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家具稚型 - 彩绘虎座鸟架鼓·战国·(图)
古人是席地而坐,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延生出榻等。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该架鼓做工精美,体现了战国时期中国家具的艺术成就。

《三礼图》中的周俎 ··(图)
俎是古代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切割或陈列牲畜之用具。图中的俎为四条腿,前后腿下端加一横木,使俎腿不直接着地,由横木承接,这是后世家具托泥的始祖。
彩绘猪形盒·战国·(图)
该盒子由盖与盒身合成,两头雕刻成猪头状,身下雕踞伏四足,神态憨厚可掬,可以看出
当时木器工匠们的巧妙构思和娴熟技术。体现了战国时期中国家具的艺术成就。

彩绘鸳鸯盒·战国·(图)
整个造型为一只立雕的鸳鸯,头部可以转动,身体镂空,背部有一长方形口。它巧妙地将实用与美观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一件具有隽永艺术魅力的精品。
漆衣箱·战国·(图)
1977年湖北随州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此箱为长方形,箱盖隆起,箱盖箱底四周有把手,可合在一起。箱身黑漆红纹,非常精美。

黑漆朱绘三角纹木俎·战国·(图)
造型古朴敦厚,绘饰有极精美的三角形几何图案。从这一时期的俎的造型来看,已经具备有桌案的雏形了。
带脚踏的扶手椅·西魏(图)
敦煌285窟西魏壁画。据目前所有的形象资料来看,这是中国家具史上的第一把扶手椅。菩萨呈垂足而坐状,从此时起,垂足坐姿产生。

隐囊·北魏(图)
龙门石窟宾阳洞维摩洁浮雕像。隐囊是放在床上,供人后靠垫背之物。
围屏·东晋(图)
这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宋摹本)局部。此榻为无足落地式,三面围屏上绘有山水图,很是讲究。

莲花墩·北魏(图)
早期的凳子,后世坐墩大都由此演变。装饰上的特点反映出魏晋时期佛教流行。此类高型坐具只在少数贵族和僧侣中使用,尚未普及。
床榻·东晋(图)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的床体很大,四面设屏,前面留有活屏可供上下出口。上为幔帐、下为箱体,四周封闭,比前代的床榻有了很大发展。

更多推荐

艺术,家具,箱盖,中国,垂足,战国时期,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