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第24卷第6期
㊀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㊀㊀Journalof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SocialScience)
Dec.㊀2022
Vol.24ꎬNo.6
㊀㊀收稿日期:2022-06-21
㊀㊀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2022lsljdykt-001)㊀㊀作者简介:沈海泳(1982 )ꎬ男ꎬ辽宁沈阳人ꎬ副教授ꎮ
文章编号:1673-1387(2022)06-0565-06doi:10.11717/j.issn.1673-1387.2022.06.04
宋代书斋家具的风格特征研究
以«十八学士图»为例
沈海泳ꎬ徐兴然
(沈阳建筑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ꎬ辽宁沈阳110168)
摘㊀要:宋代是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朝代ꎬ其以具有格调㊁宁静恬适且醇厚朴实的书斋生活尽显文人风雅ꎬ并以文人的志趣和审美思想影响着当时书斋家具设计的风格及陈设布局ꎬ是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ꎬ并为书斋家具的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ꎮ以«十八学士图»中的家具为研究对象ꎬ主要从桌案㊁椅凳以及床榻入手对宋代书斋空间中的家具设计㊁陈设及其装饰性㊁实用性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ꎬ以期为宋代书斋家具的样式发展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ꎮ关键词:«十八学士图»ꎻ宋代ꎻ家具ꎻ书斋空间ꎻ居住文化中图分类号:J525.3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以时间轴为基准ꎬ中国家具的发展可分为3个时期ꎮ①矮型家具  席地而坐时期:桌案㊁床榻整体样式较为低矮ꎻ②低足㊁高足家具并存  垂足而坐与席地而坐并存时期:开始出现高足家具ꎬ并逐渐普及ꎻ③高型家具  垂足而坐时期:高型家具的最终普及并被大众所认可[1]ꎮ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ꎬ这一时期家具从品类到形制都不断完善和演进ꎮ例如:床榻的功能进一步细化ꎬ有了更加详细的区分ꎻ桌案等在造型样式上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ꎬ并逐渐从上流社会向民间普及ꎮ在研究宋代书斋空间中的家具样式时ꎬ学者多结合前人画卷的内容分析家具的风格特征ꎮ
«十八学士图»是文人画中较为热衷表
现的题材样式之一ꎬ画面中主要描绘了十八学士相聚一堂的雅集之乐ꎮ笔者选取一幅出自于宋代的«十八学士图»绢本设色画为研
究对象ꎬ对其中书斋家具的理念与风格㊁造型与结构以及选材与应用等进行分析与探讨ꎮ
一㊁时代背景及书斋解读
1.时代背景解读
公元960年ꎬ赵匡胤建立了宋朝ꎬ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ꎬ统一了大半个中国ꎮ为了加强中央集权ꎬ推出了一系列国家政策:吸取唐朝宦官专权㊁藩镇割据导致灭亡的教训ꎬ削夺武官的权力㊁削弱相权的同时ꎬ实行 官㊁职分离ꎬ相互牵制 的官制ꎬ加强并巩固了中央政权ꎻ推出海外贸易制度ꎬ宋朝在发展小农经济的同时ꎬ并没有抑制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ꎬ在一系列开明政策的带动下ꎬ宋朝的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空前繁荣ꎻ宋太祖还着力于改变重武轻文的社会风气ꎬ大力兴办儒学㊁放宽科举考试的范围㊁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㊁重视图书建设ꎬ有 半部«论语»治天
