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房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52—53页的内容“整理房间”。
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交流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2、能按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整理分类,初步体会对物品进行分类的过程就是寻找事物共同属性的过程。3、养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材分析:“分类”是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学生实践性的活动。教师不宜把“分类”作为知识点来讲授,或者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分类的含义。这部分教学应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分类的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因此我对本节教学做如下设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师:沃老师知道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房间,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你的房间里都有什么?
生:我的房间里面有一张床,一个书桌,书桌上面有很多书。
生:我的房间里有很多衣服,有床,床上有被子,枕头等。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的房间里摆放了好多好多的物品。
(设计意图:通过谈一谈自己房间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为后面分类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探索新知,明确标准
1、看一看,说一说
师:老师现在就带你去看看笑笑和淘气的房间。看后,你想说点什么?
2、笑笑房间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1)独立思考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笑笑房间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生独立思考)同桌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分,人人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很乐意做售货员,积极主动地进行分类,很快找到了分类标准,并且体验到要想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物品,必须分类摆放。)
2)交流
师:我想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请你指着图说清楚:笑笑把什么物品放在哪里。引导学生用这样的话来说。说的好的孩子请别人再说一遍。

更多推荐

分类,学生,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