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新邵县大新金矿床地质特征㊁找矿标志及找矿潜力分析
作者简介:黄宝亮(1985-),男,广西都安人,本科,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㊂
黄宝亮,曹中华,施㊀科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ʻ二队,湖南长沙410014)
摘㊀要:大新金矿位于湘中白马山 龙山金锑多金属成矿带上,该成矿带内已发现多个金锑矿床(点)㊂大新金矿位于该成矿带的中部,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含矿地层为震旦系下统江口组(Zaj),矿体受北东向㊁北西向及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㊂本文总结了该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对矿区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具有找到大型金矿床的潜力㊂
关键词:大新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找矿潜力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339(2018)02-0017-03
㊀㊀大新金矿位于湘中白马山 龙山东西向成矿带中部,前人在该成矿带做了大量工作,发现了龙山金锑矿㊁
大新金矿㊁高家坳金矿㊁青京寨金矿㊁古台山钨锑金矿㊁白云铺金铅锌矿等多处金锑铅锌矿床(点)㊂大新金矿为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产于震旦系江口组含砾砂质板岩的断裂构造破碎带中㊂笔者通过分析总结大新金矿
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对矿床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提出下一步找矿方向㊂
1㊀区域地质背景
大新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地处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的接合部位之雪峰山弧形构造带由北北东向北东东向偏转的弧形弯曲处的东南侧㊂
图1㊀大新金矿区域构造简图
1 石炭系⁃二叠系;2 泥盆系;3 奥陶系⁃志留系;4 震旦系⁃寒武系;5 板溪群;6 燕山晚期花岗岩;7 印支期花岗岩;8 加里东期花岗岩;9 基底断裂;10 穹窿构造;11 金(锑)矿床(点)
区域地层从元古界板溪群至三叠系地层大部分均有出露,其中震旦⁃寒武系地层岩性以浅变质碎屑岩为主,
富含Au㊁Sb㊁W㊁Cu㊁Pb㊁Zn㊁As等成矿元素,Au的峰度值
为(5.6 21)ˑ10-
9,尤其以震旦系江口组地层最高,为区域金矿主要矿源层㊂
白马山㊁大乘山㊁龙山三个穹窿构造呈近东西向展布,受加里东期㊁燕山期等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并在构造有利部位形成工业矿体㊂大新金矿床位于区域性NE向(桃江 城步断裂㊁涟源 黄亭市断裂)与NW向(邵阳 郴州断裂㊁锡矿山 涟源断裂)4条深大断裂夹持地块的中部(图1)㊂
区域岩浆活动强烈,主要有加里东期白马山岩体及印支期天龙山岩体等㊂岩浆活动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和热动力条件㊂
2㊀矿区地质特征
2.1㊀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次为寒武系㊁泥盆系及第四系㊂
震旦系可分为上㊁下统,分四个岩性组:①下统江口组(Zaj):为矿区的赋矿地层,岩性为浅灰
㊁青灰色含砾砂质板岩㊁含砾凝灰质砂质板岩等㊂②下统南沱组(Zann):整合于江口组之上,岩性以深灰色含砾冰碛砾泥岩为主㊂③上统陡山沱组(Zbd):岩性以灰黑色炭质板岩㊁薄层硅质岩为主㊂④上统灯影组(Zbdn):岩性以灰色条带状变质硅质岩为主㊂
2.2㊀构造
矿区位于大乘山复式背斜的北东部㊂区内构造形迹以北东向为主,褶皱较发育㊂背斜核部地层为震旦系,两翼为寒武系及泥盆系㊂
