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参观小学方案
  大班幼儿参观小学方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小学环境,了解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萌发上学的愿望。
  2.能大胆访问小学老师和小学生,并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
  活动准备
  1.先与拟参观的小系,请小学做好相应准备。
  2.观看教师教学资源《走进小学》,对小学有初步印象。
  3.事先请家长帮助把幼儿提出的有关小学的问题记录下来,夹在“问题树”上。
  4.幼儿自备便于携带的小本子和笔。
  5.有条件的壳携带数码相机或录像机。
  活动过程
  1.参观前的准备:
  (1)观看教师教学资源《走进小学》,对小学形成初步印象。
  (2)向幼儿介绍要参观的小学名称及具体地点。
  (3)引导幼儿观察“问题树”,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记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引发幼儿有目的的参观小学。
  (4)提出参观的注意事项。请幼儿参观时,注意观察,寻找问题的答案。提示幼儿注意安静参观,小声讲话,以免影响哥哥姐姐上课;同时注意安全。
  2.参观学校。
  (1)参加升旗仪式,了解小学升旗仪式与幼儿园的不同。
  (2)学校老师以欢迎的语气带领幼儿分别参观学校的整体环境,如教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大队部、操场、厕所、饮水处等,了解他们的功能,并比较和幼儿园的不同。
  如生活方面:男女厕所在哪里?怎样区别?
  学习方面:教室里的桌椅怎样摆放?讲台有什么作用?
  娱乐方面:操场上有什么?可以干什么?
  教师提醒幼儿回忆自己的问题,鼓励幼儿向小学老师提问。
  (3)幼儿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感受学习的氛围。如“小学生的课桌上摆什么东西?小学生上课怎样回答问题?”。
  (4)课后观察小学生课间10分钟,提醒幼儿记清楚课间哥哥姐姐都做了那些事。
  采用一带一的方式,请小学生带幼儿活动。幼儿可向他们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请小学生回答。
  3.回园组织幼儿谈话。
  (1)请幼儿结合自己小本子的记录,自由发言,说一说对学校的印象。
  (2)按参观顺序回忆看到的内容,说一说小学和幼儿园不同的地方。有条件的可引导幼儿观看参观小学时的照片或录像。
  (3)引导幼儿回忆“好担心”教育活动中涉及到的所担心的问题。讨论:这些问题解决了吗?还有哪些担心的问题?引导幼儿一起想办法解决。
  (4)小任务:请幼儿把已解决的问题答案,还想了解的问题,以及自己向家长或邻居家的哥哥姐姐搜集的关于学校的资料等画下来,夹在“问题树”上,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学习幼儿学习资源6第4至5页,说说小学与幼儿园不同的地方。
 
  大班幼儿参观小学方案2
  主题目标:
  1.了解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尝试学做一名小学生。
  2.大胆表述内心的想法,为入小学做好心理准备。
  3.能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逐步培养起坚持性、合作精神、规则意识、自我服务能力。
  主题内容:
  语言活动:好担心、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张张的莎莎、着急的豆豆。
  社会活动:小学什么样、总是迟到的嘟嘟、鹅太太洗澡、我的计划表、一半先生一半太太。
  科学活动:小小文具店、上学路线、时针分针走的准、图形宝宝找家。
  艺术活动:一样不一样、书包、上学路上、快快起床、小机灵的歌、聪明孩子笨老狼、机器人小学生、小学生快乐的一天。
  健康活动:一棒接一棒。
  家园共育:
  1.家长可有意识地布置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每天坚持发筷子、拿拖鞋,到商店购买小商品,洗澡前自己准备自己的物品等),以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2.双休日督促孩子按作息表有规律地生活。
  3.家长与孩子合作,用挂历纸做纸棒,用于活动《一棒接一棒》。
  4.家长与孩子一同设计并制作一个“好孩子”章,用于鼓励幼儿在家自己整理书包物品、按时作息、独立完成任务等良好行为。
  主题环境:
  1.创设“小学什么样”专栏,引导幼儿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萌发参观小学的愿望。

更多推荐

幼儿,小学,参观,问题,了解,活动,孩子,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