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血糖值正常吗?
关爱生命从关注血糖正常值开始!
在我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患有糖尿病,每5个人中就有1人血糖不正常,即可能患有糖尿病或者是糖尿病前期。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血糖情况完全不知情,有些竟不知道血糖正常值为多少。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达到了9240万,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为了改变这一趋势,我们每个人必须了解血糖知识、了解血糖正常值是多少、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从而抑制糖尿病人群的增长。
一:血糖定义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血糖。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毫克%称为高血糖。如果血糖浓度超进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血糖浓度低于70毫克%称为低血糖。
血糖相关疾病具体诊断及危害:
1,高血糖
①诊断标准: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血糖>7.8mmom/L。就称为高血糖,                                                              (高血糖不是一个疾病诊断标准,而是一项检测结果的判定,高血糖不等同糖尿病,)
②高血糖危害:如果你的血糖始终或常常高于应有的水平,或者你常出现异常的高血糖,那么你就更容易患各种糖尿病的并发症,而且你将使自己处于可能患危及生命重症(包括癫痫、昏迷,甚至于死亡)危险上。
2,低血糖
①诊断标准:男:Glu<50mg/dl(<2.78mmol/L), 女:Glu<45mg/dl(<2.5mmol/L)(饥饿72小时后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 婴儿和儿童<40mg/dl(2.22mmol/L
②低血糖危害:如果你的血糖始终或常常低于应有的水平,或者你常出现异常的低血糖,
这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很大 的,如不及时进行抢救治疗。昏迷超过6小时可造成不能恢复的脑组织损坏,甚至死亡,即使抢救过来,也会变成傻子。低血糖发生后,如果及早给于葡萄糖等治疗,可以迅速缓解;如果无人发觉或治疗不当,可引起死亡。
不论是高血糖还是低血糖都会对我们造成伤害,那怎样的血糖才是正常的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血糖正常值的标准及参考数据。
二:血糖正常值参考
1,空腹血糖正常值
: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70125毫克/分升)
: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④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2,餐后血糖正常值
1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2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3.孕妇血糖正常值
①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
②孕妇餐后1小时: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
③孕妇餐后2小时:餐后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通过对血糖正常值的检测,了解血糖标准值有助于您提高做好糖尿病防治。
三,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                                                血糖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主要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来确定。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有WHO1999标准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03年标准。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代谢分类
糖代谢分类
    WHO 1999mmol/L
空腹血糖(FBG)
餐后2小时血糖(2hPBG
正常血糖(NGR
<6.1
<7.8
空腹血糖受损(IFG
6.1-<7.0
<7.8
糖耐量减低(IGT
<7.0
7.8-<11.1
糖尿病(DM
7.0
11.1
IFG IGT 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
1,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2010ADA(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
2,空腹血糖FPG(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7.0 mmol/l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
11.1 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
11.1 mmol/l
任意一点值异常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2,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空腹胰岛素低于5μIU/ml,空腹血糖超过6.8mmol/L发生病变,影响到胰岛素的发挥作用,导致空腹血糖升高至6.8mmol/L以上为1型糖尿病
