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气采样烟雾报警系统施工方案
1.1设计总则
标准采样管是在被保护区内安装外径为25mm的阻燃PVC管。
为确保通过空气采样系统气流状况通畅,吸气泵排出的气体的气压应与被探测区域的气压相等或略低。
一台探测器的最大保护范围为2000平方米。在防护等级较高的场所,保护范围应相应减少到500-1000平方米(或1500立方米)。
取样管上取样孔采用Φ2.5-Φ4.0mm,取样孔之间距1-4m。一般将每根取样管分成三段。如单管长70米,前20m中取样孔为Φ2.5mm。中间30m取样孔为Φ3.00mm,后20米取样孔为Φ3.5mm。依次将取样孔变大,最末端塞为4个Φ4孔,每个取样孔上贴上指示标签。
取样管上直角弯应尽量避免小弧度,可采用半径大于或等于20cm手工弯制,故选用取样管为阻燃冷弯管。
取样管路总长度最好小于200米,而每路取样管上取样孔的数量最好不超过25个,当只用一根管路时,长度不要超过100米。
每根管直角弯小于10个。 实际应用中,每根管路的长度应尽量接近,这样可使空气取样系统内部气流容易平衡。
若环境要求取样管承受很大的承载力或长时间暴露于强光、极热、极冷的环境中,或是遇到可溶解PVC管气体时,也可以使用ABS管或其他金属管材。
每个取样孔的间距(即保护半径)最大不应超过8米,管和管之间不大于8米,最小不应少于1米。(见格栅状布管图)
网的排列方法可以有多种变化,从而覆盖整个被保护区,然后将采样管与探测器接口连接,采样管壁有一定数量的小孔,这是采样点。系统通过这些采样点将空气样本传递到探测器上,采样管的另一端是末端帽,以平衡不同采样点烟雾灵敏度。
1.2 管网形式
    空气采样探测系统的采样方式可分为三类:标准采样、毛细管采样和回风采样。管网的布置形式可根据现场情况分别或组合使用。
1.2.1标准采样
   标准采样管网是一种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采样方法,可应用于吊顶下、吊顶内、地板下、机柜内、机柜上和电缆槽内。按照普通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计原则,采样管应平行于探测器的排列方向布置,在设计探测器位置的网格交叉点上安排采样孔。主机进气口距采样管弯头至少要留500mm 直管。
1.2.1天花板下普通采样
传输管可直接安装在天花板下。吊顶下布管网时,采样管悬挂在吊顶上,采样管距吊顶25-100mm,距墙最大4.5m,最大间距1.0m。
1.2.2天花板下悬挂式采样 
用于空间中有大量流动气体的地方。大量流动气体在空间中形成了独立的气流次,这些气流层阻碍了空气的流动,烟雾存在于某一气流层,不易到达安装在天花板上的采样点,因此,采样管要安装在能穿透气流层的地方。
1.2.3地板下采样
地板下采样的采样管固定在地面或活动地板支柱上,常用于监视地板下有大量电缆的场合。也可以将采样管直接安装在设备机柜的百叶通风窗前方。
1.2.4毛细管采样:
毛细管采样具有灵活、隐蔽的特点,它可以伸入设备内部采样,可以将采样管和采样点隐蔽起来,而不影响建筑物内的美观。采样网管中的支管和毛细管可以水平或垂直方向布置
在任何地方,如封闭机柜内、活动地板下或吊顶内,设备内部过流、过压产生的微量烟雾可以直接探测到。采样孔一般放在毛细管末端。
机柜内采样:为了保护机柜内的各种设备,机柜内采样可以对机柜内的电子元件、电缆等设备因过热而产生的烟雾提供最早的警报。由于这种方式具有高度的区域性,采样是在机柜内进行。对于封闭在柜中的设备尤为适用。
另一种符合美观要求的机柜采样,将主采样管敷设于地板下,毛细管穿过地板及设备柜底悬挂于机柜上部进行采样。
在天花板下采样时,可将主采样管置于天花板内,采样点用毛细管与主采样管连接。
回风采样
    在空气流速较大的通信建筑环境中采样管还可以直接敷设在交换机上方或空调、通风设备的回风口处,因机房内任何部位产生的烟雾在空调、通风设备的作用下均由回风口返回,
采样管网布置在回风口,可及时探测到整个机房环境内的烟雾变化。而根据规范规定,普通感烟探测器却是不允许安装在通风空调的回风口。
    回风采样是一种较复杂的防护方法,它适用于多种机械通风环境、中央空调环境和室内空调机组。这种采样方法,可用较小的投入保护较大的面积。
    在机械通风系统的回风管内采样,是将探针插入回风管内,采样点朝向气流方向。而排气管也需插入风管内,位于探针的下游。根据回风口的宽度,设置5-8个采样孔。探测器进气管约为风道宽的2/3,探测器废气排出管约为风道的1/3,进气管和排气管距离为300mm,中间采用间隔为100mm 的等距采样孔。
    另一种是在回风口的栅板前方,距栅板100~200m m 处设置采样管。回风栅网采样管离空调栅网板要安装50-200mm 支架,采样孔应冲着气流方向。
    采样管网安装极其简便,避免了繁琐的连线、安装调试工作。
1.3采样管网施工
1.3.1标准采样管网施工
做工艺线在安装部位沿梁、沿板、沿墙或沿柱做工艺线,安装固定管夹要牢固,每隔0.5-1.5 米应设一个管夹。采样管下料时,应事先选好相配管材,下料准确,光滑无毛刺,采样孔处不可放置管接头,做管号标记。按施工图在管上做出采样孔标记。钻采样孔时,应顺序拆下采样管,按标记准确钻孔,必须光滑无毛刺。贴采样孔标签,每个采样孔应有明显的标记。安装采样管时,应清洁管内杂物,从探测器起逐段安装采样管,管夹要卡紧。注意采样孔的方向,用专用粘接胶连接,与探测器连接处不可涂胶密封。
1.3.2毛细管采样的管网施工
    与标准采样管要求相同,但在毛细管下料、连接、固定上应做特殊处理。毛细管不应因方向或管径的改变而限制空气的流动。
回风采样的管网施工
与标准采样管网要求相同,但回风栅网采样管离空调栅网板要安装50-200mm 支架,采样孔应朝向对气流方向。
1.4布线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 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兆欧。
1.5设备安装
    设备的安装位置设在易于布管,又要符合GB50116-18 中规定的对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要求。在预定的位置上画线,固定安装架,要安装牢固,不得倾斜。将采样管接入探测器,要求配合紧密牢固,防止异物落入机内。用万用表检验通讯线、电源线、输出联动线,无短路、无断路、无虚焊、无错接,符合设计后,方可按接线图连网。

更多推荐

采样,安装,探测器,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