566㊀㊀㊀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
下 之说ꎮ和谐安定的政治局面ꎬ为宋朝经济㊁文化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ꎬ在 重文抑武 政策的鼓励下ꎬ文学㊁艺术㊁教育㊁科技等领域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ꎬ手工业㊁制造业发达ꎬ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ꎮ
在稳定的社会大环境和朝廷招贤纳士的政策扶持下ꎬ 学而优则仕 的儒家思想盛行ꎬ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重文的风气ꎮ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郊都兴起了书院的建设ꎬ读书应举蔚然成风ꎬ文人士大夫阶层的规模不断扩大ꎮ在这样的尚文的社会氛围里ꎬ文人雅士的审美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ꎬ审美追求从 丰腴富丽 转变为 清新秀雅 [2]ꎮ
2.宋代文人与书斋解读
中国古代自西汉开始就有关于书斋的记载ꎬ后经隋唐至宋继续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ꎬ书斋雅室成为历代文人心中的人间净土㊁世外桃源ꎮ书斋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文化空间ꎬ是可以帮助他们感悟人生㊁寄托思想情怀的重要文化载体ꎬ成为了文人身份所展现的特殊精神的象征ꎮ
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指出ꎬ书是人们从中汲取力量㊁滋养精神的源泉ꎮ在当时社会中ꎬ读书不仅可以进入仕途ꎬ还是生活和人文修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3]ꎮ文人雅士皆以读书为高ꎬ教师地位尊崇ꎬ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ꎬ书斋空间自然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场所ꎬ书斋中的家具形式及其摆放也各具特色ꎮ
文人思想不仅对书斋家具有着一定的影响ꎬ文人也会亲自参与书斋家具的设计及制作ꎬ如戈汕所设计的 蝶几 ㊁曹明仲所设计的琴桌等ꎮ有的还会给书斋家具题诗作画ꎬ并由专业工匠进行雕刻ꎬ从而增添家具的风雅韵味ꎮ
3.宋代书斋家具的特色解读
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ꎮ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全面普及ꎬ成为家具的主流ꎮ同时ꎬ高型家具与古老的矮型家具进行搭配ꎬ成为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ꎬ也使整个书斋空间更具有表现性[4]ꎮ高型坐具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起居方式ꎬ还为后世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ꎮ宋代盛行的梁架式建筑结构也对同时期家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ꎬ最大的变化是由之前的箱形结构转变为榫卯框架结构ꎬ在其影响下ꎬ家具的高度增加㊁使用的材料减少㊁空间变大且结构也更加稳定[5]ꎮ
宋代家具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也极为讲究ꎮ开放的海外贸易让东南亚的硬木(榆木㊁楠木以及乌木等)木材得以运输到中国内陆ꎬ用于家具的制作ꎮ但因地域的不同也有软木(杨木㊁杉木以及桐木等)材质的家具出现ꎬ可搭配竹㊁藤等作为装饰和点缀[6]ꎮ并且因为竹㊁藤的韧性较大ꎬ有着较强的可塑性ꎬ所以经常用于墩㊁凳等形体较为复杂的家具制作[7]ꎮ
