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板地板的隐喻义
作者:吴恩锋
来源:《辞书研究》2009年第06
        天花板和地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然而下面新闻标题中天花板地板显然不是人们所熟悉的房屋结构:
        (1)格力电器业绩增长不存在天花板(《中国证券报》2007—4—13)
        (2)央票利率接近天花板”?(《第一财经日报》2007—3—28)
        (3)首家平价医院地板价开诊(《辽宁日报》2006—3—7)
        (4)ST东北电:股权缘何卖出地板价”(《证券时报》2002—3—8)
        以上例句中的天花板地板属于典型的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的功能是通过源域的概念结构向靶域的概念结构的映射而彰显靶域的概念结构。天花板地板在源域里的概念结构是:房间是一个容器空间,天花板在上方,地板在下方,而且天花板是这个容器空间的上
限,地板是这个容器空间的下限。在概念隐喻的映射中,房屋这个容器空间的概念结构被投射到靶域的概念结构上。在上面的例句中,天花板就是取其上限义,而地板是取其下限义。天花板的隐喻用法相当普遍。除了价格天花板外,还有政策天花板制度天花板资金天花板利润天花板人才天花板等,这些天花板无一例外都有上限这一共同的内涵。
        既然天花板限制了空间,那么顶破掀掉打破”“天花板就可以拓展空间,摆脱受限制的局面,所以就有了如下用例:
        (5)住宅产权顶破70天花板”(《中华建筑报》2007—3—17)
        (6)链条业:掀掉天花板才有空间(《中国工业报》2006—4—1)
        (7)网格:打破计算能力天花板”(《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12—25)
        相应地,天花板又可进一步引申出障碍之义,如:

更多推荐

概念,天花板,空间,结构,中国,容器,隐喻,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