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材料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石油沥青针入度的单位是(C )。
A.cm B.mm C.0.1mm D.m
2. 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终凝不得迟于( B )h。
A 5 B 6.5 C10 D 12
3. 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可采取的措施是(D)
A、增加单位用水量 B、提高砂率 C、增加水灰比
D、在保持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同时增加水泥用量和用水量
4. 当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偏小时,应采取( C )的办法来调整。
A.增加用水量 B.增加骨料用量 C.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用量 D.减少用水量
5. 以下木材各项强度中,(A )最大。
A.木材顺纹抗拉强度 B.木材顺纹抗压强度 C.木材顺纹剪切强度 D.木材横纹切断强度
6. 混凝土强度发展最快的时间是( A)。
A.开始的3-7天 B.14天 C.28天 D.1年
7. 材料吸水性的评价指标是( A )。
A.吸水率 B.含水率 C.软化系数 D.抗渗标号
8. 砂率越大,混凝土中骨料的总表面积( A )。
A、越大 B、越小 C、越好 D、无变化
9. 普通砼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一般在( D ),以其中的中砂为宜。
A、3.7~3.1 B、3.0~2.3 C、2.2~1.6 D、3.7~1.6
10. 以下材料中,属于无机材料的是( C)。
A.石油沥青 B.塑料 C.水泥 D.木材
11.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中,对于轴心受压构件,都采用混凝土的( C )作为设计依据。
A、立方体抗压强度 B、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C、轴心抗压强度 D、抗拉强度
12. 脚手杆属于( A)。
A.原条 B.原木 C.锯材 D.木材再制品
13.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 D)。
A水灰比 B水泥的强度 C水泥的用量 D单位用水量
14. 减水剂的技术经济效果不包括( D)。
A.减少拌和水量 B.提高强度 C.提高流动性 D.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
15. 采用P·O配制的混凝土,浇水保湿的天数为( C)。
A.≥1天 B.≥3天 C.≥7天 D.≥14天
16. 对于高强混凝土工程最适宜选择( B)水泥。
A、普通 B、硅酸盐 C、矿渣 D、粉煤灰
17. 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 B )。
A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矿渣硅酸盐水泥 D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18. 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
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 B )
A、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矿渣硅酸盐水泥 D、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19. 通用水泥的储存期一般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B )。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一年
20. 混凝土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 C )的百分率。
A 混凝土总质量 B砂质量 C 砂石质量 D水泥浆质量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E 2. ACD3. ACD4. BCD 5. ABC6. BC7. CD / AB 8. AC9. BCD 10. BC11. ABCF12. ACD13. A、B、D 14. ABC15. AD16. B17. C18. BCD19. C、D、E 20. A、B、C、D
1. 目前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普遍使用的钢材有(A、B、C、D、E )。
A、热扎钢筋 B、冷拔低碳钢丝 C、钢铰线
D、热处理钢筋 E、碳素钢丝
2. 高碳钢拉伸性能试验后,可得到( ACD )几项指标。
A σs B σ0.2 C δ D σb
3. 以下材料中有效期为3个月的是( ACD )
A.建筑石膏 B.石灰 C.水泥 D.乳化沥青
4. 以下水泥品种中,对细度的要求为80m方孔筛的筛余量应≤10%的有(BCD )。
A.P·I B. P·O C. P·S D. P·F
5. 建筑“三材”包括( ABC )。
A.水泥 B.钢材 C.木材 D.混凝土
6. 以下材料中,属于有机材料的是(BC )。
A.水泥 B.石油沥青 C.木材 D.玻璃
7. 经冷拉时效处理的钢材其特点是( )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降低。CD / AB
A、塑性 B、韧性 C、屈服点 D、抗拉强度 E、弹性模量
8. 改变水泥各熟料矿物的含量,可使水泥性质发生相应的变化,要使水泥具有较低的水化热应降低(AC )含量。
A、GS B、C2S C、C3A D、C4AF
