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工程准备 (2)
四、施工方法及措施 (2)
五、成品保护 (10)
六、质量保证措施 (10)
七、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1)
八、施工保障措施 (11)
九、地暖工程竣工验收及验收标准 (12)
一、编制依据
1.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96—93
1.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3 施工现场具体条件;
1.4公司类似工程的经验。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建设概况
本工程包括单层地下车库、9~17#楼高层住宅、居委会及物业用房等,住宅为地上11~17层,地下两层,9#、13~17#与地下车库相连。
建筑层数:9#、13#、14#、15#楼为17层,10#、11#、16#、17#楼为11层,12#楼为15层。本安装工程包括以下工程:主管道安装、入户支管安装、户内分水器安装、户内发泡水泥地暖系统施工及卫生间小背篓暖气片安装。
2。2、主要工程内容
2。2.1地下室主管道及管道井内采暖立管:采用镀锌钢管,螺纹连接,管道保温采用30mm厚橡塑保温管;
2。2.2管井内支管: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管道保温采用30mm厚橡塑保温管;
管井主立管与户内分水器间管道:采用PE—RT管,热熔焊接,管井内管道保温采用30mm厚橡塑保温管;
2.2。3户内地暖系统:
①.地暖房间采用40mm厚发泡水泥隔热层;
②。地暖盘管采用PE-RT地暖管,间距执行图纸(@250-300mm);
③.填充层做法:
a。卫生间采用30mm厚C15细石混凝土找坡层(兼做防水保护层)坡向地漏;
b.卧室、餐厅、客厅、厨房采用50厚C15细石混凝土(上配φ3@50mm双向钢丝网片);
c。电梯厅100mm厚C15细石混凝土填充层;
e.厨房阳台和卧室阳台采用30mm厚C15细石混凝土填充层;
④.采暖热源由小区外网统一供给(进户管出外墙皮1。5米)。
三、工程准备
3.1。施工现场准备
3。1。1施工水平线已经做好、各房间垃圾已经清理、原主体施工时预留预埋工作无遗漏、塔吊可正常使用;
3.1.2施工现场用水和用电,材料储放场地等临时设施能满足施工要求;
3.1。3其它临时性设施准备齐全,如库房等;
3。2.技术资料准备
3。2。1设计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并已通过会审;
3。2。2准备各种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标准图集等;
3。3.施工工具齐全,能保证正常施工:
3。3.1、机具:套丝机、切割机、细石混凝土搅拌机、泵送设备、专用扳手、台钻、手电钻、冲击钻、电动试压泵等。
3。3。2、工具:锯条、手锤、活扳手、套丝板、手动试压泵、气焊工具、刮刀等。
3.3。3、量具:水平尺、钢卷尺、压力表、弯尺、线坠等。
3.4。施工材料准备
3。4。1工程施工前提供各种材料样品经甲方确认后采购;
3.4。2依据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甲方变更,计算出详尽的材料清单,施工前15日提出材料计划,由公司供应科进行采购;
四、施工方法及措施
4.1、作业条件
4.1。1、施工现场具有供水或供电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
4.1。2、土建专业已完成墙面抹灰,地面清理干净;厨房、卫生间防水施工完毕并且做完闭水试验并
经过验收。
4.1.3、相关电气预埋等工程已完成。
4。1.4、施工人员应经过培训,特别是机械接口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操作培训,持合格证上岗。
4。1.5、安装时环境温度宜不低于5℃;在低于0℃的环境下施工时,现场应采取升温措施。
4。1.6、施工时不宜与其他工种交叉作业,所有地面留洞应在填充层施工前完成。
4.1。7、管井内垃圾清理完毕.
4。1.8、施工水平线已经做好。
4。2、施工工艺:
室内采暖管道及配件安装、户内发泡水泥地暖系统安装流程:
安装准备→主干管部分定位画线→引入管安装→埋地隐蔽管道水压试验→立管支架安装和套管埋设→立管安装→户内支干管安装→清理户内地面杂物平整地面→测量放线→发泡水泥绝热层施工→地暖加热管安装→分水器、集水器的安装→耐压试验→钢丝网铺设→C15细石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卫生间小
背篓散热器安装→耐压试验及管道冲洗→管道保温→检验、调试→竣工验收
4。2。1、安装准备及定位划线:
按照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记录,绘制施工简图:确定管道的位置及走向,始末端和拐弯点的坐标和标高,管段长度、管径长度、管径和规格,管道坡向、阀门位置、规格型号和方向、支架位置等。
4.2。2、埋地引入管安装:
埋地管道必须安装于已夯实的沟槽内,供回水管之间应垂直、相互平行,埋地及保温前需对管道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保温和隐
蔽。
4。2。3、隐蔽管道水压试验:
4.2.3。1埋地管道隐蔽前对管道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按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系统顶点工作压力不小于0.3Mpa,本工程按照设计要求的0.8 Mpa进行试压.
4。2.3。2试压用的压力表必须经过校验,精度不低于1.5级,表的刻度值应为试验压力的1。5倍,试压泵处和系统最高处各设1只。
4。2.3.3试压结束后,管道补做现场发泡保温前,对焊接处刷防锈漆。
4。2.4、立管支架安装和套管埋设
4。2.4.1支架安装前进行除锈及清理焊渣,再刷防锈漆两遍。第二遍在第一遍防锈漆外表面干燥后进行,埋入墙内部分可不刷防锈漆。
4.2。4。2先把一层至顶层的预留洞全部凿通,从顶层楼板洞用线坠一直垂至一层立管中心,然后每层依中心线为轴线,对孔洞进行修正。
4。2.4.3孔洞修正后,在墙面划线确定支架标高,然后打洞埋设立管支架(依线为中心,以保证立管垂直度)。
4。2。4.4楼板内的套管逐个丈量(以免楼板厚度不一致,导致套管出地面高度达不到要求),套管比立管大两个管径,套管安装从顶层向下逐层安装,垂直线在套管中心,以确保立管的垂直度。安装后支设模板,灌洞前应将孔洞浇水湿润,用不低于C20混凝土分二次进行浇灌、捣实,浇灌后的孔洞宜低于楼板10~20mm.
4。2。4.5立管管卡的安装每层安装1个,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为1.5~1。8m。
4.2。4.6管道支架距管件接口不小于50mm。
更多推荐
安装,施工,管道,采用,工程,立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