本区断裂构造具多期次活动特征,有北东㊁北西㊁南北向及近东西向4组构造,其中南北向与北东向构造交汇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㊂
北东向断裂是矿区主要的导矿及容矿构造(以F5为
代表),该断裂为左行逆断层,倾向北西,倾角21ʎ 76ʎ㊂
71
该断裂控制⑤号矿脉产出,在区内出露长约7km,厚5 91.71m,带内发育0.40 16.36m不等厚度的断层泥㊂破碎带内普遍存在硅化㊁绿泥石化㊁黄铁矿化以及毒砂化,局部具碳酸盐化㊁辉锑矿化等蚀变㊂
北西向断裂是矿区主要容矿构造之一(以F1㊁F7为代表),该组大多为张扭性断裂,分别控制①㊁⑦号矿脉的产出㊂断裂带长150 940m,厚0.5 4.5m,倾向北东,倾角55ʎ 83ʎ㊂断裂带内可见具硅化㊁黄铁矿化以及毒矿化等矿化蚀变㊂
南北向断裂主要有F9㊁F10㊁F11㊁F12㊁F14㊁F16断裂等,为张扭性断裂,分别控制⑨㊁⑩㊁ ㊁ ㊁ ㊁ 号矿脉产出,长200 700m不等,厚0.5 10m,矿脉倾向西,倾角52ʎ 85ʎ,沿断裂带局部有石英脉充填,矿化主要有黄铁矿化㊁辉锑矿化㊁毒砂化等㊂
矿区内的近东西向断裂不发育,仅个别槽探揭露到,规模小,可能为北东向构造的派生构造㊂
2.3㊀岩浆岩
矿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个别钻孔深部见到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脉㊂另据该区地磁异常及湖南省物探队资料反映,该区深部有隐伏花岗岩基存在㊂
2.4㊀地球化学特征
(1)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㊂矿区1ʒ1万地化剖面测量时圈定金异常7个,其中Ⅰ㊁Ⅱ号金异常规模较大,浓集中心明显,与断裂构造吻合较好(图2)㊂其中
Ⅰ号金异常带呈北东走向,沿走向北东端未封边,长约6.63km,宽20 300m,异常分带明显,有两处明显的异常浓集中心㊂异常峰值为1186ˑ10-9,平均异常强度53.93ˑ10-9,异常衬度14.27㊂该异常与As㊁Sb异常套合较好,与矿区⑤号主矿脉相吻合㊂Ⅱ号金异常带呈北西走向,沿东南走向方向未封边,长约0.81km,宽20 160m,该异常未见内带,峰值为38.7ˑ10-9,平均异常强度18.85ˑ10-9,异常衬度4.99㊂该异常与As㊁Sb异常套合部位基本与区内①号矿脉相吻合㊂
(2)岩石地球化学特征㊂通过对⑤号脉进行原生晕样采集分析,光谱分析Au㊁As㊁Sb㊁Zn㊁Pb㊁Cu㊁W㊁Sn㊁Co㊁Mn㊁Mo等元素得知:矿区赋矿地层为震旦系下统江口组,其金平均含量为3.08ˑ10-9㊂与Au成矿相关元素为As㊁Sb,相关系数分别为0.702和0.276㊂通过对20线及53线Au㊁As㊁Sb三个元素异常与地质剖面图对比得知,与成矿密切相关的As㊁Sb前晕元素在⑤号矿脉地表走向及倾向延伸均有普遍存在,而且往矿脉倾向延伸方向含量有明显升高的趋势,推断⑤号矿脉往深部矿化稳定,仍有工业矿体存在的可能㊂
图2㊀大新金矿床地质简图 81
3㊀矿床地质特征
3.1㊀矿体特征
大新金矿床目前已发现金矿脉17条,已圈定金矿体7个,均产于震旦系下统江口组(Zaj)中,矿体具有膨大收缩㊁尖灭再现㊁分支复合现象㊂各矿体的地质特征见表1㊂
表1㊀大新金矿床各矿体地质特征一览表
矿脉编号矿体
编号
长度
厚度
/m平均厚/m斜深/m平均倾向
/(ʎ)平均倾角
/(ʎ)矿体形态
Au品位
(ˑ10-6)
Sb品位
(ˑ10-2)
①1-Ⅰ4100.53 4.351.67744575似层状1.29 7.06
5-Ⅰ2800.90 7.123.3535032262板柱状1.21 3.30
⑤5-Ⅱ5500.89 10.813.4972532067.8似层状2.31 3.08
5-Ⅲ29860.45 15.924.0872532063.1似层状1.02 2.05
⑧8-Ⅰ4000.68 1.590.979133060似层状1.26 7.060 7.33⑩10-Ⅰ4300.52 6.221.9627226561似层状1.74 4.860 2.80 11-Ⅰ2650.62 2.131.0710826575似层状1.31 4.83
3.2㊀矿石特征
矿石类型主要为破碎蚀变岩型矿石,次为石英脉型矿石和二者的混合矿石㊂矿石中金属矿物较常见的是黄铁矿,次为毒砂和褐铁矿;金银矿物含量甚微,包括自然金矿㊁银金矿;脉石矿物以石英㊁云母
居多,其次是白云石㊁方解石㊁绿泥石㊁高岭石等粘土,其他微量矿物包括闪锌矿㊁黄铜矿㊁方铅矿等㊂