9.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BCD )。
A水泥强度等级 B单位用水量 C石子表面特征 D水泥浆量
10. 下材料中,属于有机材料的是( BC )。
A.水泥 B.石油沥青 C.木材 D.玻璃
11. 以下材料中,属于脆性材料的是( ABCF )。
A.砖 B.石料 C.混凝土 D.低碳钢 E.沥青 F.玻璃 G.有色金属
12. 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的评价指标分别是(ACD )。
A.软化系数 B.抗渗标号 C.含水率 D.吸水率
13. 对石膏的技术要求主要有( A、B、D)。
A、细度 B、强度 C、有效CaO、MgO含量 D、凝结时间
14. 钢材中含O会引起( ABC)
韧性下降B.可焊性下降C.强度下降D.耐磨性上升E.耐蚀性上升
15. .以下哪些技术性质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为不合格品水泥(AD )。
A 细度 B体积安定性 C初凝时间 D终凝时间
16. 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下面哪些是正确的( B )。
a密度下降 b强度下降 c抗渗性下降 d吸水率增大 e吸湿性增大
17. 在以下混凝土的外加剂中,能显著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和抗冻性的外加剂是(C )
A.早强剂 B.速凝剂 C.引气剂 D.减水剂
18. 以下混凝土配合比的表示方法中,不正确的是(BCD )。
A.C:W:S:G B.C:S:W:G C.C:S:G:W D.C:G:S:W
19. 活性混合材料有( C、D、E )。
A、石灰石 B、石英砂 C、粒化高炉矿渣 D、火山灰 E、粉煤灰
20. 材料抗冻性的好坏取决于(A、B、C、D )。
A、水饱和度 B、孔隙特征 C、变形能力 D、软化系数
三、判断题
1. X2. V3. X4. V5. X6. X7. V8. V9. V10. V11. X12. V13. X14. V15. X16. X17. X18. X19. X20. X
1. 熟石灰粉是生产石灰矿渣水泥、石灰火山质水泥、灰砂砖等的主要原料。×
2. 材料的体积吸水率就是材料的开口孔隙率。√
3. 若水泥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则属于废品水泥。×
4. 钢材最大的缺点是易腐蚀。 √
5. 石灰膏在储液坑中存放两周以上的过程称为“淋灰”×
6. 在水泥砂浆中掺入重晶石砂(粉)时,砂浆具有抗中子辐射的能力。×
7. 石灰熟化的过程又称为石灰的消解。 √
8. 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属于废品,不得使用。 √
9. .建筑石膏的化学式为。√
10. 硫铝酸盐系列水泥不能与其它品种水泥混合使用。√
11. 地沥青质是乳化沥青组成中的关键成分,它是表面活性剂。 ×
12. 传热系数与热阻互为倒数。 √
13. 水玻璃具有高度的耐酸性能,能抵抗所有无机酸和有机酸的腐蚀作用。×
14. 密实材料因其V、VO、V`相近,所以同种材料的ρ、ρΟ、ρ′相差不大。 √
15. 易燃是木材最大的缺点,因为它使木材失去了可用性。×
16. .熟石灰粉是生产石灰矿渣水泥、石灰火山质水泥、灰砂砖等的主要原料。×
17. 、因为卵石表面光滑拌制的砼和易性好,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卵石砼的强度较碎石砼高。×
18. 砌筑砂浆用于吸水底面砌筑时,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等级和W/C。×
19. 选用石油沥青时,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牌号小的,以保证有较长使用年限。 ×
20. 因水资源短缺,所以应尽可能采用污水和废水养护砼。×
四、名词解释
1. .浸渍类卷材:凡以原纸、棉麻织品、石棉布或玻璃纤维布等作胎,两面均匀浸渍石油沥青或焦油沥青制成的防水卷材,称为浸渍类卷材。
2. HRB400:屈服强度为400MPa的热轧带肋钢筋
3. 防水砂浆:是在水泥砂浆中掺入防水剂配制而成的特种砂浆。
4. 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称为耐磨性。
5. 防水材料:是指防止雨水、地下水其它水分及湿气渗透侵入建筑物的材料。
6. 硬度:材料抵抗其他较硬物体刻划、压入的能力称为硬度。
7. 沥青胶:也称玛鍗脂,是以沥青为基料掺入适量粉状或纤维状的填充材料经过均匀搅拌而成的混合物。
8. 原条:是指已经去掉根、皮、树梢的木料,但尚未按一定尺寸加工成规定的材种,如建筑工程中使用的脚手杆等。
9. 建筑材料:是指各类土木建筑工程(水利、房屋、道路、港口)中所使用的材料。
10. 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或粉状材料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材料松散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数。
11. 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构件在长期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而保持其原有性能的性质。
12. 基准配合比:当试拌调整工作完成后,应测出混凝土拌和物的实际容重,重新计算每m3混凝土的各项材料用量,这时所求得的混凝土配合比称为基准配合比。
13. 木材纤维饱和点:当自由水蒸发完毕,吸附水仍处于饱和状态时的含水率称为木材纤维饱和点,它是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变化的转折点。
14. .建筑石膏的凝结:由于半水石膏的溶解和二水石膏的析出,浆体中的自由水分逐渐减少,浆体变稠,失去塑性,这个过程称为凝结过程。
更多推荐
水泥,材料,混凝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