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创新成果总结
一、工程概况
****医院医技与内科病房楼工程,位于*****号,****自治区医院院内。工程总建筑面积70135㎡,檐高67.65 m,总长118.61m,总宽56.1m。属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附楼八层。                   
本工程为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平板式筏形基础,主体内外填充墙采用陶粒混凝土砌块砌筑。
建筑物外墙四角及三层以下面为石材,其余部分为真石漆,南、西门厅部分采用钢结构斜锁玻璃雨蓬。一层大厅、会议室、电梯前室为大理石楼地面,走廊、病房、手术室为塑胶楼地面。走廊、楼梯间、内墙面均为干挂玻化砖,一层大厅、电梯前厅为干挂大理石墙面,其它内墙面为乳胶漆墙面。断桥隔热铝合金平开窗,实木内门。
主要功能:地下室设有空压机房、消防泵房、配电室、冷冻、换热设备用房、空调机房以及医用库房、停车场;一层设有大厅、保安监控室、消防值班室以及急诊科、CT放射科、住院处;二~十六层为各科病房;其中在十三层设有手术室、五层设有阅览室;每层均设有示教室、护士站、办公室等;七、八附楼层设有电教室、大、小会议室。
本工程于20051225日开工,20071120日竣工。建设单位为****自治区医院;设计单位为****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为*******勘察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为****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监
督单位为****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二、质量保证措施
公司在本工程中坚决贯彻执行“精心施工、追求优质、信守合同、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
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在整个工程的施工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及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对质量问题坚决执行“三不放过”原则和“质量一票否决制”。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在开工前预定的质量目标。
公司依据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要求,在对管理过程中结合实际制定了《企业管理手册》。项目部遵循《企业管理手册》的要求,在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做了细化分工,真正实现了过程精品。
本工程配备了具有多年施工管理经验的一级项目经理担任,推行全员质量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成立了质量创优小组,同时公司技术质量部在施工技术质量方面给予全面、科学、合理的指导,有效的保证了该工程的总体工程质量。
在创优小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项目质量方针,确保项目创优
目标的实现,组织各工种负责人参加的分项工程创优实施小组,做到岗位职责到人,层层落实,并明确创优小组成员的责任。
加强过程精品控制和检查,通过全员参与的管理方式,对于工序全过程进行精心操作,严格控制和周密组织。在过程质量控制中从严把关,做到施工过程中有人负责、有人监督、有人记录。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工程材料质量检查及预控力度,严格执行材料进场的验收制度,做好进场材料的标识记录,对不合格材料行使质量否决权。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工艺标准施工,加强“一案三工序”管理措施,既“质量设计方案,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
装修各分项工程施工,严格执行工序样板制度、分项样板制度和工序挂牌制度。在各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积极组织创优小组的有关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和改正。
建立、健全成品保护制度和成品保护奖罚制度,对已完成及验收后成品加以保护和防护,并建立交接检制度,对下道工序施工前,应检查上道工序完成后是否做好成品保护,才能开始本工序的施工。
三、施工质量控制:
地下室抗渗混凝土的施工:抗渗砼自防能力不足,在地下水水压的作用下,水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微小的流动,并在其薄弱处出现渗漏。我们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各项指标。砼浇筑延长边方向自一端向
另一端推进,分层浇筑,逐层上升。采取一次浇筑、一个坡度、薄层覆盖、循序渐进的施工方法,保证上下层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振捣时不漏振,保证振捣密实,整个浇筑过程不留冷茬。另外采用刚性抹灰,在纵横两个方向垂直交替抹灰,分四遍成活,封闭了抹灰层各个方向的微裂缝,从而达到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基础筏板大体积砼的施工:对基础筏板大体积砼进行了温控计算。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采取了控制砼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少砼收缩、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砼内部约束条件等方面的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墙体不同界面交接处的抹灰处理:墙体由陶粒砌块、混凝土、粘土砖等多种材料组成,采用在不同材料界面接缝处增设钢板网的方法,用以消除材料收缩不同步造成的裂缝,较好地控制了砌体墙面开裂的质量通病,达到了理想的抹灰效果。
模板支撑体系:为了保证梁、柱、板的几何尺寸与表面平整光洁,模板全部采用多层板,在梁、柱接头处自制定型专用卡具,梁、板、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红脚手架。由于方案可行,措施合理,经检查混凝土外形尺寸准确,外观平滑密实,无明显接痕与蜂窝麻面现象,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好评。
混凝土干缩裂缝的防治:框架柱拆模后,立即包裹塑料薄膜,随拆随裹,并在柱头处留设养护注水口,随时进行注水养护。梁、板浇筑完后采用二次抹压技术,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对表面进行二次抹压,消除混凝土干缩和塑性收缩产生的表面裂缝,增加混凝土内部的密实
度。混凝土表面经过二次抹压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接缝处搭接盖严,防止表面水分蒸发,终凝后进行浇水养护。气温太高时,还可在塑料薄膜上蓄水降温,用以控制混凝土表面由于失水过快而出现的裂缝。
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采用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首先降低原材料入机的温度,粗骨料、细骨料遮阳防晒,水泥入库,现场内的泵车与泵管遮阳覆盖隔热材料。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尽可能减少混凝土冷量损失,用以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
混凝土过早持载裂缝的防治: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时不准上人施工,严禁在楼板上大量堆载。满堂红脚手架模板支撑立杆下设垫木,每层的立管位置一一对应。采用小流水的施工技术组织施工,使浇筑完的砼都有一定的间歇时间,从而避免了混凝土过早持载产生的裂缝。

更多推荐

施工,混凝土,质量