矿石中金的载体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和毒砂,其次为自然金,再次为硅酸盐矿物中金㊂自然金其粒度在0.02
mm以下㊂黄铁矿㊁毒砂中的金可能主要以晶格金的形式存在㊂黄铁矿㊁毒砂的嵌布粒度主要在0.01 0.3mm之间㊂金的赋存状态按颗粒大小可分为可见金㊁次显微金,晶格金㊂
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晶粒结构㊁他形晶粒状结构㊁包含结构㊁交代侵蚀结构㊁碎裂结构等㊂矿区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㊁浸染状构造㊁斑点状构造㊁脉状⁃网脉状构造㊁角砾状构造等㊂
3.3㊀围岩蚀变
矿石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及毒砂化,其次为辉锑矿化㊁硅化及绿泥石化,局部具碳酸盐化㊂近矿围岩与矿体接触界线一般不清楚,金矿化与硅化㊁黄铁矿化㊁毒砂化关系最为密切,远离矿体黄铁矿化㊁毒砂化逐渐减弱㊂
4㊀找矿标志
4.1㊀岩性标志
本区矿脉均受控于震旦系下统江口组(Zaj),岩性为含砾砂质板岩或富含陆源火山碎屑物质的含砾砂质板岩,具重力流沉积特征,是本区金矿化的主要的赋矿层位㊂4.2㊀构造标志
本区金矿脉受北东向㊁北西向及近南北向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主干断裂(F5)与次级断裂的交汇部位矿化较富集㊂
4.3㊀矿化㊁蚀变标志
矿体具有黄铁矿化㊁毒砂矿化㊁褪色化以及硅化㊂黄铁矿㊁毒砂的含量与矿化强弱呈正相关,二者矿化类型同时出现的地段金品位比其他地段要高㊂
4.4㊀地球化学标志
本区成矿相关元素为Au㊁As㊁Sb,各元素异常强度高且浓集中心突出㊁元素套合好的部位是本区找矿的有利地段㊂
5㊀找矿潜力分析
大新金矿属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的金矿床,金矿脉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因此,加强矿区控矿构造的研究,弄清矿体分布及矿化富集规律,对指导本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㊂
(1)矿区主矿脉(5号脉)已控制长6580m,前晕元素As㊁Sb在20㊁53㊁57线矿脉深部均有明显异常存在,且往深部含量有升高趋势,显示该矿脉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㊂
(2)根据已发现矿体的形态特征㊁品位变化特征及矿石组合特征现象,对比周边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的产生深度,本区⑤号矿体向深部仍有较大的延伸空间,深部资源潜力较大,尤其是⑤号脉中段22线-53线㊁西南段61线-75线工程控制程度较低,深部仅有少数工程控制,矿体往深部及边部未封边,因此,围绕已知矿体的深边部勘查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㊂(3)本区①㊁⑧㊁⑩㊁ 号矿脉前期地表工程及中浅部钻孔均已控制到工业品位的金矿体,这些矿脉深部控制程度较低,加大对这些矿脉的深部勘查工作,将会有新的突破,矿床规模有望达到大型㊂
参考文献:
[1]㊀黄宝亮,董国军,施㊀科,等.湖南省新邵县大新矿区金矿详查工作总结[R].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ʻ二队,2016.[2]㊀胡㊀波,陈代雄,等.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大新金矿选矿验证试验和选矿扩大流程连续试验开发研究报告[R].2015.[3]㊀李武毅,张建国,等.湖南省新邵县大新矿区金矿普查报告[R].武警黄金第十一支队,2009.
[4]㊀龚贵伦,陈广浩,戴建斌,等.湖南大新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及矿床成因[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7(3):342-347.
91
更多推荐
构造,金矿,矿体,矿床,特征,断裂,矿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