木材材质本身优美的纹理和良好的硬度ꎬ结合宋代文人水墨写意思想ꎬ让宋代家具抛弃五彩ꎬ以简洁的形式凸显木材原本的自然纹理并以之为美ꎬ体现出浓厚的文人气息ꎬ反映出当时质朴㊁自然的审美观念
二㊁宋代书斋的空间布置和家具类型儒家经典«仪礼»中记载了春秋时期士大夫的住宅 中央明间为门ꎬ左右次间为塾 ꎮ随着书斋空间的进一步演变与发展ꎬ文人雅士对书斋家具的使用需求逐渐增加ꎬ并参与家具的设计及制作ꎬ最终形成了极具文人之气的书斋家具风格ꎮ
宋代书斋家具在造型装饰方面一改唐代以来富丽堂皇㊁装饰繁缛的特点ꎬ转为实用㊁简洁㊁大方ꎬ崇尚古朴素雅的风格[8]ꎮ
1.宋代书斋的空间布置
宋代书斋空间不同于前朝书斋空间的地方在于:前朝文人多将书斋安置于深山幽谷之中ꎬ而宋代文人则倾向于将家中日常生活的居所或府邸园林之中的一角或一室辟为书斋ꎮ正如陆游在«新开小室»中所描写的 并檐开小室ꎬ仅可容一几ꎮ东为读书窗ꎬ初日满窗纸 ꎬ当陆游80岁时ꎬ依旧可以在这个空间
第6期
沈海泳等:宋代书斋家具的风格特征研究
567㊀
里尽享读书之乐和安逸时光ꎮ从宋代词人周晋«清平乐»中的 图书一室ꎬ香暖垂帘密 亦可窥见宋代文人
闲适放达的生活ꎮ所以总的来说ꎬ书斋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功能空间ꎬ可以将其理解为由建筑空间本身㊁外部庭院空间和室内空间3个部分组成的一种相辅相成㊁充满意趣的多功能空间ꎮ不应将其定义为一个传统的围合式封闭空间ꎬ它也可以是一个户外的㊁与自然有着交流的灵活的空间ꎮ2.宋代书斋的家具类型
以«十八学士图»为例ꎬ可以将书斋家具按陈设类型分为功能性家具和装饰性家具两类ꎮ功能性家具包括器皿和家具ꎬ装饰性家具主要指的是画面中的书画把件㊁乐器文物等ꎮ由此可见ꎬ宋代书斋空间中的家具种类具有多样性ꎮ
按照家具形制可将宋代书斋家具分为四
面平式㊁束腰型㊁梁架型和案型4种[9]ꎮ为了凸显简洁大气的效果ꎬ多在腿足部进行结构装饰并配以雕刻㊁镶嵌和髹漆ꎬ如湖北九连墩一号墓出土的铜案(见图
1)ꎮ
图1㊀湖北九连墩一号墓出土的铜案
㊀㊀整个书斋空间中家具的摆设以文人活动频率较高的桌案为中心ꎬ四周摆放椅凳和床榻等家具ꎬ并且以屏风对空间进行分割ꎬ可以更好地凸显书斋空间的主次关系ꎮ
三㊁«十八学士图»中书斋家具的风格
特点
1.«十八学士图»简析
宋人«十八学士图»是由 琴  棋  书  画 4篇共同构成的一幅画作ꎬ画面中分别描绘的是十八学士中的4位学士ꎬ对宋代文人雅士读书㊁赏评㊁会客等场景进行了细致描绘ꎮ«十八学士图»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见图2)ꎮ
由图2可见ꎬ 琴 篇中描绘的是4位学士坐于桌案前燃香听琴的场景ꎬ
整个画面以
图2㊀宋人«十八学士图»局部
桌案为中心并搭配扶手椅和墩类座椅以及装饰花台ꎻ 棋 篇中描绘的是学士们落座于床榻之上两两对弈的场景ꎬ配以大幅山水画屏风和墩类座椅ꎻ 书 篇中描绘的是学士们展书品评的场景ꎬ画面中展现出桌案ꎬ搭配大幅山水画屏风㊁靠背椅等家具ꎻ 画 篇中描绘的是学士们在赏评画作的场景ꎬ画面中出现了竹藤墩㊁方椅等多种典型的书斋家具样式ꎮ整幅画作在家具的巧妙摆设下ꎬ各个场景相互独立又自成整体ꎬ形成了一幅风格统一的画作ꎮ2.桌案类
席地而坐时期主要以案盛放食物ꎮ其造型整体较为低矮ꎬ分为栅足类㊁板足类和兽形足类3类ꎮ并且整个案面上仅能摆放一到两人所使用的器皿ꎬ空间较小ꎬ这是由当时一人一案的分餐制所决定的家具主流形式ꎮ随着宋代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的普及ꎬ一改以往席地而坐的矮型家具形制ꎬ出现了高足桌案与高型椅凳匹配使用的情况ꎮ而桌案也成为宋代书斋中最不可缺少的家具形式ꎬ南宋时期的诗文书画作品都可以印证这个时期桌案的广泛应用ꎮ
568㊀
㊀㊀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
«十八学士图»中桌案的外观造型与用
途直观可见ꎮ如图3所示的黑漆镶瘿木的桌案的案头位置摆放着正在焚香的香炉ꎬ整个桌案造型以直线
