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压隔离开关维护检修规程
1 检修周期和项目
1.1 检修周期
每1~3年1次,如遇特殊情况安排临时检修。
1.2 检修项目
1.2.1 清扫灰尘、污物;
1.2.2 检查修理瓷质部分;
1.2.3 检修接触部分;
1.2.4 检修操作和传动机构;
1.2.5 检修各种附件;
1.2.6 金属构架除锈防腐;
1.2.7 检修后的调整试验。
2 检修质量标准
2.1 清扫各部灰尘、污物,使其清洁无杂物;
2.2 检修各支待、传动瓷件,应完整无裂纹,无放电痕迹、瓷铁粘合牢固;
2.3 检修隔离开关的接触部分,应符合下列标准:
a.以0.05mm×10mm塞尺检查:对于线接触应塞不进去,对于面接触,其塞入深度:在接触面宽度为56mm及下时,不应超过4mm,接触面宽度为63mm及以上时,不应超过6mm;触头间两侧的压力应均匀;调节固定座的位置,使动触头刀片刚好插入刀口,动触片插入静触座的深度不应小于刀片宽度的90%,动触片与动触头固定的底部要保持4~6mm的间隙;
b.接触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氧化膜,并涂1层导电膏或中性凡士林,载流部分的可挠连接不得有折损、锈蚀、凹陷等缺陷;刀口的压簧应无失效、锈蚀现象。
2.4 检修后的传动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a.隔离开关的操作拉杆及保护环应完好;拉杆应校直.其与带电部分的距离应符合规定,当不符合时允许弯曲,但应弯成与原拉杆平行;
b.定位螺钉应调整适当,并加以固定,防止转动装置拐臂越过死点;
c.所有转动部分应涂以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润滑油脂;
d.接地刀刃转轴上的扭力弹簧,应调整至操作力矩最小,并打入圆锥销加以固定;其操作把手应涂以黑色油漆;
e.延长轴、轴承、联轴器、中间轴轴承及拐臂等传动部件,其位置应正确,固定牢靠,传动齿轮咬合准确,操作轻便灵活。
2.5 检修后整组隔离开关应符合下列标准要求:
a.隔离开关的相间连杆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b.各相支柱绝缘子应垂直于底座平面(V型隔离开关除外),且连接牢固,同绝缘子柱的各绝缘子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面内;
c.隔离开关的各支柱绝缘子的连接应牢固,触头相互对准,接触良好。
2.6 隔离开关检修调整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a.当拉杆式手动操作机构的手柄位于上部或左端的极限位置时,或蜗轮杆式机构的手柄位于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极限位置时,应是隔离开关的合闸位置;
b.隔离开关合闸后,触头间的相对位置、备用行程以及分闸状态时触头间的净距或拉杆角度,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c.具有灭弧触头的隔离开关,由分到合时,灭弧触头应先于主触头接触,从合到分时,顺序相反;
d.三相联动的隔离开关,其三相同期误差,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e.隔离开关的闭锁位置,应动作灵活,准确可靠,带有接地刀刃的隔离开关,接地刀刃与主触头的机械闭锁应准确可靠;
f.隔离开关的(连动)辅助接点(触头)应牢固、动作准确,接触良好;
g.隔离开关的固定零件均应镀锌,并齐全牢固;
h.户外隔离开关的金属构件应无锈蚀;
i.带熔断器的刀开关,槽形导轨必须垂直,无积垢,使操作灵活;
j.具有电动、气动操作机构的隔离刀闸,其操作用电动机、气动阀及电动、气动回路应运行可靠;
k.隔离开关的非导电金属部分接地应完好。
3 试验项目与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的有关规定执行。
4 维护
4.1 维护检查周期
有人值班时,每班至少1次;无人值班时,每周至少1次;环境恶劣场所或气候异常时,应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4.2 维护检查项目与标准
4.2.1 隔离开关瓷质部分应清洁完整,无破损裂纹及放电痕迹;
4.2.2 电气连接部分和动触头接触应紧密,无过热变色现象;
4.2.3 隔离开关的接地线,应接触良好,无锈蚀现象;
4.2.4 闭锁装置应完好、准确;
4.2.5 各紧固螺栓无松动;
4.2.6 各拉杆、传动装置、轴和齿轮等销子、锁紧螺母应齐全牢固,无松脱现象。
更多推荐
隔离,开关,触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