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寄宿不等于进入了保险箱
作者:薛永红
来源:《中华家教》2013年第05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孩子在一所寄宿制学校上学,同时我自己的班上也有很多寄宿的学生。通过对孩子及学生寄宿制学习生活的了解,有一些想法,期望能与有共同处境的家长朋友一同分享。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寄宿制学校成为家长首选。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寄宿制学校就是为了省心、放心。但是,如果家长一味地这样想,很难预知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作为家长,如何使寄宿的孩子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从而健康地成长,是每个家长朋友应该思考的问题。
        让孩子从喜欢自己的老师开始
        “要逼迫自己去喜欢自己的老师这句话是2012年暑假在欢送一个即将上大学的新生的聚会上听来的。细细品来,很有味道,它适用于不同学段的在校学生。我曾清楚记得在聚餐期
间,这个大一新生对我女儿说:无论如何,你一定要喜欢你的老师。你只有喜欢了你的老师,你才会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在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在仔细品味这句话的深刻蕴味。
        当我们的孩子对老师的做法持不同意见时,我们家长一定要客观分析,冷静对待。当孩子不能够理解老师正确的批评时,家长要立场坚定站在老师一边,维护老师的威信,相信老师的批评一定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切不可完全站在孩子一边,这样一来一定会适得其反。
        引导孩子理解老师的辛苦
        我是一名老师,我更理解寄宿制学校老师的辛苦。曾记得在军训结束后的当天中午,学生全部回家,要求下午6点钟返校,当我下午5点半送孩子返程时,已看到班主任站在楼梯口等待学生。我知道:班主任距家较远,下午回家仅是洗了一个澡就匆忙赶回学校,而我的孩子还在家里睡了一觉。听孩子说,每天早上不到6点班主任已早早等在操场上,他用无声的行动引领孩子按时参加跑操;每天晚上班主任还要查完寝室才能回去休息,一天的睡觉时间比学生要少得多。英语老师和物理老师的孩子都很小,家里又没有人照顾孩子,
他们只能在需要上课的时候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当然,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提到老师们的这些付出,是想通过家长朋友让孩子们知道,老师们很辛苦,家长朋友要引导孩子看重这份辛苦,要在除了学习之外,能够或多或少替老师有所分担。

更多推荐

孩子,老师,家长,寄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