为主ꎬ腿部及转折处呈直角状ꎬ无束腰ꎬ有托泥ꎬ其方正简洁的造型极具辨识度ꎮ在整个桌案的装饰细节上ꎬ桌案表面的花纹典雅端庄ꎬ结合整体方正的简洁造型ꎬ显得格外精巧ꎮ如图4所示的方形漆桌ꎬ面心位置镶嵌着一块纹理清晰的大理石ꎮ并且在屏风后面也摆放着一个带有束腰的方桌ꎬ虽然其在画面的次要位置ꎬ但可以看出其桌腿为典型的壸门结构ꎬ腿足上也配以云翅纹的装饰纹样ꎮ如图5所示的高桌ꎬ则是面心镶嵌着大理石装饰的束腰托泥式桌案ꎬ整体漆色为典型的红棕色ꎬ桌腿中间则饰有当时流行的云翅纹ꎬ
搭配内翻的马蹄形状的腿
图3㊀
黑漆镶瘿木的桌案
图4㊀
嵌理石式方形漆桌
图5㊀束腰托泥式方桌
足ꎬ并且足下带有圆珠装饰ꎬ整体搭配令造型显得格外别致精美ꎮ
桌面嵌石的工艺既具有实用功能又有着很好的装饰效果ꎮ高足桌案的出现使得传统空间中物品的摆放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ꎬ人们不再局限于以床榻为中心进行日常活动ꎬ出现了以桌案为视觉中心进行家具布置摆放的新形式ꎬ由此演变出与之搭配的多种书斋家具的新样式并沿用至今ꎮ3.椅凳类
秦汉时期ꎬ人们的起居方式仍然是席地而坐(见图6)ꎮ因桌案为低矮的形制ꎬ与之相应的家具陈设都是矮型家具ꎮ而席的材质多为草㊁芦苇和竹子ꎬ逐渐不符合贵族阶层的审美需求与实用之需ꎬ所以由上层阶级开始ꎬ日常起居逐渐由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转变发展ꎮ并且随着佛教在中原地区的广泛传播ꎬ佛教题材绘画中的佛像大多以垂足高坐的方式进行展现ꎬ垂足高坐的方式也进一步被人们所接受
图6㊀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的漆绘围子
木床及席座样式
㊀㊀宋代椅凳的重大转变体现在构造与装饰上ꎬ追求结构的严谨和风格的醇厚ꎮ受当时建筑梁柱的框架结构和木材构件的榫卯设计影响ꎬ一改以往椅凳的箱形结构ꎬ形成了两种较为普遍的基本类型:第一类为四面平式ꎬ扶
手与椅背呈直边方角的结构形式相连ꎬ有托泥或无托泥装饰ꎻ第二类则是四腿八岔式ꎬ较之四面平式ꎬ其凳腿的侧脚更大并且采用梁架的结构形式ꎬ不仅增加了灵活度ꎬ还提高了坐式家具的使用高度ꎬ并由此出现了靠背椅㊁玫瑰椅㊁扶手椅㊁圈椅㊁方凳以及圆凳等多种椅凳类型ꎮ
从«十八学士图»中可以看到ꎬ椅凳最常出现的形式为四面平式ꎬ椅子的背部进行横
纵交叉设计ꎬ腿部则有交足㊁直腿和弯腿等不
第6期
沈海泳等:宋代书斋家具的风格特征研究
569㊀
同形式ꎬ搭脑也分为直线型和曲线型两种ꎮ如图7所示的剔犀方凳ꎬ用朱红色座面进行顶面装饰ꎬ外圈则用绿色饰带进行呼应ꎬ椅身四面以镂空绦环板进行镶嵌ꎬ达到美观的同时又可增加家具结构的稳定性ꎬ整个方凳的凳腿则使用带有云纹的壸门式结构进行细节点缀
图7㊀剔犀方凳
㊀㊀墩主要流行于宋代的上流社会中ꎬ并有着较高的出现率ꎮ如图8所示的开光腰鼓型瓷墩ꎬ将坐垫置于其上ꎬ整体中部进行镂空处理ꎬ下部无托泥ꎮ如图9所示的藤墩也为开光型ꎬ有单层和多层并列的样式ꎬ藤圈多层重叠ꎬ将其互相压在一起排列组合而成ꎬ其下半部分有托泥
图8㊀
开光腰鼓型瓷墩
图9㊀开光式藤墩
4.床榻类
床榻是由席发展演变而来(见图10)ꎬ因其可舒可卷的灵活性ꎬ可以满足待客或就寝休息等多种需求ꎬ所以成为当时的主流样式
图10㊀成都出土的东汉画像砖的拓片摹本
东汉讲学图组合样式
㊀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ꎬ到了宋代ꎬ床榻在功能上有了更加明显的区分ꎮ床作为专门用于休息就寝的卧具ꎬ设有帷帐ꎬ在形制上私密性相对更强ꎻ而榻受到高坐形式的影响ꎬ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其腿足有所增高㊁榻面有所加宽[10]ꎬ从单坐演变为可坐可卧的多用途家具ꎮ主要包括屏风床㊁
罗汉床㊁围子床㊁架子床㊁四足榻和箱形榻等类型ꎮ文人还常将几案类等小件或装饰类的矮型家具放置在床榻上组合摆放ꎮ
在当时ꎬ相较于床ꎬ榻更加流行ꎮ因其没有多余的附加结构ꎬ故也被称之为 四面床 ꎮ其有柱式结构和箱式结构两种类型ꎮ柱式结构的榻通常在两端和背面设有栏杆的装饰样式进行点缀ꎬ箱式结构的榻则常与壸门装饰连用ꎮ
㊀㊀如图11所示的深色床榻ꎬ主人与宾客坐于其上ꎬ整个床榻上铺有软屉ꎬ下方带有托泥ꎬ榻四周则饰以印花纹进行点缀ꎮ如图12
所示的是学士们在剔犀工艺的漆榻上进行对图11㊀组合床榻

更多推荐

家具,书斋,空间,进行,桌案,文人,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