、滴管、稀盐酸、放大镜、每组用于清洗滴稀盐酸的岩石的水杯一只、毛巾一块、镊子一只。
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见到。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六块岩石,其中有页岩、砂岩、砾岩、石灰岩、大理岩花岗岩,这些岩石在生产生活中被人们广泛应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几种常见的岩石。(板书课题)
二、观察岩石实验
1、这些岩石有哪些特点呢,你想用什么方法去观察?观察它的哪些方面呢?
2、学生讨论并阐述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观察内容。(感官观察法、借助工具)
3、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新的观察方法,滴稀盐酸看岩石的反应,稀盐酸是一种有腐蚀性的
化学药品,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溅到皮肤或者自己同学的衣服上,我们的稀盐酸是盛放在这个滴瓶中的,捏一下上面的橡胶塞,吸取稀盐酸,滴一滴在岩石上进行观察。滴完盐酸的岩石放入烧杯中的水中,为了能够更加详细的去观察,老师这里列了一张记录表,大家看:
岩石观察记录表
第实验小组
(二)学生观察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在观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跟进落实。
(三)学生实验汇报
4、教师组织汇报:
同学们我们可以交流了吗?如果你们已经完成,用正确的坐姿来告诉老师。
5、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认真去听,把你们观察的跟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标记出来。
三、识别岩石
1、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主要特征,但是这些岩石叫什么名字呢?下面我们结合观察记录表和岩石,对照课本68页的资料,识别这些岩石,并把它们的名字填写在记录表上。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辨别。
3、小结:岩石学家还经常根据岩石重要特征,通过检索的方法来识别岩石名称。

更多推荐

岩石,观察,学生,科学,方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