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Ross Day翻译:Liu Y uxiang 去年,我的妻子和我决定离开城市到乡村去居住,我们
想买一处房子、一间工作房和一些地,这样我们就无需再
拘禁于闹市生活。西雅图的房产主们和房地产市场已经完
全发疯了,这也是我们俩儿想到距离西雅图市区一小时车
程的地方找个住处的原因。
这间工作室只是一个光秃秃的板房:水泥地面、板墙、
且没有窗户,室内有一两只灯泡用于照明。面积约120平
米,从地面到顶梁高度不到4米。
自己曾用过几个木工工作室,对需要什么样的布置已
胸有成竹:设计布局要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空间并有利于
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要考虑工作流程、
存储,并需谨记地面空间十分珍贵。工作室布置应尽可能
整洁利落,选用机械设备也考虑了这点。此外,工作室内
照明采用了自然光和灯光照明。
先制定蓝图,再着手实施
我先用6毫米厚的硬纸板制作了工作间设计的等比
例微缩模型,并按相应比例,制作了所需机械设备和工作
台及其它所有物件的占位板,这样就可以模拟工作间实际
场景,通过挪放这样小占位板,模拟出不同的布局组合、
摆放方位和工作流程。
我认为把工作间分
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比较好:一间用于摆放设
备(设备间),另一间用
于摆放工作台(工作台
间)。但是,我却不想把
这个工作间原有的宽敞
感觉搞没了。解决方案分
两部分:把工作台间的木制地板抬高,并采用部分隔断的
办法与设备间实现半隔离,隔断墙上部顶到房梁,一侧要
固定到墙上。
工作室的设备间用双推拉门,门靠近
木材储藏区域,门上的条状气孔促进
空气流通。
淡灰色环氧地板漆可以反射光线。
漆中混入桃核碎末,使地面防滑。
以免在关键区域挤占立面空间。储物隔板可用于放置各种模具以及不常用的工具设备等半隔离墙把设
备间和工作台
间分离开。墙
自身也提供了
很多储物空
间:一侧放置
各种夹具;另
一侧放置板
材。
6扇天窗和3扇宽窗保证了
充足的自然光照。位置移高3
的扇宽窗,进一步减少对墙
壁空间的占用。
条状木料存放位
置靠近大型设备。
木料存储架是一
端置入隔断墙内
的钢管。为提高支
撑强度,隔断墙为
木框结构,墙上端
固定到顶梁,侧面
固定到外墙上。
即使是台式机
械,也可以固定
到墙上。例如,
空压机就被安放
到台式磨砂机上
方的隔板上
板材竖放于台锯后面的支架上。
放置木材的钢管支架。在隔断墙上钻孔,插入并固定5厘米直径的钢管。
合理安排设备间和工作台间的空间布局
工作室被大体对半分隔为两部分:设备间和工作台间。选配设备的原则是使用效率高并且不占用太多空间。例如,一台装有12英寸锯片的和短冲程滑道的台锯,用它可以顺锯或横锯木材。我的16英寸拼缝刨光制榫一体机仅占用了一台大型设备的空间。此外,我添置的其他设备还有,一台32英寸的带锯机、一台24英寸的平面砂磨机、一台雕刻机、一个台钻和一个空气压缩机。我把空气压缩机挂到墙上,这样省出下面的空间放置磨具台。
每一件机械设备都连接到中央风力除尘装置上,比较移动式的除尘设备,这种方式更能节省地板空间。在主配电板上,装有启动除尘设备的传感器,当使用机械设备时,除尘装置将自动启动。除尘设备的所有管线都悬离地板,这样更安全也更便于清扫木屑。
为了避免地板上到处是电缆线,我在混凝土地面上开槽,然后埋入布线管,封好后在上面刷淡灰色环氧地板漆,漆面可以反射光线。漆中混入桃核碎末,使地面防滑。
我所做的家具都大量使用手工,这也是工作台间占用了近一半工作室空间的原因。工作台间放有两张工作台,还有一些手持工具和设备。地面铺装了刷有地板漆的木制地板,铺地板时,先用木方打楞,上铺槽接式木地板。木制地板会在安装家具腿和背面时提供便利,工具失手掉落时也不易损坏。
(后面一些内容基本可以在图示说明上体现出来,在此省略)
工 作 台
-夹持工件的设计
(原作:Tage Frid 翻译:刘宇翔)
(译者注: 文中及图纸均为英寸, 1英寸=2.54
厘米,可以自己换算) 现今,市场上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工作台,
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
为什么要自己动手制作工
作台呢?这点我能够很容易说服自己和我的学
生们,但要说服你,
则需详细介绍本工作台设计
的各种优点,以及每一步设计细节。
自从1948年我来到美国,曾去一所学校参
观,后来我又在这个学校任教。参观时,别人把
我领到一个大房间,并把我介绍给一同工作的老
师。我们聊了一会儿,或者应该说是陪他聊了一
会儿,因为那时候我的英语水平只是停留在回答
YES 或NO 水平上。但通过手脚并用的比划,他
终于明白了我想去参观一下木工工作室。当被告
之我所站的地方就是工作室时,我差点没晕过
去。房间里放了一个平刨机,陈旧的几乎令人联
想到是哥伦布的父亲开拓新大陆时带过来的。另
外,还有几件小电动工具。而那些学生工作台更
是让我目瞪口呆,那只是一些大桌子,两边各装
一个台钳。学生在上面干活时,多数时候是一只
手扶住工件,另一只手干活。一些学生另外制作了一些装置,借此腾出两只手干活,我想这一定
是上帝的安排,不然他为什么要为我们创造两只手呢?(当然日本人是用脚固定工件,以便用两只手工作)。
在美国工作几个月后,依我拙见,我意识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工作台在美国根本找不到。于是,我自己设计了我的第一个工作台,它与我在学校时曾经学到的有些类似。不久,我们又为每个学生设计了自己的工作台,以后每两三年,我们就为学生们做一批工作台,这样,他们毕业时
每人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台。我想这项工作对同学
们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他们由此知道,在
大批量生产时,如何安装机械设备,如何成为团
队共同工作等。在三天的制作时间里,我们先后
完成了准备木材、制作好每个部件以备组装、用
胶拼合台面等工作。那一年,每个工作台的成本
约为100美元,一半用于购买木材,另一半用于
购买五金件。
多年以后,我们做了那么多次工作台,在无
数的人用过并且提出过批评意见之后,我有了现
在这个工作台设计,大小适合细木工使用。该工
作台具备两套台钳以及侧面的附属夹具,提供了
五种夹持工件的方式:右边台钳两种夹持方式、
左边台钳夹持方式、台面阻件夹持、侧面夹具夹
持等。两个台钳都只有一个螺栓,没有导杆,不
会影响到工件夹持。如有必要,被夹持的工件可
以一直拖到地面,并且台钳可以夹持不规则工
件。整个工作台只用了六个螺丝,这样方便拆卸

更多推荐

工作台,设备,空间,工作,地面,工作室,地板,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