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社交电商?
社交电商,是电子商务的一种衍生模式,是基于人际关系网络,借助社交媒介(微博、微信等)传播途径,以社交互动、用户自生内容等手段来辅助商品的购买、同时将关注、分享、互动等社交化元素应用于交易过程的购物模式;其是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的融合,以信任为核心的社交型交易模式,是新型电子商务重要表现之一。
二、社交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1、2018年社交电商发展环境分析
(1)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逐步成熟
根据CNNI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7.7%。
同时,我国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达到98.22%,移动互联网实现全面普及。
移动互联网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互动,并借助通讯录绑定、身份验证、地理位置等技术手段,将线上互动和线下生活融为一体,加上多元化的移动终端和应用服务,使社交场景的应用更加丰富,社交价值得到放大。
(2)移动购物用户快速增长
根据CNNI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接近5.6亿;
手机网络购物使用率达到70.7%。
使用手机促进网络购物的全面普及,使电子商务与社交应用融合加深,为社交电商的发展建立了用户基础。
(3)零售市场持续增长,用户消费能力持续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1511亿元;随着国内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与网上购物习惯的逐步养成,2009-2018年中国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2018年为70198亿元,占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8.4%,且比重有逐年攀升的趋势。
未来,线上线下融合、社交电商以及泛零售品类扩充将成为后期整个零售市场的重要增长
点。
(4)移动社交平台与网上购物发展的繁荣合力促进
网上购物的繁荣 ——
以淘宝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对国人线上购物的影响是极深远的。前辈已经做好了用户教育的工作,shopping-online已经是主流的购物方式。另外,支付方式和供应链的发展和成熟,也为社交电商提供了必要条件。
移动社交平台的繁荣——
目前,微信公布月活用户突破10亿,是电商巨头淘宝的2倍有余。小程序的入场又使得服务和电商在微信的落地变得更加easy,这一切都为以“人”为核心的社交电商提供了新切口,使社交电商生态形成良性闭环。
(5)传统电商平台流量红利消失殆尽促进
电商获取流量、实现盈利存在如下公式——大流量×高转化×高客单(毛利)×强复购=电商销售活跃度
故此处将从流量获取方式、以及转化率对传统电商平台、社交电商平台进行对比。
流量获取——成熟平台依赖传统漏斗模型难寻增长,获客单价持续飙升,发展遇到瓶颈;中小平台在夹缝中艰难捕获流量,竞争乏力,难觅出路。社交电商充分利用了用户的社交关系,将传统的倒三角获客漏斗反过来,打造金裂变型的获客模型,相对轻松的实现流量自增长。
转化率——传统电商转化率仅有0.37%。而社交电商转化率则有6%-10%。故,无论从流量获取或是转化率维度,社交电商均较传统电商有较大优势。也正因传统电商流量红利消失,进一步促进了社交电商产业的发展。
(6)宏观政策为社交电商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土壤
2、2018年社交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1)社交电商的市场规模及增长
政策加码下,社交电商市场规模迅猛增长。2014-2017年,我国社交电商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17年市场规模达到6835.8亿元,较2016年(3607.3亿元)增长89.5%,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3.05%。前瞻预计,2018年社交电商有望维持其迅猛增长的势头,市场规模将达到1.14万亿元。
目前,80、90后是我国移动社交网络发展的中坚力量,00后是移动社交网络界的新生代,而主打年轻一代的社交电商用户规模势必会随年轻人对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使用率的增长而水涨船高。2018年我国社交零售用户规模达到3.1万人,至202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5.73万人左右。
(2)社交电商的发展历程
从发展阶段看,社交电商从当初的微信销售模式逐渐过渡到达人带货模式;前者为微商模式、后者如蘑菇街达人三边网络模式;而在社交3.0阶段,人人均为分享者,人人皆为种草者,流量经历着更快速的裂变;现阶段我国社交电商呈现出1.0-3.0阶段并存,百花齐放、多模式共存的特点。
更多推荐
社交,电商,用户,发展,模式,购物,流量,移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