3,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
2010国际妊娠糖尿病研究协会(IADPSG)推荐的GDM诊断标准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75gOGTT
血糖(mmol/L
空腹
5.1
餐后1 h
10.0
餐后2 h
  8.5
任意一点血糖值异常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特点:
1、建议所有孕妇在24-28周进行GDM筛查
2 取消GCT,直接做OGTT
3 诊断标准:5.1-10.0-8.5
4 任一点异常诊断为GDM,取消GIGT的诊断
5 早孕查空腹血糖排除孕前糖尿病,如果FBG7.0mmol/LHbA1C6.5% 或任意血糖≥11.0mmol/L且有糖尿病症状---孕前糖尿病;单纯任意血糖≥11.0mmol/L,需行FBGHbA1C检查。
5 早孕查空腹血糖排除孕前糖尿病,如果FBG7.0mmol/LHbA1C6.5% 或任意血糖≥11.0mmol/L且有糖尿病症状---孕前糖尿病;单纯任意血糖≥11.0mmol/L,需行FBGHbA1C检查。
四,血糖控制目标
1,普通成人血糖控制目标
普通成人血糖控制目标
理想
良好
血糖(mmol/L
空腹
4.4-6.1
7.0
7.0
非空腹
4.4-8.0
10.0
10.0
HbA1c%
6.5   
6.5-7.5
7.5
——2007年中国糖尿病指南》
2,老年血糖控制目标
老年人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75岁以上老年或合并有心、脑、肾和肝脏等重要脏器病变者
8.0 mmol/L
12.0 mmol/L
其他老年患者
7.0mmol/L
10.0 mmol/L
——《加拿大糖尿病调查委员会》
3,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
    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目标值
毛细血管血糖(mmol/L
3.9–7.2mmol/l (70–130mg/dl)
非空腹
<10.0 mmol/l( 180 mg/d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0
高密度脂蛋白(HDL-Cmmol/l))
>1.0(40mg/dl
>1.3(50mg/dl
甘油三酯(TGmmol/l))
<1.7(150mg/dl
低密度脂蛋白(LDL-Cmmol/l))
未合并冠心病
<2.6100mg/dl
合并冠心病
<1.8(70mg/dl
体重指数(BMIkg/m2
<24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g/mmol)
<2.522mg/g
<3.531mg/g
尿白蛋白排泄率
<20μg/min30mg/d
主动有氧活动(分钟/周)
150
——2010中国糖尿病指南讨论版》
4,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
餐后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70岁以上新发现的2型糖尿病,无心脑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者
6—7 mmolL
8—9 mmolL
65%一70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时,或经常出现低血糖者
7—9mmolL
8—111 mmolL
70%~75
——柏胜玲《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5,儿童和表少年1型糖尿病控制目标
儿童和青少年1 型糖尿病控制目标
血糖目标值范围
HbA1C
理由
餐前
睡前/夜间
幼儿- 学龄前期(0-6岁)
5.6-10.0mmol/L
(100-180mg/dL)
6.1-11.1mmol/L
(110-200 mg/dL)
<8.5%,>7.5%
脆性,易发生低血糖
学龄期(6-12岁)
5.0-10.0mmol/L
5.6-10.0mmol/L
<8%
青春期前低血糖风险相对低
青春期和青少年期( 13-19岁)
5.0-7.2 mmol/L
(90-130 mg/dL
5.0-8.3 mmol/L
(90-150 mg/dL)
<7.5%
1.有严重低血糖的风险
2.需要考虑发育和精神健
3.如无过多低血糖发生,能
达到7%以下更好
注意事项:1.血糖控制应权衡利弊,实行个体化,低血糖风险较高或尚无低血糖风险意识的儿童患者可适当放宽标准。2.当餐前血糖和HbA1C之间出现矛盾时,则应考虑加用餐后血糖值来评估。  ——2010中国糖尿病指南讨论版》
6,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血糖控制目标
时间
血糖mmo/Ll
GDM
糖尿病合并妊娠
空腹
3.3-5.3
3.3-5.4
餐后1h
4.4-7.8
5.4-7.1
餐后2h
4.4-6.7
夜间
4.4-6.7
建议每次产检监测微量血糖,监测越频密,并发症越少
——2010中国糖尿病指南讨论版》
五:血糖正常值监测
1,血糖监测目的
自我血糖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指尖毛
细血管血糖检测是最理想的方法,但如条件所限不能查血糖,尿糖的检测包括定量尿糖检也是可以接受的。
自我血糖监测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但对注射胰岛素和妊娠期的患者,为了达到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这些患者必须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对于那些没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有一些证据显示自我血糖监测有利于改善血糖控制,但也有不支持的证据。 
2,血糖监测频率
①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 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天。

更多推荐

血糖,糖尿病,空腹,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